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集团的赵军一家:见证阳煤集团的40年成长史
讲述人:赵军
职业:煤企干部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煤企工作人员,阳煤集团的赵军一家见证了企业这40年来的巨大变化: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座煤矿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尤其是他们住过的七套房子,从爬坡楼到集体公房,从自建房到单元楼再到成本房,赵军一家的亲身经历,勾勒出40年来煤企工作人员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爬坡楼”到拐角楼编辑本段
我家的住房变迁是从父亲招工到矿上工作开始的。1979年,我的父亲赵书虎到阳煤一矿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井下通风工。
彼时,随着经济建设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阳泉采煤业高速发展,成千上万的农民陆续从黄土地走进煤矿,开始了他们的矿工生涯。
父亲刚到矿上时,住的第一套房子据说是由苏联专家设计、依山而建的集体房,矿工们戏称为“爬坡楼”。
父亲时常回忆说,当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是个铺盖卷。那时因为房子紧张,尽管面积不大,但一间屋里还是要挤上三四个工友。由于大部分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大伙儿工作、生活在一起,工作上互帮互助,生活上互相照应,大家“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以至于这段深厚的感情在多年后仍不时被父亲提起。可惜的是,那时我和母亲还在农村,刚刚2岁的我无缘见证父亲和工友这段真挚的感情。
我家住过的第二套房子,也是矿上的一栋集体楼。由于楼房沿着拐角的马路而建,所以矿工们给它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拐角楼。那时,我刚从农村转学到阳泉。为了照顾我和父亲,母亲也到了矿上居住。一家三口占一间单独的房子显然不可能,因为通常一间房子至少要安排三名职工住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将目光放在了楼道底下那片狭小的三角空间,经过简单的收拾,又装上灯和门之后,这里变成了我们的“新家”。“新家”实在太小了,除了能摆下两张床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放不下什么东西。从门进去,越往里走,人越得弯腰。最让人难以忘却的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屋顶上不时响起“咚咚”的上下楼梯声,记不清多少次在梦中被吵醒,让人讨厌却又无奈。不过,一家人总算团聚到一起了!
从集体楼到自建房编辑本段
我上初中那年,由于“拐角楼”要成为矿上的办公场所,全家人又搬到了另一栋集体楼上,房子面积依然紧张,一间会议室从中间隔开,较小的那部分就变成了我家住过的第三套房子,只有十几平方米。房子虽然小点,但比第二套房子确实敞亮多了,而且我们终于可以直起腰来在房间里走动了。可是由于隔音效果差,会议室另一侧开会,我们在这边也听得清清楚楚,一起跟着“受教育”,堵住耳朵也不行。
由于这栋楼上都是像父亲一样拖家带口的矿工家庭,家家户户都在楼道里做饭,所以一到做饭时间,矿嫂的招呼声、炒菜声和孩子的嬉戏声、追逐声,声声入耳,好不热闹,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一年之后,我家住过的第四套房子出现了。那是一排待拆的小二楼,房间破旧不堪,大概二十多平方米。楼上的住户形形色色。那时最热闹的就是打水,一到来水的时候,大家手提好几个水桶,全体出动,好不热闹。排队等待之余,大人们相互聊着家常事,孩子们嬉戏、打闹。
不久之后,我和父亲动手,依山而建了一套五十多平方米的自建房,这也是我家住过的第五套房子。房子矗立在半山腰上,简洁明快,视野开阔,就是没有上下水。有段时间,父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卧床不起,挑水、拉煤泥等体力活便落到了我的肩上,上山的道路很崎岖,雨天泥泞不堪,雪天光滑难行。山脚下,便是大家担水的地方。一到来水时,住在附近的人们便三五成群从四周汇聚过来,一会儿就汇聚成黑压压一片,场面甚是壮观。那时,生火做饭用的是煤泥,只要用火箸捅捅火,煤泥燃烧后的灰尘便会腾空而起,弄得屋里烟雾腾腾,空气中弥漫着有些呛人的味道。电也不大正常,特别是在冬天,摇曳的电线不时出现虚接现象,再加上有些人家用电炉子取暖和做饭,时常断电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从“蜗居”到舒适“安居”
2005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自建房”改造这一民生工程上马。一间间“自建房”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在“自建房”里蜗居多年的人们终于盼来了现代化的新居。
省吃俭用的父亲用辛苦一辈子的积蓄买下了一套8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单元房,这是我家住过的第六套房子。
新房比我们想象得要好出很多。房屋南北朝向,阳光充足,布局合理。小区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幼儿园、小学、初中近在咫尺,商店、车站也距离不远。全家人对这套房子很满意,最高兴的莫过于我,因为我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自从搬入新居之后,全家人越来越能体会到住上单元房的好处:自来水就在家中,打开水龙头就可以随时使用,再也不必日晒雨淋排队打水了;只要拧开瓦斯开关,淡蓝色的火焰便会从火嘴里喷出,再也不会像使用泥煤那样灰尘一片;在寒冷的冬季里,暖气片不断散发出温暖,使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舒服的温度……而自从住上新居之后,父亲的腰痛病基本上也没有再犯过,母亲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到楼下锻炼身体。生活似乎在一夜之间跨越了半个世纪,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今,退休后的父亲住在两室一厅的楼房里,每月的退休金应付生活绰绰有余。与刚来阳泉时相比,真是天上地下。30多年来,我挖出的煤照亮了别人,现在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又照亮了我的生活。好好享受这日子,是我眼下最大的快乐。
