按字母顺序浏览:

搜索“TAG:苗族”找到相关内容43篇,用时0.076066秒     

苗族剪纸
编辑:0次 | 浏览:66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4 00:48
标签: 苗族 剪纸 刺绣 皮纸 纹样

摘要:苗族剪纸俗称“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西给港”、“西给榜”,意为“动物剪纸”和“花卉剪纸”。剑河苗族剪纸不同于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窗花剪纸,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稿。类型可分为革东和新民、新合两种,手法主要采用剪、刻、扎等方式。题材范围涉及苗族神话传说和自然界中花、鸟、虫、鱼、动物形象等,内容反映了苗族对远古图腾和自然的崇拜,蕴涵着大量神秘的宗教文化信息和原始的艺术特征。[阅读全文]

苗族多声部民歌
编辑:0次 | 浏览:130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4 00:47
标签: 苗族 声部 情歌 剑河 民歌

摘要:苗族多声部民歌,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麓,最为著名的是台江县的反排苗族大歌(即多声部情歌)。苗族大歌曲调悠扬,旋律低回婉转,强弱变化明显,娓娓动听,令人神往,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演唱者善于使用颤音表现对情人的浓浓爱意,歌唱中有的句段用真嗓,有的句段用假嗓,随着情感的变化假嗓与颤音并用,声音变化自然和谐,长音和下滑音使用较多,只有心上人才能品味出歌唱的本意。形成风格独特的曲调,是苗族厚重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声乐技巧要求高,演唱难度大,演唱方法之独特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此外在湖[阅读全文]

苗族泥哨
编辑:0次 | 浏览:77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4 00:43
标签: 苗族 当地 气孔 妇女 词条

摘要:苗族泥哨是苗族老艺人吴国清(苗名贵乜)在传统泥俑、陶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泥捏儿童玩具,哨体下部留有回气孔,能吹出清脆的响声,深受儿童喜受。它孕育于二十世纪的20年代,成形于80年代,丰富发展于90年代。现在,泥哨己不单是儿童玩乐之物,它已进入大雅之堂,成为家庭陈设的艺术品、旅游纪念品、馈赠亲友和外事活动的礼品。《苗族泥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阅读全文]

苗族栽岩习俗
编辑:0次 | 浏览:103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7:41
标签: 苗族 头人 内容 法规 群众

摘要:苗族人民传统上就有一种叫“埋岩”(也叫“栽岩”,埋岩时将一块长方形的石条埋入泥中,半截露出地面)的公众议事和“立法”活动,比如“盗窃岩”、“财礼岩”等,实际上就是对盗窃犯罪处理后的备忘碑和商定婚姻财礼数目的纪念碑。这类似于中原内地在无文字时“悬刑象于象魏”的制度。由于苗族过去没有文字,所以只能立无文字的石头。但实际上它和刻有法律内容的石碑的作用是一样的,当地人们了解当时立碑的目的和实情,谙熟立碑的内容,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又有此类问题发生时,审判者可以作为法的依据和“先例”来处理时下的案件。[阅读全文]

苗族挑纱
编辑:0次 | 浏览:93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7:39
标签: 苗族 图案 围兜 妇女 被面

摘要:挑纱,又叫数纱,它是苗族灿烂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苗族挑纱,历史悠久,图式美观,已成为广大苗族妇女的传统工艺。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居住地域的差异,致使苗族妇女的服饰、头帕、围兜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形成多样的挑纱图案。[阅读全文]

苗族五色饭
编辑:0次 | 浏览:33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6:49
标签: 五色 苗族 糯米 染料 颜色

摘要:苗族五色饭是海南省苗族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饭,在农历“三月三”民间节庆之时,几乎苗寨家家制作。五色饭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阅读全文]

苗族织锦技艺
编辑:0次 | 浏览:81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6:29
标签: 织锦 苗族 黎族 海南省 土家

摘要:苗锦是苗族妇女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而织。《黔书》称这种织法为“通经回纬”。其使用的平纹木机,必须用长约10厘米的舟形小梭,装入花纹色彩需要的各色彩纬,依花纹图样轮麻色彩分块、分区,分段挖花缂织,其特点是: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克经,只显影纬不露经线。 苗族织锦又称织花,即以编织形成的花纹织物。彩纬充分覆盖在织物表面,正面色彩艳丽。2008年6月7日,苗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苗族芒筒芦笙
编辑:0次 | 浏览:35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32
标签: 芦笙 丹寨 苗族 乐器 西南地区

