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高学历战勤班”:将“高学历”转换为“高战斗力”

在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某营,由1名博士和4名硕士组成的雷达战勤班,以铆在指控方舱9年,攻克数十项战斗力生成难题、排除临战故障130余起的亲身经历,为“高学历战勤班”代言。

CgrZEl01YaOAHrHmAAtf_Xq81v0874.png

博士、硕士到基层营连究竟该怎么干?如何发挥所学知识实现人生价值?在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某营,由1名博士和4名硕士组成的雷达战勤班,以铆在指控方舱9年,攻克数十项战斗力生成难题、排除临战故障130余起的亲身经历,为“高学历战勤班”代言。

高学历不是人生金卡,打胜仗才是军人名片。未来战场,知识是制胜的先导,谁掌握了数据和信息,谁就掌控了战场主动权。探测军官张少平、截获军官何锋、高频助工景晓龙、发射军官刘晓鹏,还有雷达排长李佳恒……“高学历战勤班”的每一位成员,用他们的坚持奋战和集智攻关,向奔赴部队的毕业生发出号召:奋斗的青春需要经过基层淬火,学历优势必将转为打赢胜势。

目录

全营“大脑”,来不得半点松懈编辑本段

“检查完毕!”

“点火!”

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精准干练的平台操作、争分夺秒地截获打击……7月份的华北,热浪袭人。在密不透风的指控方舱里,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战斗口令和动作演练下来,5位“高学历战勤班”成员已汗流浃背,但这样的操作训练,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其实,这个战勤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制班,而是根据作战时每个人的不同岗位和操作席位设置的核心战斗单元,是全营的“大脑”。

“空中作战时,通过发现目标,将信息传递给截获军官,待捕捉目标后,发射导弹。”张少平介绍,战勤班工作的指控舱是地空导弹部队的核心,配合外置雷达,实现精准打击,“留给每个人的操作时间就几秒钟,需要大家协同合作,如若某一环节出错,则将功亏一篑”。

“高学历战勤班”成立于2009年底,至今已走过了9个年头,先后有3名博士、7名硕士在战勤班挥洒汗水。回忆起第一次进入指控舱时的内心活动,大家还记忆犹新。

“一个字,就是‘懵’。”看着舱内密密麻麻的开关按钮和指示灯,还都是用外文字母和单词标注,这对于已经专业学习两年外语的何锋来说,仍觉得有点晕头转向。再看看截获军官一通眼花缭乱的操作,何锋不免产生退缩:“这时连长拍拍我的肩膀,说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岗位,当时我只有硬着头皮大声回答:明白!”

从那天起,何锋开始加班加点学习装备知识,经常一个人坐在操作台前脑补战斗场景、练习操作手势。不到3个月,何锋已基本掌握了战斗操作要领,半年后成为营里的熟练号手。

“来到这里后,才知道和我一起训练的都是高学历人才,顿时觉得自己的博士头衔也没什么了不起。”29岁博士毕业的刘晓鹏,常谦虚地感叹自己年龄大了,怕给团队拖后腿,为此他投入十二分的努力,追赶队友们的脚步。

2017年7月份,刘晓鹏刚毕业10天就参加了演习,并接手师傅邓成的发射岗位。邓成转业前是全营的“金手指”,刘晓鹏备感压力。“每一组数据都可能影响弹道判断,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稍有松懈就会成为别人的战利品,没有重赛的机会。”从学术实验室到连队小马扎,刘晓鹏实现了角色转变,他主动向前辈请教,不断充电补齐实战短板,协助战勤班分析训练数据、研究目标特性,受到队友们的一致肯定。

集智攻关,挑战不可能为可能编辑本段

去年的一次重要演练任务,是战勤班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不仅是国内实战演习中少有的难度,且对比其他单位,该营阵地部署凸显很大劣势。在外部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从自身寻找突破口,一个动作、一句口令,都要做到用最短时间完成。

“之前大家都没有执行此类任务的经验,全是从零开始。训练之初就出现各式各样问题,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我们。”张少平心里很不是滋味。

