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离休后将1000万元积蓄捐献给家乡教育事业
马旭和丈夫
86岁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马旭,曾是远赴前线的女军医、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年暮时,她毅然拿出了一生的积蓄——1000万元捐献给家乡教育事业。她的同事这样说:“马旭是我们的好医生,好邻居。她生活节俭,经常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的迷彩服。她向家乡捐赠1000万元的事令人震撼!为身边有这样的榜样而骄傲!”
从军医到女伞兵编辑本段
马旭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早年丧父,母亲听从村长的建议送她入伍参军,年仅14岁的马旭不但没有被背井离乡的孤独和残酷的战争所打倒,反而练就了一身临危不惧、不畏艰险的本领。她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与英雄黄继光在一个部队,功勋卓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分配到武汉陆军总医院。也许是因为她习惯了硝烟与炮火纷飞的日子,在这里工作不到3年,她主动提出到前线野战部队医院去。
马旭除了做军医,也时常思考如何为军人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只是负责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但她心里装着战友的一切。她说:“我是军医,我要时时刻刻跟着他们,我也要跳伞。”没想到的是女军医要跳伞却遇上大麻烦,首先当时女同志不让跳,其次她的身高、体重不符合跳伞标准。马旭暗下决心。她回到家挖了三尺多深的大坑,填满沙子,用两张桌子、两把椅子搭起跳伞练习台。经过艰苦训练,马旭如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累计跳伞140多次。
50岁时,她与同为军医的丈夫经过多次尝试,攻克发明了“充气护踝”,解决了伞兵着陆时受到强大冲击力损伤腰部或踝部骨折这一难题,夫妻俩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马旭因为这些研究贡献被誉为“军中的居里夫人”。
当马旭回忆起参加革命的日子时,她饱含热泪:“不参加革命,就没有我的今天。比起那种饥无食寒无衣的日子,现在吃得饱、穿得暖,我和老伴内心富足。”
从节俭到奉献编辑本段
离休后,马旭和丈夫悬壶济世。他们经常为贫困老百姓义诊,患者天不亮就在她家门口排起了长队。
马旭平常最爱读书和看报。她家中最多的也是书籍和报纸。家中陈设简单,书房和客厅的陈设相对多一点,书房里有两个大书柜,书籍和报纸都被整齐地按顺序摆放着。每天早上她要和老伴一块骑自行车到军区大院去打军体拳、散步,偶尔还要骑车一小时。八旬高龄的老人仍然坚持“高难度”的运动,只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可以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
马旭说:“我读报的时候,看到了‘现在党中央要精准扶贫’的字眼,我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母亲在‘北大荒’时期去田地里捡别人剩下的土豆、玉米;想起了家乡贫瘠的土地和衣衫褴褛的乡亲;想起了解放军来了,有饭吃、有衣穿。现在的日子安逸祥和,我却辗转难眠,可能是我老了,常常思念家乡,不知家乡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时常沉浸在回忆之中,心中挂念着家乡的人。比起安享晚年,我更愿意为家乡做点什么。”
于是,马旭老人委托既是战友又是干儿子的金长福向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政府转达自己的捐献愿望,在沟通协商后,她很快签订了县里拟定的捐款协议。她决定把1000万元存款分三次汇出。她第一次到银行汇款时,银行工作人员为防止老人家上当受骗,再三询问后才确认首笔300万元捐款。目前,1000万元捐款已全部到账,她亲手将转账汇款手续单交给前来负责接收捐款的家乡人。据了解,所有的捐款将用于建设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
2018年年底,木兰县刚刚实现脱贫摘帽。据了解,早在2006年木兰县就成立了校外活动中心,但这个活动中心只有办公室而无教学场地。今年10月落成的“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将成为木兰县8所小学2500个孩子的校外教学场地,木兰县的孩子们听说了这个消息都高兴坏了。
马旭愿意将毕生的积蓄捐赠给家乡教育是有原因的,儿时的清贫生活让她明白只有读书才有出息,她希望木兰县所有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同时,她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宣传报道,马旭捐献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年,马旭获评武汉“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中国好人”。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她说:“捐款1000万元,就好像是交到母亲手里一样,我很快乐。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和弟弟都不在身边,那时毕竟是战争年代,我们能保住性命已是大幸,所以我要带着这份感恩之心做对家乡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愿祖国越来越强大,愿家乡不再贫穷。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否则就是历史的倒退,人民认可我,我就没有白活。愿如今的青年人学习好、工作好、家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