2012年,我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花不到20万元买了一套单位分配的成本房,这是我家住过的第七套房子。每一次变迁就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改革开放40年来矿山变化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7年,阳煤集团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31.2平方米。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职工,让更多的职工住上好房、开上好车、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40年,矿工住房从集体房、自建房、单元楼到跨入新世纪的高层住宅,从“蜗居”到舒适“安居”,见证了时代变迁,讴歌了伟大征程。
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这一辈子,要受得了罪,享得了福。从破旧漏雨的自建房,到宽敞明亮的单元房;从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到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在他看来,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个人努力是一方面,关键是赶上了改革开放40年的好时代。
转型之变编辑本段
黑色煤炭实现绿色发展 深加工比例大幅上升编辑本段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改革统筹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煤炭行业集约化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决定把山西建设成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电、交通重点建设工程投资大幅度増加,全省掀起能源工业发展建设高潮,随着能源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成倍增加,一大批能源基础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使山西能源基地的实力大大增强,各种能源产品生产能力空前提高。经过大规模投资建设以及山西“有水快流”政策刺激推动,我省煤炭矿井大幅增加,煤炭产能大幅提高。新世纪以来,山西煤炭产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煤炭行业经过“三大战役”、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产业在集约化、规模化有了长足发展,煤矿数由最多时的1万多个减少到2009年的1053个,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所有矿井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矿企业。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生产煤矿613处,合计产能90980万吨,平均产能提高到148万吨。
煤炭行业转型有了新进展。煤炭行业积极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一批转型重大项目,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加快,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快速推进,省内主力火电企业80%以上实现煤电联营。“十二五”期间,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共建立煤炭企业技术中心48户,全省煤炭行业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70项。国家能源充填采煤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山西设立工作站,一批煤矿现代化综采新装备、煤炭绿色开采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上世纪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煤炭的加工转换,提升了煤炭的深加工比例。1995年用于加工转换的原煤占到全省原煤总产量的38.73%,比10年前的1985年比重上升近30个百分点。2008年用于加工转换的原煤占到全省原煤总产量的44.03%,2013年用于加工转换的原煤占到全省原煤总产量的52.6%。“十二五”以来,全省把煤炭产业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作为根本路径,黑色煤炭实现绿色发展,优化延伸煤炭产业链,煤炭深加工比例大幅提升,2017年用于加工转换的原煤占到全省原煤总产量的88.3%,比1995年比重上升近50个百分点,比1985年比重上升近80个百分点。
煤炭去产能成效明显。2016年4月,山西在全国率先执行276个工作日要求,全省所有煤矿实行煤炭减量化生产。全年共退出产能2325万吨,与计划数相比完成率达到116%。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减产1.37亿吨,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国务院对山西超额完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量予以通报表扬。2016—2017年,全省共关闭煤矿52座、退出产能4590万吨,核减生产煤矿产能925万吨/年,山西煤炭去产能总量全国排名第一,甩掉多年“煤老大”的帽子,原煤产量主动退居全国第二。同时,把发展先进产能作为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省煤炭产能先进性,增强了我省煤炭行业的竞争力。2017年全省煤炭先进产能达到39614.4万吨/年,占到全省煤炭生产总能力的42%,提高了安全供给水平,进一步稳定了煤炭供给,为保障煤炭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