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一支画笔、三年时间,他将人人痛恨的“牛皮癣”变成最美童话

行动,唤醒,改变,他说“这是你的土地,也是我的土地”,他告诉我们,抱怨是最无益的事,去创造,去改变,尽己所能,让美离每个人、每个孩子更近一点点。

“低息贷款 135xxxxxxxx”,“办证包用186xxxxxxxx”……这些张牙舞爪,充斥着虚假暴力信息的街头小广告,在你的生活空间里是否也曾出现?

三年前,旅居云南的艺术家杨叶发现,这些讯息正悄悄地污染着孩子们的心灵。他“笨拙地想改变点什么”,于是启动“街头童话”项目——靠一支画笔,让墙壁上的“牛皮癣”被充满童真和趣味的街头涂鸦画替代。

三年来,哪怕不被理解,他始终步履不停,街头小广告、墙上牛皮癣,在这位旅居云南的“神笔”叔叔手下变作一个个美丽的“童话”。

目录

修补城市的墙编辑本段

保护孩子内心的“墙”编辑本段

“杨叶叔叔”本名杨叶,自2016年旅居云南至今。独立音乐人、画家、跨媒体艺术创作者、国内少见的班卓琴“玩家”……他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标签。常年行走于各地,他常常能够观察到许多人们不太留意的事物。

5年前,杨叶在北京工作、生活。闲暇时出门拿起画笔“修补”城市的墙,他不经意间看到了繁华的城市背后的另一种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城中村,还有一些人的边缘生活状态,是“都市丽人”完全想象不到的。

看到那些奋力讨生活的流动人群和他们的孩子,杨叶突然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该多为这片土地上生活处于不同境遇的孩子们,创作一些音乐、绘画和童话故事,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很方便地看到、听到、感受到,而且那应该是一些好玩有趣,又能令人们去理解、去思索的东西。”

当时,杨叶刚当上“奶爸”。有了孩子以后,他的许多人生观念好似“颠覆”一般:就好像换上了孩子的眼睛、孩子的视角、孩子的手和脚,在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打开了一个“心”的大门,完全不一样了……

有次一起散步的时候,儿子会问:“爸爸,吊车是什么?”原来,他是看到了墙壁上“吊车”的广告。杨叶曾真的按着墙壁上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但通常都是一个骗局。电话那头的人会找借口搪塞不派车,要求先给他们转账,假如真的转了,就会被“拉黑”,没有任何下文。

“孩子会注意到这些大人们根本注意不到、或者说是已经完全忽略和感到麻木、习以为常的细节,他们甚至会在脑瓜里思考、甚至学习、模仿。”杨叶觉得,这些街头“牛皮癣”对孩子们的影响并非微末,它们会侵蚀和混淆孩子对于真、善、美、德的判别和追求,对儿童心灵成长存在着一定心理危害。而孩子的一点一滴,必然牵动着父母们的心。

笨拙地想改变点什么编辑本段

他绘制生活中的童话编辑本段

“艺术作品或许更多的是考虑,我能传递多少质量给别人?”杨叶不想做那些“高大上”的时尚涂鸦,而是着眼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广告”电话号码——每每看到墙壁上那些传递着虚假、丑恶、暴力的“牛皮癣”,杨叶会忍不住拿起画笔,尝试“治愈”它们,将那些黑色淡化、填补、抹去,变为一幅幅画,修补墙壁上的伤痕,也修补人们内心对美的麻木和对黑色信息的习以为常。

早些时候,微信还没有普及。带着颜料、画笔出门画画之前,杨叶会先用手机将那些号码拍下来,然后用彩信的方式发到对应的那个号码,告诉对方,这样写小广告,信息传达得不好,“我帮你涂鸦掉了”。杨叶想通过这样的测试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彩信发过去后,大多数没有任何回音,也有的人对杨叶破口大骂,还有一次让人哭笑不得——对方把杨叶当成了便衣警察,表示承认错误。

杨叶坚持这样做着,后来有个人回复杨叶:“画得真不错!”杨叶感觉和对面的街头电话号码制造者产生了沟通的可能,于是赶紧趁热打铁:“我可以为你提供工作机会,如果你的孩子想学画画的话,也可以过来我们的艺术培训班,我们可以免费教他绘画、音乐,熟悉电脑操作……”

不过,杨叶的善意石沉大海,对方后来似乎是换了电话号码,再也没有联系上。

“我期待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和修复人们与日常生活环境之间愈渐僵化的关系。”杨叶说,通过邀请人们参与在这些街头小广告的痕迹上进行创意绘画、音乐表达、赋予故事,他也收获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有时候,在街头绘画,杨叶遇到周边社区的小孩子,他会与他们互动,问他们,“这是什么画?”“你知道这样画的意思是什么吗?”他非常认真地倾听他们,并把孩子们的回答录下来,回去细细整理。

“在所有参与者中,孩子们表现的尤为出色,常令我激动感慨。正是孩子们的参与,使这个艺术项目真正成为了生活中的童话,同时也激活了我们成年人已经固化的思维中,久违的柔软、天真的那部分……”

一场街道“改造活动”编辑本段

“把这里变成一条彩色的街!”编辑本段

教周围社区的孩子们作画时,孩子们聚拢在杨叶面前,他会给他们发一些纸张,上面打印好了墙壁上的一串串号码。杨叶有时会故意抹去一些数字,让它变成块面,然后让孩子们动动自己的小脑瓜,发挥想象力去构思它能够转变成什么样的画。

