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张伯行:清官天下第一

张伯行为官始终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品格,他既不送礼,也不纳贿,是历史上拒馈送的典型代表。

360??20200420145954810.jpg

张伯行(1652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年更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东)人,康熙年间进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儒士,在当地号称有德之人。受家庭的熏陶,张伯行从小就学习儒家学说,13岁时已读完四书五经,初通翰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35岁的他考取进士,七年后补为内阁中书,步入仕途。后历任中书舍人、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张伯行历官二十多年,以清正廉明闻名朝野,誉满江南。他一生勤政利民,造福百姓,敢于清除贪官污吏,居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称赞张伯行为“天下第一清官”。

目录

无私爱民,布泽安流编辑本段

张伯行无论在哪里为官,都能关心民生疾苦,无私爱民,因而赢得百姓爱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他为父服丧,恰遇家乡仪封一带暴雨成灾,城北的河堤被洪水冲垮。在这危急时刻,张伯行自己出钱招募和指挥民众用沙袋修筑防洪大堤,保住了仪封城的安全。由于治理河务出色,经河道总督张鹏翮举荐,张伯行迁任山东济宁道。刚上任,济宁便遇上了灾荒,张伯行立即投入救灾,想方设法从家里运送钱米到济宁,并缝制棉衣,救济灾民。接到皇帝赈灾谕旨后,张伯行动用仓谷赈济灾民。在济宁道任上,张伯行出色治理河务、造福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对他治理水患等政绩也大加赞赏,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南巡时,亲笔为他题写了“布泽安流”的匾额予以表彰。

不久,张伯行升迁为江苏按察使,步入高级官员行列。济宁道的十五州士民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决定建立生祠纪念他。但农夫要把生祠修在田野中,船工们则主张修建在河岸旁,双方争执不休,久而不决,最后经过协商,相互让步,决定把生祠修建在五岔口,才了结了百姓的心愿。在江苏巡抚任上时,张伯行参劾两江总督葛礼科场受贿案,反倒被诬陷罢官。为此,苏州百姓罢市,扬州数千人聚集,哭声震野。张伯行离去时,百姓扶老携幼送行,献上果蔬,说:“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不得已,张伯行收下豆腐一块、菜一束。百姓对张伯行的爱戴之情可见一斑。

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编辑本段

康熙中期以后,吏治松弛,贪贿舞弊之风渐盛。诸如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问题屡见不鲜。时任江苏巡抚的张伯行坚持清廉节操,坚决抵制贪贿之风。《清史稿》记载:“葛礼贪横,伯行与之忤。”两江总督葛礼收受贿赂,肆无忌惮。康熙五十年(1711年)秋,江苏乡试,副主考赵晋等大肆舞弊,总督葛礼也受贿五十万两白银,上下勾结,内外交通,致使一些人通过贿赂手段获得举人资格。发榜时,士子哗然,千余人抬着财神像到文庙,讥讽考官见钱眼开,以钱择人。经调查,张伯行认为此案同总督葛礼有关,便上奏弹劾,揭露葛礼“擅作威福,卖朝廷之官,卖朝廷之法,复卖朝廷之举人”等贪赃枉法之行为。请求皇帝给予严惩,明正国典,以“除两江之民害,快四海之人心,振万古之纲常,培一时之士气”。此事震动朝野,康熙皇帝降旨有关官员会同审理此案。但是葛礼倒打一耙,捏造事实,反诬张伯行七种罪名。案情复杂化,葛礼与张伯行都被免职,康熙命令继续调查。

然而,办案人员迫于葛礼的权势,不能秉公办理。结果反而是葛礼被诬告,张伯行应罢官。康熙命再查,结论同前。康熙皇帝平时对臣属多有了解,深知此事存有陷害忠良的企图,因而没有轻信一面之词,认为所议是非颠倒。并下谕旨说:“张伯行居官清正,天下妇孺无不尽知。朕以张伯行为天下清官第一,断不可参……葛礼操守,朕不能信。若无张伯行在彼,则江南地方必被其脧削一半矣。”在这一案件中,康熙皇帝保全了清官,降旨张伯行留任,葛礼革职。江苏百姓知道此消息后欢声雷动,皆传曰:“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福建百姓听说此消息,“皆奔号呼吁”。区区一介巡抚敢于直言犯上,参劾总督,没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操守是绝不可能的。张伯行实乃国之栋梁、百姓之造化!

“悬檄督抚”美名扬编辑本段

张伯行为官始终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品格,他既不送礼,也不纳贿,是历史上拒馈送的典型代表。还在他刚补受济宁道时,入京觐见康熙皇帝,吏部文选清吏司有一个陈姓官员明目张胆索要厚礼。张伯行拒绝送礼,因而不得觐见,而与他同行的另一位山东官员送了厚礼,因此陈某准其先觐见。张伯行竟被拒两个月之久,后经康熙皇帝亲自过问才得以觐见。赴任江苏按察使时,按惯例,得向总督、巡抚馈送礼金,约合银子四千两。张伯行认为这是腐败积弊,因此断然拒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

张伯行不送礼,也不收礼。他升任福建巡抚后,总揽一省政治、军事、刑狱等政务,可谓位高权重。上任伊始,同僚掾属、亲宾姻客、门生故旧携礼拜见者甚多。张伯行不改常规,或婉言辞谢,或直言回绝。为了杜绝纷至沓来的送礼人,他写了《禁止馈送檄》,严禁馈送。并将檄文张贴于府门外:“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此檄文明确表明他拒馈送的心迹,果然使行贿送礼者望而却步,悻悻离去。于是,当地百姓称他为“悬檄督抚”。

官居高位,甘于清贫编辑本段

张伯行虽出身富裕士绅之家,且官居高位,但他从不贪图享受,始终坚持俭朴的生活。正如他在给康熙皇帝的奏疏中所说:“臣虽历官巡抚,而服食、起居未脱寒酸故态。”他时刻将黎民百姓利益放在首位,而自己却甘于清贫,拒绝奢华。张伯行任福建巡抚,见衙署中帷幕都是锦绣,器皿都是金银制作,甚是奢侈。便问左右,回答说这是惯例,由当地商人摊钱置办。张伯行说他素来不喜奢华,更不能给百姓增添负担,命立刻悉数撤除,只留下前任巡抚不用之旧物,以此破除陋习。张伯行不讲排场,任官期间从不携带眷属,随从人员也很少。官俸之外,不取一钱,他所用寸丝尺布,以至磨麦的磨盘,拉磨的牛,都从河南家里带来。但是,他却想方设法接济百姓。当时福建辖地台湾遭遇旱灾,他力请捐粮赈济,救活众多百姓。福建人多地少,米价昂贵。他就每年派人到江浙买米,又多设义仓,救济饥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张伯行参加了皇帝举办的千叟宴,康熙称赞他是真正做到以百姓心为心的典范。雍正皇帝即位后,对张伯行优礼有加,提拔他担任礼部尚书,赐予“礼乐名臣”的匾额。张伯行去世后,鉴于他一生为官清正,恪尽职守,雍正皇帝赐给他“清恪”谥号。

摘编自《中国廉政史话(人物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修缮做到“最小干预” 箭扣长城保持“野味”    下一篇 战士千千万,这位指导员眼里没有“差兵”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