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这篇文章告诉你,那些住在船上的渔民,是怎么收到快递的

当天本就有大风,行至中途,风力突然陡增到7级以上。一个大浪打来,小木船翻了,扣在了水面上。一手扶好邮件,一手抓着船边沿,他想着法往岸边漂。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夕阳西下,完成了一天的投递任务,唐真亚哼着歌,摇着小木船的船桨,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上前行着。

唐真亚划着船去投递信件。

他是洪泽区老子山镇邮政支局局长兼投递员,所负责的邮区水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18年来,他一桨一桨划出了27万多公里长的“水上邮路”,被湖区渔民称为“大湖鸿雁”。

古铜般的肤色,是他和当地渔民的共同标志。夏天顶着骄阳烈日,冬天冒着刺骨的寒风。常年水上投递,船上日晒雨淋的生活对唐真亚来说,是最平常的日子。

“水上投递出现地址不详信件包裹的情况会比陆上更多,要费功夫寻找。” 唐真亚说。他所在的老子山镇三面环水,全镇1.6万居民中几乎一大半散居在湖荡滩涂,过着养殖、捕鱼的水上生活。渔民在湖上漂着,还不时的搬家,自然也难有固定的住址。可唐真亚却总能找到他们。

在支局前不久添了新人之前,作为镇里唯一投递员的唐真亚投递的报刊、信件、包裹等已经达110万份。“寻亲、寻战友、录取通知书等信件,即使完全符合退信条件,我也会想方设法妥投,能不退信的就不退信。”他说 。正是这股轴劲儿,让他保持着投递差错率为零的记录。

目录

“信息知识很重要,水路再难也要及时送达。”编辑本段

“小时候,湖对岸的一位关系不错的亲戚结婚,婚礼是八月份,可我父亲直到十月去村委会开会时,才看到信。” 唐真亚说。当时他就想,如果是自己做邮递员,一定要把信及时送到收件人手里,决不能误事。

唐真亚为渔民服务。

1999年,干了十几年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唐真亚被解聘。听说镇里邮递员11年来一年一换,他打算试一试。

“当老师能传递知识,邮递员也能传递信息和知识,我很喜欢。”那年7月的一天,唐真亚去老子山镇邮政支局报到。到了才知道,这个所谓的支局其实就一间砖房,职工就他一个人,而他的“坐骑”是条双桨的小木船。

2003年8月,一封落款为长山村杜中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在了唐真亚手里。该村6个组,组与组相隔30多华里。他问了个遍,都说查无此人。后经多方打听得知,考生住在一个叫“剪草沟”的芦苇荡里。背起水和干粮,唐真亚划着船就摸过去了。当天本就有大风,行至中途,风力突然陡增到7级以上。一个大浪打来,小木船翻了,扣在了水面上。一手扶好邮件,一手抓着船边沿,他想着法往岸边漂。后来还是渔民帮着,把他从水里捞了起来,带到了考生家。看到落汤鸡似的唐真亚和完好的通知书,考生家长又后怕、又欣喜,感动极了。

“小船是比较危险,可是船太大就通不过小河道和滩涂,不能把信件给渔民送到家门口了。”唐真亚说。洪泽湖是悬湖,水体落差大,有时送一封信他要用三种船“接力跑”才能送到位:水面开阔处开机动船,到了河道换划桨木船,水再浅点就撑篙,最浅处就要穿胶鞋下来推船了。

行走的邮区“实景图” 110万信件投递零差错编辑本段

“想做好一项工作,不能就等着8点钟上班,5点钟下班。”唐真亚说道,这是他投递110万件邮件包裹零差错的重要原因。

唐真亚在支局分拣信件。

谈到这,他回想起了自己第一天做投递员时的场景。怎么也找不到门牌号、送过了的人家又去送一遍……那天的任务,他加班干到夜里也没能完成。“刚开始那三个月,我夜里做梦时,总会梦见送错了件。”他笑着回忆着。

该怎么提高效率,增加妥投率呢?洪泽湖湖面广阔而孤寂,每次投递完回来的路上,唐真亚总是会思考这些问题。对他来说,这就是在水面上唯一的娱乐。

提前一天通知取件人并给每个件排好顺序和路线,一边投递一边记录路两边门牌的单双号,记住投递线路中的每条路、每个村。时间久了,老子山镇的一幅“邮区实景图”就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岸上的路线,从邮局出发……到桃园路、淮东路、水产路、湖滨路……友谊路、军民路、梨园路、青牛巷。在水上的话,我就先到新淮村,再到马兰港海事处……” 闭着眼,他背出了邮路途径的所有路名和村名。