经过几次跟飞,加上精密的计算模拟,他们选定两个抗击方案,但究竟采用哪个方案,大家犹豫了。何锋不禁回想起7年前自己第一次参加实弹打靶时的情形。时光荏苒,面对战友们的期许,何锋扶了扶眼镜,斩钉截铁地说:“选择第二个方案,没问题。”

为了便于给下一步优化射击流程提供依据,刘晓鹏则利用图像仿真处理软件将各个时间节点中的目标轨迹绘制出来加以研究分析。一次次跟飞,一次次自加干扰训练,就是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及时截获目标,并引入栅格理论捕捉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支战勤班队伍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最后一次试练,感觉自己心跳在加速,当兵这么多年,这是我离实战最近的一次。”任务成功那一刻,张少平失声痛哭。

面对高新装备应用难题,想要啃下硬骨头,只有咬牙坚持、攻克难关。每一次截获训练,何锋都要摇手轮上千次,手指腕部留下厚厚的茧子和难以治愈的腱鞘炎。任务期间平均一天训练超过8小时,何锋共滴了30多瓶眼药水,却还是拦不住自己从5.2的良好视力变成近视500度。但是,随着导弹凌空开花的瞬间,又让这一切艰难困苦烟消云散。

“没有什么不能挑战,既然来了,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战勤班将“高学历”转换成“高战斗力”,用“软件”给“硬件”上刺刀。

他们自主研发“安全处置距离”模拟软件,计算最佳抗击区间先敌几秒得以“止损”,抢占制胜先机;对任何一项参数绝不含糊,创造同型兵器实弹射击高度最低、杀伤距离最远两项之最;“速度光栅法”做到对目标的快速精准识别,发射导弹有的放矢;“通道对比法”“参数因果法”用于兵器排故手到擒来;优化操作让提升5秒成为抢跑“敌人”的打赢关键。

坚守基层,他们都是人生主角编辑本段

今年初,李佳恒从空军工程大学毕业后来到营里报到,这位“90后”小伙子成为战勤班里最年轻的成员。原本憧憬 的军营是拥有各式各样高大上装备的聚集地,等着自己大显身手。可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却被站岗执勤、公差勤务占去了大半时间,不免让初来乍到的新兵李佳恒心里有些抵触。

“一开始,总觉得这些和带兵打仗关系不大。”李佳恒回忆,记得刚下连队时,自己经常发牢骚,有一次被连长张少平听到了,他对我说:“硕士博士都是战士,”想要把自己的高学历转化为高战斗力,首先就得摘下光环,从普通士兵做起,戒掉身上的“骄”“娇”二气。

此后,李佳恒慢慢醒悟,“学历不是检验能力的标志,战斗力才是衡量军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为了实现转变,他开始向身边的前辈们学习,逐渐融入新的集体。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总有这么一群“最可爱的人”,甘愿坚守在基层一线,书写他们的军旅华章。

面对就职年薪15万元起底的企业白领,还是成为从练队列、擦车、捏被角干起月薪数千元的军人,张少平选择了最苦却最锻炼人的基层部队;面对继续留在熟悉的装备、环境和战友的原单位,还是听从人才分流到陌生的环境接换新装,何锋毫不犹豫地选择服从组织安排;继续靠掌握强大编程开发本领成为急缺人才,还是从事专业不对口一切从零起步的高频助工,景晓龙选择扎根军营;在相对舒适的留校任职,还是到艰苦的基层部队一线从军,博士刘晓鹏选择迎难而上;选择待在地处城市、近邻家乡的地导某旅,还是到千里之遥的新装地导某团,李佳恒毅然选择了后者……

“基层的苦都是小儿科,真正的苦是迷茫失落没有人生目标。”“当兵如果不到基层走一遭,不跟着一线战士们一起奋斗,那就算白来。”“虽然岗位分工各不同,但联合作战序列里,我们都是主角!”战勤班的5名成员都有各自的想法。

“如果说,军队院校是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那么基层一线就是淬火加钢的锤炼场,是科研创新与部队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聚焦现代化战场,‘高学历战勤班’应运而生。他们还将朝着强化使命担当、实战准备、改革创新和政治保证的战略要求,一路披荆斩棘,坚强迈进。”团政委周诚志如是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不能忘却的台儿庄 中国将士在此毙伤日军上万人    下一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慎终如始,战斗到最后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