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慎终如始,战斗到最后

2020年2月7日,姜保国刚到武汉的时候,湖北省较前日新增确诊病例2447例。3月11日,这一数字仅为8例。在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姜保国和队员们用他们全部的“能量”投入战斗,让一名又一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刚来的时候看到每天新增确诊病例还是4位数,就盼着哪一天变成三位数,很高兴现在已经是个位数了。”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查看疫情数据。2020年2月7日,姜保国刚到武汉的时候,湖北省较前日新增确诊病例2447例。3月11日,这一数字仅为8例。

在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姜保国和队员们用他们全部的“能量”投入战斗,让一名又一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目录

重症患者救治:场场都是硬仗编辑本段

“最多的时候,病房里住满了50名重症患者。到3月7日,只有16人了。最近又从其他医疗机构转来了18名患者,但大多是轻症。”姜保国说,总体的医疗压力确实没有当初那么大了。

现在,新冠肺炎总体发病人数在减少,重症患者也在减少,但回想起来,重症患者救治仍是一场攻坚战,场场都是硬仗。

“初到中法新城院区,还没进病房楼,就看到大量的救护车在转运患者。转来的患者病情特别重,大都发病一周或者是十天左右了。”刚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时,姜保国的心情很沉重。他们面对的是病情最危重的患者,部分患者同时患有新冠肺炎和其他基础性疾病,有的甚至已经出现多器官衰竭,病情变化非常迅速,救治刻不容缓。

到武汉的第一天,姜保国和其他院长们就领到了一个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中法新城院区原有普通病房改建成能够适应传染病救治的重症病房。

一切从“零”开始,这项艰巨任务背后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既要科学划分新的洁净区、污染区,建立详细而严格的诊治、感染防控流程,又要确保物资、设备、信息系统等协调到位,还要对医护人员分批次反复培训和模拟演练,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马虎松懈。姜保国和大家一起马不停蹄地投入其中,短短24小时后,重症病区正式启用。仅用了一天的时间,50张床位全部收满重症患者。

接下来,他们又开始争分夺秒,用速度和质量确保危重症患者救治“无死角”。医疗队不仅建立了专家指导组与医疗护理组双层运行模式,医疗、护理和感染防控多管齐下,而且针对重症患者病情进行分层分类个体化管理,实现了重症救治的高效率、高水准。

谈到重症患者的救治,姜保国认为要从整体生命救治考虑,他和他的团队把患者分成三类:一类是以单纯的新冠肺炎发病为主,大约占了30%左右;一类是同时患有新冠肺炎和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占比超过50%;还有一类,转来的时候病情就非常重,已经出现多器官衰竭。重症患者分类治疗有利于对疾病进行个体评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治疗,促进患者向更轻的方向转化。具体来讲,对于单纯新冠肺炎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氧疗等基本治疗方法;对于伴有基础性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专家团队发挥多学科优势,根据原有基础疾病的情况,控制肺炎的同时针对基础病进行治疗;而对于第三类多脏器功能出现问题的重症患者,则会注意多器官功能保护、生命支持和系统化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负责的病房中,曾收治9名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他们原本就是肾脏衰竭患者,我们通过规范的治疗,既保证肺炎的有效治疗,也保证原有疾病的治疗。”姜保国说。

姜保国对多学科会诊的感受也颇深。此次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大多会出现多器官衰竭,亟需多学科联合,形成全面的救治方案。而北京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工作之初就迅速攥成一个拳头,启动了三家医院共同参与的专家会诊体系,每天下午4时进行会诊,确保每位重症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方案,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医疗队管理:科学严格与人情味并存编辑本段

“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有的年轻人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必须确保他们每个人平安健康,我们才有可能打赢这场艰巨的阻击战。”这位在隔离病房指挥重症救治的“指挥长”,到后方秒变“大家长”。

无论是隔离病房,还是后方驻地,抑或队员们往来的路上,姜保国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感染防控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他反复叮嘱每一位队员在特殊的环境下,务必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做好防护。

医院独立承担的重症病房启用当晚,姜保国陪同第一批进驻的医护人员进病房梳理流程,核对物资、设备情况,叮嘱队员各项注意事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后派出3批共134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他们来自医院不同科室、不同专业。如何整编为一个高效工作的团队、如何在短时间内投入战斗、如何确保重症患者救治效果、如何保持持续战斗力等,都需要快速做出决策。

科学严格与人情味并存,这是姜保国对医疗队的管理模式。他一直强调,既要高效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又要照顾到医护人员的身心感受。“大家能休息好、精力充沛,我心里才踏实。”

姜保国强调,对队员也要分层分类,排班才能科学合理。通过对三批队员进行分析,以临床专业互补、年资形成梯队、新老队员结合的原则,将医生和护士分成小组管理,并由资深医生和护士担任小组组长。姜保国和队员们接管的病房启用之初,集中收治患者工作量大,工作频次安排较为密集,医护人员分为6组,6小时一个班次,每日四个班次。随着疫情的好转,病房患者逐渐减少,医疗队将医生和护士的班次进行了相应调整,逐渐增加队员的休息时间。姜保国说,现在队员们的精神状态和体力都没有问题,还可以坚持战斗。

“中间,也讨论过要不要后方再派医疗队,替换队员。”姜保国有过犹豫,但是换队员也会存在不少问题,回去的队员需要隔离,新来的队员也需要重新培训、适应环境,所有流程都要再来一遍,会给患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带来新的风险。姜保国与队员们谈谈心“摸摸状况”,尝试做思想工作,大家一致同意坚持到最后。

当谈到队员们是否会想家时,他说道,“不想家,那是不可能的,很多80后、90后,在前线是白衣执甲的战士,但在家里还是父母的孩子,长期离开家,肯定会想。”这种情况下,姜保国和队长、党支部书记等人充当了队员们的心理医生,经常跟队员们聊天、疏导,还在加强防护的前提下组织一些小型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既来之则安之,作为国家队,一定慎终如始,战斗到最后。”姜保国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高学历战勤班”:将“高学历”转换为“高战斗力”    下一篇 昆仑山下的勃勃生机——新疆洛浦的脱贫之路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