摘要:丹寨少数民尤其是苗族,以芒筒芦笙为传统的乐器。从芒筒芦笙的普及程度、芒筒芦笙的制作工艺、芒筒芦笙的独特演奏方式极其宏大场面看,堪称“中国芒筒芦笙之乡”。[阅读全文]

苗族飞歌
编辑:0次 | 浏览:104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25
标签: 苗族 芦笙 字句 歌曲 明快

摘要: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ee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时,一般要唱飞歌。[阅读全文]

苗族贾理
编辑:0次 | 浏览:104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19
标签: 苗族 文化 社会 法典 经典

摘要:贾理,苗语叫“jaxlil”。在苗语语境中,“贾理”是汉语“哲理”、“真理”、“道理”、“法理”等语义项的综合。贾经、贾例、贾理、贾师、贾仪等等这些概念,既说明了贾理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彩纷呈,又体现苗族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它集苗族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语言学、民俗学、自然科学、巫学等于一身,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圣经”、“法典”, 贾理具有哲学宗教、法理精神和人伦道德三者一体同构的文化特征,贾理是苗族最神圣的精神文化大法典。2008年6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申报的[阅读全文]

苗族系列坡会群
编辑:0次 | 浏览:112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15
标签: 苗族 芦笙 系列 文化遗产 文化

摘要:苗族系列坡会群,是指在每年春季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这段时间内,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各乡镇村屯的节日活动。每天一个坡会,排列成序,连续不断,是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悼念先烈、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盛大民间传统节日。起源自然,文化形态体现在歌、舞、乐当中,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申报的苗族系列坡会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苗族鼓藏节
编辑:0次 | 浏览:94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11
标签: 苗族 蝴蝶 枫树 妈妈 仪式

摘要: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苗族历次大迁徙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鼓藏节12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达4年之久,现在改为持续3年。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以血统宗族形成的地域组织"鼓社"为单位维系其生存发展。"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所以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2006年5月2[阅读全文]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编辑:0次 | 浏览:62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5
标签: 芦笙 苗族 技艺 发音 簧片

摘要: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阅读全文]

苗族糍粑节
编辑:0次 | 浏览:22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2
标签: 糍粑 先民 家村 年初 苗族

摘要:糍粑节是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苗族一带以方家村为发源地的传统习俗,其历史源远流长。[阅读全文]

苗族挑花
编辑:0次 | 浏览:20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2
标签: 花纹 挑花 方格 苗族 基础

摘要:挑花主要流行于贵州中部以西到云南等地区苗族中。花线有的喜用深蓝色和水红色,有的喜用橙黄色套以其它杂色。挑花针法与刺绣不同,是以平布作底,挑制时,先用线勾出轮廓,再按图案隔一根纱或几根纱插针,不能错乱,而且多是背面挑,正面看。花纹多呈几何图形,常常是纹形不同的几小朵花拼成一大朵,外套菱形方格。其中以贵州贵阳市郊区、织金等县最精,极负盛名。[阅读全文]

苗族姊妹节
编辑:0次 | 浏览:47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2
标签: 姊妹 苗族 台江县 节日 糯米

摘要: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台江县域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台江苗族姊妹节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姊妹节。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2) 。[阅读全文]

苗族蜡染技艺
编辑:0次 | 浏览:45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2
标签: 蜡染 苗族 花纹 技艺 空隙

摘要:苗族蜡染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2006年5月20日,苗族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苗族油茶
编辑:0次 | 浏览:71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1
标签: 苗族 词条 包谷 油茶 人民

摘要: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 但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阅读全文]

苗族婚俗
编辑:0次 | 浏览:74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1
标签: 苗族 方家 男女 青年 有的

摘要:苗族青年男女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后,父母便为他们选择吉日结婚。但结婚前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却不能见面,俗称"婚前不见面",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阅读全文]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编辑:0次 | 浏览:70次 故事创建者:redpear     创建时间:03-03 15:00
标签: 苗族 银饰 银匠 银丝 技艺

摘要: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中国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2006年5月20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全文]

 共43条 123››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