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袁盛国:以命换命,向死而生,在深海托起了战友生的希望

过去10多年,袁盛国参加了中国海军遂行的几乎所有重大水下任务。如今的他仍然初心不改,时刻作好下潜准备,只等一声命令。他说,他的战位在深海。

360??20200415185115227.jpg

南海某海域,一艘正在执行战备任务的某型潜艇突发“险情”:多名艇员受伤,艇员生存时间不足72小时。对接、通风、换气、供电,救援现场,一名潜水员迅速入水。

近百米深的海中,他几次被暗流冲击偏离目标位置,缆绳绞缠、水压突变等因素,都可能危及到他的生命。面对悬浮的潜艇,他沉着冷静,所有救援动作一气呵成。随着鱼雷发射口的缓缓打开,他转入接应潜艇艇员出艇,为防止艇员跌入深海和水压对艇员造成二次伤害,他护送着艇员,根据水深不断调整上浮的速度和水中滞留时间,成功将艇员送达水面。

以命换命,向死而生,他再一次在深海托起了战友生的希望。他叫袁盛国,南海舰队某防险救生支队机动救生大队士官长,三级军士长。入伍18年来,他下潜的身影一次次留在了中国的各大海域以及世界大洋的重要水域和航道。

他说,他的战位在深海。

也门亚丁港,袁盛国和一名潜水员在得到相关国家同意后,开始潜水对中国三艘护航舰艇进行探摸。陌生复杂海域,暗流涌动,袁盛国和战友一边克服恶劣环境一边进行摸排作业。突然,一个涌流袭来,战友口中的呼吸器脱落。正在作业的袁盛国发现了险情,迅即对战友展开援救,帮助其重新固定呼吸器,并协助其快速出水,避免了一起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南海某海域,一枚鱼雷静静地“躺”在深海的某个角落。搜索、定位,最后环节必须要一名潜水员入水对鱼雷进行探摸和捆绑。袁盛国入水了,他知道只要触碰到鱼雷启动器,后果将不堪设想。变换供气模式,深度在逐渐加大,越来越大的水压压得他全身关节隐隐作痛。他触碰到了沉在海底的鱼雷,开始紧张起来,在稍作调整后,他强忍水压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开始小心翼翼地作业。要知道,这项工作即使在水面也极具挑战性,更何况在数十米深的海中。探摸、捆绑,袁盛国再一次超越自己,成功在大深度完成任务。

精湛的水中技能源于袁盛国平时严格的训练。潜水作业对潜水员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即使作为海军潜水领域的一名老兵,袁盛国依然每天一个五公里、300个俯卧撑,雷打不动。每次训练,即使是“轻车熟路”,他仍然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自己,一步一动,从不马虎,一个不落。对每次训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袁盛国从不会放过,带领战友一个个解决。

伴随潜艇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海军潜艇也驶向更深更蓝,而这也对担负援潜重任的潜水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潜水员的极限深度是多少?某海域,由海军医学研究院组织的✕✕米饱和潜水试验悄然拉开序幕,袁盛国就是其中一员。一切都是未知,稍有意外,轻则身体关节严重受损,重则死亡。

穿戴装具、快速入水、下潜报告,袁盛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向深海下潜。随着深度的加大,袁盛国似乎感到全身都在压缩。

“更换气体!”当袁盛国下潜到某深度时,平时使用的压缩氧气已经不能再用,里面含有的氮气极易使潜水员产生氮麻醉。切换成氦氧供给模式的袁盛国在回复水面人员后又继续下潜,一项项纪录被打破,一组组珍贵数据诞生,为潜水员大深度援潜救生蹚出了新路。

过去10多年,袁盛国参加了中国海军遂行的几乎所有重大水下任务。如今的他仍然初心不改,时刻作好下潜准备,只等一声命令。

目录

强军心语编辑本段

潜下去,深一些,再深一些。

——袁盛国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海口舰舰长樊继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下一篇 接地气的“麻辣”院士杨华勇:打破“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