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雷锋战友,转业后创办“编外雷锋团”弘扬雷锋精神
宋清梅走进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又一次站在展板前,用浑厚的男中音念道:“亲爱的宋清梅同志,送你几句话: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雷锋。”
54年前,宋清梅和雷锋一同参加团代会,共住一室,整整9天。临别,雷锋在日记本上亲切赠言。几十年来,他把赠言奉为至宝,一遍遍学,一点点做,只想离雷锋近些,近些,再近些……
与雷锋近距离接触的9天,终生难忘编辑本段
76岁的宋清梅最难忘的是和雷锋近距离接触的9天。那是1962年2月,宋清梅被推选为代表,参加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雷锋是会议特约代表。会前,两人第一次见面,结伴同行。
一上火车,宋清梅就发现,雷锋忙个不停:不是帮乘务员打扫卫生,就是给旅客倒开水,走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车厢”。
到了沈阳,两人被安排住进一个房间。会议期间,雷锋天天在厨房帮师傅端盘子、洗菜。
几天相处,宋清梅看到自己与雷锋的差距。临别,他请雷锋签名留言。雷锋热情地写了几句话,并嘱咐:“不要因为出席了一次团代会,就骄傲自满,止步不前。”雷锋的赠言和嘱咐成了宋清梅的座右铭。从战士到班长、排长,宋清梅坚持学雷锋,直至成为第九任“雷锋团”团长。
1985年,宋清梅转业,回到家乡邓州。岗位变了,他学雷锋的热情却一点不变。因城市道路扩建,他被抽调到邓州市拆迁指挥部,具体落实拆迁户的宅基地划分。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年轻人,一家家丈量,从早忙到晚,一点不喊累。年轻人好奇,四五十岁的人,哪来这么大干劲?他说:“不是不累,是恨不得赶紧干完活,让大伙早点住上新房。”
一场秋雨,气温骤降。宋清梅担心,尚未住进新房的20多户群众,会不会挨冻。他冒雨出门,挨家查看。傍晚,他来到一户王姓的人家,发现临时搭建的窝棚上,雨布破烂,雨水直往屋里滴。棚内,一个老人、两个孩子,一会儿挪东,一会儿挪西,冻得发抖。宋清梅扭头钻进雨里,到商店买了塑料布、麻绳,爬高上低,忙活了一个多钟头,把棚子盖得严严实实。老人见他浑身湿透,非常感动:“一辈子忘不了恩情!”
“不靠雷锋沾光,要为雷锋争光”编辑本段
宋清梅的家,紧邻雷锋路。走进门,一套木沙发、几件旧家电,透着简单、简朴。
转业后,宋清梅一直没有分到房子。全家租住在3间旧平房里。后来,市里为转业干部盖了一幢家属楼。他分到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在最高一层。有人劝,老母亲年过八十,上下楼不便,可以找组织反映,分个好楼层。他却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1987年,宋清梅凑了1万多元,盖起几间房,总算让一家7口住进了像样的“窝”。这一住,就是29年。
宋清梅是正团职干部,转业时被任命为邓州市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亲友说:“你是团长,却安排副科级岗位,赶快找找领导,咋说也得弄个高一点职务。”起初,宋清梅也有点想不通。可一想到雷锋的赠言,思想立刻转过弯来。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十多年。
“不靠雷锋沾光,要为雷锋争光。”转业31年,宋清梅对此念念不忘。
陶营乡卢岗村有个3岁“孤儿”,小名宇航。母亲在孩子满月时离家,父亲出车祸去世。宇航和奶奶、姐姐相依为命,生活极其困难。宋清梅帮他们申请低保、危房改造金,还动员儿子儿媳,每年拿出2000多元,资助小宇航上学。
邓州市交通路每天车马如水,川流不息。30年前,这条路由宋清梅负责拓宽。有一个工程队承揽路段,偷工减料,被老宋查出,责令其返工。包工头几次给他送“红包”,都被严词拒绝。对方又找关系,他顶住压力严格把关。在宋清梅的坚持下,路段重修。此后28年,路面正常使用,直到前年才新铺一次沥青。
成立“编外雷锋团”,成员达1.3万多名编辑本段
8月20日下午,骄阳似火。宋清梅和“编外雷锋团”8名成员,来到张楼乡吴集村小丁庄,慰问武文令。村头,武家新盖了平房。武文令迎出门,嘿嘿笑着,像见了亲人。
2014年6月,武文令患重症心脏病,没钱治疗。妻子二等残疾,一双儿女只好送到外婆家。“编外雷锋团”吧友营的义工偶然发现求助帖,报告了老宋。老宋带着义工,第一时间来到武家。
“编外雷锋团”当场捐款,把武文令送到医院。之后,宋清梅协调危房改造资金,号召“雷锋银行”等单位捐助,凑了2.6万元帮武家重建房屋。
作为雷锋战友,宋清梅一生不忘弘扬雷锋精神。1997年,邓州成立“编外雷锋团”,宋清梅任团长。他和雷锋生前的560名战友一起,走进工厂、学校、社区,义务作报告、募捐义卖、植树造林,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数不清。而今,“编外雷锋团”发展到21个营,成员1.3万多名,成为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者团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