比如给孩子们一个数字8,杨叶会帮助他们拓展思维,启发他们8可以画成什么动物、植物,给他们很多种可能性,但不限制他们的思维和想法。

除了在街头作画,杨叶努力织就出的“童话”,还在更广的区域延展。他会让孩子们将父母的联系方式写在纸上,然后把它们变成一幅幅画。有许多孩子甚至记不得父母的号码,杨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加强亲缘关系的联结。

从事个人创作之余,杨叶也经常参与一些儿童公益机构组织主办的山区儿童艺术活动、乡村儿童美育教育项目。他曾在云南山区小学为孩子们演出,在云南山区小学为孩子们做艺术小课堂、音乐工作坊,在田野间为农民朋友弹琴……

就在前不久的“六一”儿童节,杨叶叔叔和画家朋友们随公益机构专程来到曲靖师宗县龙庆乡的一个小学,给孩子们送去一些生活学习用品,还开办了一场精彩的童谣互动音乐会。

在离校门口不远的一条街,他们观察到,墙壁上布满了“牛皮癣”。

杨叶叔叔和同行的画家朋友们提议:“不如我们把这堵墙画了吧!”学校也十分配合,组织安排了学生们一起来参与了这场街道“改造活动”。

杨叶把他脑中大概的中心主题告诉孩子们,然后让他们来画,孩子们画完后,有的细节部分再由杨叶和画家朋友们调整和补充。

有个孩子和杨叶说:“你如果能给我们留下一些颜料和笔,那我们就可以趁着下课放学的时候,一起画,最后把这里变成一条彩色的街!”杨叶和孩子约定下了。

现在,它还没有完成,杨叶希望那条街不久之后能成为当地一道“街头童话”风景线。

“如果下次再去,我想带去更多艺术家、知识技能传播者,开设更多工作坊课程,教他们如何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创作出自己的音乐、美术、故事诗歌作品。

很多山区小学平常没什么师资条件开设美术课、音乐课,而我和我的朋友们正好想把最优质的艺术美育概念带到偏僻乡村,孩子们想象力很丰富,成长中又缺乏亲情陪伴,他们渴望通过绘画、音乐、写作这些方式释放情感和心灵、也需要更多展现自己的方式和机会。

跟他们在一起,我能做的是合理的引导和激发出他们的创想力,协助他们建立起表达自我的信心,这也是我所擅长的。”杨叶说。

德宏、大理、曲靖、北京、上海、厦门、扬州、淄博……在这些地方,都留下了杨叶“街头童话”的痕迹。这些作品内容涵盖广泛,不仅是可爱的涂鸦、儿童歌曲、童话故事,许多作品背后还蕴涵着环保、友爱、互助等种种理念和意识,还有的作品结合当下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如儿童保护等,杨叶还会和孩子们讨论这些话题。

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传递着无形的“精神财富”。

他不止将数字用彩笔变成画编辑本段

更变成音符编辑本段

杨叶是国内少见的班卓琴“玩家”,音乐作品风格轻松活泼,依然充满着 “街头童话”的色彩,活泼、轻快、明亮,充满了“童话感”。

有时候,杨叶会将那些墙壁上的号码记录下来发送给友人,形成一段段乐曲。在他录制的“街头童话”系列短视频里,你能看到弹着一把五弦班卓琴,戴着牛仔帽的杨叶,和着音乐娓娓向你讲述着一幅幅画面背后的故事……

默默编织“街头童话”3年来,杨叶纯粹做着这样带有公益性的事情,却分文不取,虽然自己经济上也不富裕,但他一直在坚持。偶尔,他也会遇到不理解自己行为的人,会被恶意揣测中伤。

不过,面对这一切,杨叶显得比较平静,“有人看到了,会主动递给你一瓶水,甚至想请你去家里吃饭,认为你是在做一个好事情;也有人询问,是不是有关部门给你钱的?我回答不是,他们会说那你挺有爱心的……可你怎么赚钱啊?我想,这是我的作品和创作方式,不一定要冠以公益、爱心的名义,只是我跟随自己心愿去做罢了。”

《小鹿一家》作画前

《小鹿一家》作画后

杨叶说,只要有时间和精力,他会随时随地在某个街头实施他的创作。他希望邀请更多人士参与进来,把“街头童话”能影响的范围再扩大一些,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看到、听到、感受到。

正如杨叶叔叔的歌曲《这片土地属于你和我》所唱的那样:

这是你的土地

也是我的土地

每一条街道

每一个村庄

每一片湖水

每一处宝藏

这片土地属于你和我

他希望把这些信息传达给这片土地上的“小种子们”——孩子们,以及每一个在心中仍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人。

这是一个关于美的故事。

这是一个心中对这片土地有无限深情的人。

他在钢筋水泥中编织童话,他在一片灰色留下鲜红淡绿,他用画笔和音符消解虚假和丑恶,他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美和爱的种子……

三年坚持,哪怕不被理解,初心始终不改,步履从未停歇。

那些遍及大街小巷的彩色童话,已成为一扇扇美丽的窗户,将每一个看见的人与土地深深连接,将被美唤醒的人们彼此紧紧连接。

行动,唤醒,改变,他说“这是你的土地,也是我的土地”,他告诉我们,抱怨是最无益的事,去创造,去改变,尽己所能,让美离每个人、每个孩子更近一点点。

向他致敬,向行动者致敬。

愿每个成人的心底永葆柔软与天真,愿每个孩子的童年有美、有爱、有童话。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探访黄河边藏族牧民:住在景区里 吃上景区饭    下一篇 郯城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大队长侯峰:岁月荏苒 抱守笃心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