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医生林君宏:用一辈子去守住中医的根与魂
在福建省福州仓山区观海路,道路一旁高档楼盘林立,极尽时代变迁带来的现代气息;道路的另一侧,巷陌狭长斑驳,老旧社区沉淀着时间的韵味,藏着“老仓山”最古老的市井味道。左手年华,右手繁华,坐落在观海路93号的百年老字号林氏骨科门诊部隐匿在老社区的一隅,几代“非遗”传人透过川流的人潮,看遍老街小巷里演绎的人情味,对林氏骨科第六代传承人、福州市劳模林君宏而言,这个社区就是他的“全世界”。
守住最本真的根与魂编辑本段
林氏中医骨科源于清道光年间,有别于传统骨伤治疗方法,不用牵引、不用手术、不用按摩等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正骨、复位、口服祖传中药、治疗仪皮外药物导入等祖传手法进行治疗,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林氏正骨手法”和中草药疗伤医术,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200多年来,林家几代人的骨伤技艺就在仓山、就在这个小诊所里传承。林君宏6岁就跟着父亲在诊所里给街坊邻里问诊,他至今还记得父亲在给病人骨伤复位时,眼神里透出的那股专注。“没有X光机,没有定位夹板,全凭经验和手艺。” 200多个秘方、验方,30多种丹、膏、丸、散、酊剂,在外人看来,这是祖上传下最珍贵的财富,但对于林君宏而言,方剂固然珍贵,但方子背后传承的情感才是他和后人要用一辈子去守住的根与魂。
林君宏介绍,骨伤诊疗因为技艺的特殊性,也一度面临技艺失传的危险。为了延续传统文脉,林君宏在诊所里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子孙后代传承医技,还和传人们一起为海内外近千名中高级骨伤科医生提供培训和指导。
守住最温暖的情与真编辑本段
对林君宏而言,一个城市最市井的生活皆藏于老街小巷中。这里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或许与优雅沾不上边,却隐藏着一个城市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每一个小区、每一座院子里都有着时间的韵味和沉淀,漫步其中,透过这里的老房子、老物件,可以依稀看到福州人最传统也最温暖的内心世界。
在老林的诊所旁,就是观海新村,他的年轻时代就在这里度过,这里沉淀着他关于青春的记忆,也留下了不少他的奋斗与不易。
观海新村原是无物业小区,由于管道老旧,年久失修,和城市里其他不少老旧小区一样,停水停电、偷盗频发、粪水横流……这里一度只和“脏、乱、差”相关联。2013年,在林君宏的极力推动下,观海新村成立了居民委员会,居民自治自管,构建“全民物业”的新格局。为了帮助小区尽快恢复正常,林君宏四处奔走,寻找资源,把不少劳模、政协委员都请进了小区,为小区改造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5年来,观海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自管自养的“观海模式”让这里成为了福州无物业小区管理的“样板工程”。
虽然,林君宏也早已和子女搬出了观海新村,住进了新房,但他的根还在这里。每一天除了进诊所看诊,其他的时间他几乎都在小区里度过。有人笑他不务正业,但在他看来,这是他眼下最重要的工作,他说:“我们的生活里不能只有钢筋水泥,还要有暖暖的人情味道。”
“林氏骨科”源起仓山,为街坊邻里看病诊疗,用林君宏的话说:“当一个有人情味的医生”,这是林君宏坚持了一辈子的“事业”。在一旁的社区里,工作人员说:“请林医生出诊不易,但让他上门给街坊看病,只要一个电话的事儿。”在林君宏主诊的门诊部,看到最多的是街坊邻里,社区里几乎每一个孩子骨伤都在诊所里医治,有的家庭一家五代人都在林君宏的诊所里诊疗,有的街坊搬出了社区依旧要坚持回到这里。“和别的医生不一样,老林不只问病情,还和我们聊家常。”
患者张旭今年已经65岁,5年前就和孩子们搬出了观海路,但他依旧要坚持回到这里看病,一方面是为了老林的手艺,一方面更是为了见见街坊,寻找社区里的记忆。林君宏每年都要安排时间,帮助社区里的贫困群众和孤寡老人免费诊治;每年都要组织一批劳模、政协委员给社区的居民送义诊;每年都要安排时间,深入社区就基层卫生服务开展调研……
“别人都说评劳模以后,可以歇口气,但我评了劳模比以往更忙了。” 林君宏说:“讲奉献、讲人情是林氏子孙的世界观,我想也是劳动模范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