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相聚 热闹中全是美好与期盼
时间:春节期间
坐标:忻州市
2019年2月4日,坐上太原到忻州的火车。车上旅客跟想象的一样多。
忻州是我的老家,但距离上次在忻州过年已是近20年。时隔多年,曾懵懵懂懂、只为过年开心的小丫头,如今也变了身份:新婚的妻子、一个准妈妈,陪着爱人回家,要跟着他融入一个新的家庭。
这样的大年,因为不同的身份,变得有些不一样。
农村年味十足,更充满了期盼编辑本段
爱人家在忻州市曹村,距离忻州城区不到10公里。跟村里多数农户一样,独立小院,二层小楼,空间令生活在城里的人羡慕。到家时,门上、窗上已经贴好春联、福字,婆婆听到声音赶来门口笑着接我们。我们住在二楼,火炉已经烧了几天,家里热乎乎的。新婚半年,回乡的机会不多,有些忐忑的心在这样热乎的笑容与炉火中,平静下来。
在城市过年,最有年味儿的事儿是一家人包饺子、看春晚。而来到农村,有年味儿的事儿就太多了:从除夕夜里就接连不断的烟花、爆竹,一直响到正月初一早晨;院子里用无烟煤垒起旺火,贴着红纸,写着红红火火,正月初一大清早,家家户户都起来点旺火,期盼来年日子越来越旺、越来越红火,点了旺火还要在院子里拜神;初一穿衣服也有讲究,穿红袜子、系红腰带,因为“2019年,全国都逢九”……
这些讲究看着有些琐碎,但却让春节有了更强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让人们相信,在新的一年,一切美好从第一天就要开始了。
走亲戚,看到热闹也看到富裕编辑本段
在山西不少地方,新婚夫妇的第一个春节都有个重要任务:走亲戚。在我看来,这是加入一个新家族的重要步骤,是新婚后一次大型社交活动。我们整个春节假期的主旋律也是这三个字,其间发现不少有趣之处。
曹村走亲戚集中在初一、初二,一般按照辈分和长幼拜年,但通常每家拜年时间都不长,聊聊天就往下一家走。年纪较长的就守在家里,等着拜年的小辈们一拨儿又一拨儿地来。
在路上,除了我这样的新婚夫妇,到处是拖家带口去拜年的人群,好像全村人都出动了,热闹非凡。到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村里更热闹,不仅人多,车也格外多。有的村路较窄,经常错不开车。喇叭“嘀嘀”声此起彼伏,比平时城里大马路上还热闹。“咱曹村女婿真不少。”路上听到多次人们的笑谈。爱人说,现在村里人,几乎也家家有小汽车,“前几年还多是蛋蛋车,这两年都换了。”
新婚夫妇拜年,亲戚还要摆席吃饭,俗称“吃请”,从初二早晨就安排上了。炸带鱼、清蒸草鱼、炖鸡、炖排骨、忻州蒸肉、凉菜拼盘、大烩菜,还有各种炒菜……一桌十多道菜,还有饺子、花馍等主食,顿顿都如此丰盛。记得小时候在忻州老家过年,忻州蒸肉都算是硬菜,虽然也有肉菜,但远不如现在丰盛。而今年,一过春节胖三斤的小目标,轻轻松松就达到了。
小家庭的追求,让孩子健康成长编辑本段
除了走亲戚,我还跟着爱人拜访了他的同学,一起参加同学聚会。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初一下午,到他的小学同学小赵家拜年,正好几个同学赶到一起,可是畅快地聊了会儿。其中,他的不少同学都当了爸爸,聊起天来,竟也是张口闭口不离孩子教育。
“我家孩子上初中,最近知道努力啦。你们说还来不来得及?我们该怎么教育?”一进门,小赵就拉着我爱人和另一个同学,说要“请教会读书的”。按小赵自己说,他当年最不爱学习,放学了不想回家做作业,就想着怎么捣蛋,没有读大学,年纪轻轻就到社会上闯荡。“长大就知道,吃了没读书的亏。”小赵说,他儿子小时候也不爱学习,现在好像不一样了,回来说喜欢学数学,成绩也不错。“你说我该不该督促他把其他科目也抓紧学好?”
当年和小赵关系要好、一起捣蛋的小伙伴石同学正好也在,一听这话题,侃侃而谈:怎样引导孩子兴趣、怎么鼓励孩子、怎样让孩子面对挫折……很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可见平时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成家后,家庭就是责任,尤其是对孩子。我的愿望就是努力挣钱,让家庭生活更好些,让孩子成长更好些。”石同学说。
这些小时候曾经是浑不吝的小霸王,成年后都成了各自小家庭的顶梁柱。曾经总被担心娇气的“80后”“90后”逐渐长大,变成成熟、稳重的模样。而我和爱人,也将要有新的身份,爸爸和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安全成长的港湾。我想我下一个人生阶段,最大的心愿和目标,就是努力工作,照顾好小家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