2006年,有封信从云南寄来,写的地址很详细。但是唐真亚找来找去都说查无此人。“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退信的,但是这地址这么详细,肯定有这个人。”他心里嘀咕着,没有退信。后来,他边工作边打听,终于在一个中年妇女口中得到了信息,原来湖区一个姓刘的渔民老婆,正是云南人。带着信,唐真亚利用周末,一个滩涂、一条河、一个村的去找,最后还真让他给找到了这位姓郑的女士。

前两年,有封从湖北寄来写着老子山乡吴斌战友收的信,寄件人只写了湖北武汉,属于地址不详的信。“退回去的话,他又没写详细的寄件人地址,按正规的处理,我退到湖北武汉,由湖北武汉存档。如果没人来找,这封信就变成死信。”他思索着,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即时通讯很方便,可他还写信,就说明,他们过去一定失去了任何联系方式。想到这,他没有退信,并找了两个月。问过派出所、查阅过镇里行政区划的变迁。在见过老子山乡以前的30多个村支书和近100多个退伍军人后,他找到了和吴斌一起参军的战友周先生,通过周先生,找到了已经在十年前把户口迁到淮安的市区的吴斌。

很多找战友、找亲友的信,都是地址不详或易址的,但唐真亚总不愿放弃一点点线索。“我的退信退件不多,来到我局的信件基本上都不会退。”他说,面对疑难件,他会采取多种方法查找,而不是一退了之。

4米小木船承载渔民的“柴米油盐”大生活编辑本段

投递要抓紧时间,所以每次出门,唐真亚都会给自己带上些烙饼等干粮和水。他的午饭和晚饭,经常靠这些就解决了。而他船上捎的东西,就丰富的多了。

日用品、浮球、煤气、米面,每次去投递,他总会记录下渔民们的需求,并买来给他们送到家门口。时间久了,渔民们把存取钱、交话费的事也交给了他。“我也曾是渔民,知道他们上岸的机会少。我去帮渔民买补给,可以节省渔民开机动船自己去做这些事的时间和花费。”唐真亚说,邮政是做普遍服务的,让渔民们生活方便是他的责任。

唐真亚热心帮助渔民。

不仅如此,他还四处搜集致富信息。听说养殖水产能挣钱,他就自费买了相关书籍资料,分发给渔民。“搞养殖,有的渔民一年能挣二三十万,我劝过他也跟着做。”在当地媒体的一则采访中,唐真亚的妻子曾这样说。但是看到他这么执着,把投递员的工作做的这么好,妻子也不再提这件事,很多时候,她还成了唐真亚分拣信件的助手。

“大湖鸿雁”是邮区渔民对唐真亚的称呼,“这是百姓对我的服务的一种肯定。”唐真亚说。作为党代表,他觉得能把文化、信息、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百姓,同时解释百姓的问题,正是他的职责所在。

因为服务做得好,唐真亚还先后获得“淮安市劳动模范”、江苏邮政“十佳文明服务标兵”、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评为“交通运输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佳最美邮递员”等荣誉,但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作报告,回来再晚,第一件事是加班加点把书信送完,把渔民嘱咐的事办完。

“荣誉肯定了我的过去,未来我还有很多能做、要做的事。”他说道。目前,他一手策划的“邮政水上便民店”正在紧锣密鼓地配备电脑等设备,等着上线。他说,想把这家店放在附近一个搞了旅游开发的村子里。

这家漂在水上的便民店计划明年五月开张,到时候,渔民的快递代存、缴费都可以在这个便民店完成。来旅游的人,也可以直接刷卡消费了。

唐真亚热情为水乡群众排忧解难,用辛勤的汗水,将“水上邮路”演绎成“爱心邮路”、“便民邮路”、“信息邮路”、“致富邮路”和“平安邮路”。

几年前,考虑到他年龄偏大,上级部门配了一条机动船,让他的水上投递轻松很多。“享受做投递员的过程,会在一线干到退休。”他说着未来的打算。

对于自己为啥能在这么艰苦的岗位上坚持18年,唐真亚认为,首要原因是他打心里喜欢这件事。“年轻人选择岗位,不能只看收入,还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如果喜欢的工作没有太高的收入,那就要看它的社会效益。”他说着自己对于择业的看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陈一冰:我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李宁    下一篇 广西容县:山窝窝里的脱贫记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