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多年来她总计献血5000毫升 相当于一个成年女性全身的血液总量

2016年9月的一个下午,庞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是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问她记不记得自己曾经填写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我一开始有点蒙,后来人家提示我,说我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那天献过血,我才想起来。”

庞虹给康宁医院的孩子喂水。

庞虹及学生们给康宁医院的孩子们带去的生活必需品。

“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能学会关爱他人,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说这话的人叫庞虹,今年33岁,是太原市杏花岭区虹桥小学的一名老师,被太原市文明办评为2017年度“助人为乐”的身边好人。

作为一名教师,庞虹是如何帮助他人的,她又是如何去带动学生的?2017年10月18日下午,记者在学校会议室里,见到了庞虹。

说服家人 她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说起入评今年的“身边好人”,庞虹说自己也有点意外。“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很普通的事。”

2016年9月的一个下午,庞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是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问她记不记得自己曾经填写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我一开始有点蒙,后来人家提示我,说我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那天献过血,我才想起来。”庞虹说。

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庞虹,有一名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初步与她吻合,问她是否考虑能够进行进一步配型检查和捐献,打电话只是为了确认能否联系到她,并不要求立刻确认是否捐献。“但他还是给我简单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流程。”庞虹说,她后来回忆,自己2008年填写资料的时候想法很简单,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有机会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好的事,至于是否能配型成功而真正能帮到别人,她并没有认真考虑。

“但我没想到,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去帮助别人。”庞虹说。挂了电话后,她立刻与家人朋友商议,得到的答案惊人地一致:“不能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就是一次手术,是手术就有风险!”“不能捐!谁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捐献者的身体会不会受到损伤!万一有后遗症,你的后半辈子怎么办?!”亲友的劝阻都有道理,她又何曾没有想过。可她总是在想,那个与她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他还能撑多久,还会有康复的可能吗?

“一个月后的10月18日,我又接到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我考虑的结果。”庞虹说,当时,她虽然没有明确答复,但还是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与配型初步吻合的患者情况。工作人员说,基于保密原则,他只能告诉她患者是一名2014年9月出生的孩子。“我当时听了,就告诉对方,让他给我一天时间,让我去说服家人。”庞虹说,“然后我就给丈夫打电话,说那么小的孩子,比我们的女儿还小,我不能在明知道自己可能救他的情况下而不去救,所以我不管捐献造血干细胞到底有没有后遗症,我都要去做。幸好,我丈夫同意了。”说到动情处,庞虹有些哽咽。

做好了决定,庞虹主动联系了给她打电话的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表明了态度。“但是后来我就再没有接到电话了,也不敢主动打电话去问,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庞虹说,她一直牵挂着这个孩子。

生活中她就喜欢帮助别人

“从18岁到26岁,我一直坚持献血,只是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庞虹说,这些年究竟义务献血多少次了,自己都记不清楚。她的父母根据家里现存的献血证做过一次统计:她的总献血量为5000毫升——这相当于一个成年女性全身的血液总量,“我觉得这就是举手之劳。”她说。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庞虹的工作繁忙而细微,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除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还要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这不,前两天刚讲了一堂公开课,上课的前一个小时我还在改教案呢!”庞虹说,“所以现在不管多晚睡,早上几乎不到6点就醒了。”虽然忙碌,她也不忘关怀自己的学生,有时候来自学生家长的请求,她也会尽力满足。

庞虹告诉记者,因为学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多学生家长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业,所以老师们的责任就特别大。“我作为班主任,基本上带上半年后,孩子们家里的情况就清楚了。”庞虹说,很多时候,家长们的要求她不会拒绝。有时候,有的家长中午顾不上接孩子,只要给她打个电话,她就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去吃饭。或者放学的时候家长来不及接,她也会陪着孩子直到家长来了。甚至有一次,一位家长忘记购买孩子当天上美术课所用的陶土了,着急地给庞虹打电话,让她帮忙购买。那天,学校附近文具店里的陶土都卖光了,庞虹跑了好几家文具店才买到,可她顾不上擦擦额头的汗珠,一口气跑进教室,直到亲手把陶土交到那个学生手上才安心。

她经常为同事们帮忙,在办公室里,经常可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的文档怎么保存不了?小庞,快来帮我看看!”“咱们的打印机能正反打印吗?小庞,你会操作吗?”她就像是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不是在工作,就是在乐此不疲地帮助别人。而每当一起搭班的其他科目老师外出学习或开会,不能来上课时,庞虹就主动承担起上课任务。

所有这些,在庞虹看来,都是自己分内该做的事。

她教孩子们怎样去爱

庞虹不光自己爱帮助人,她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同学们学会去帮助别人。今年9月2日的活动,就是她的一次小小尝试。活动当天,刚好是开学的前一天,庞虹带着19名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来到太原市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活动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健康的、幸福的,同时也是强大的,因为我们可以去帮助和保护比我们弱小的人。”庞虹说。

庞虹告诉记者,康宁医院里的孩子们,大多数是些脑瘫孩子,所以在去之前,她和医院负责人联系过,并通过集资的方式提前购买了一些孩子们需要的物品,才在9月2日当天带着学生去的。

那天,跟着庞虹去康宁医院的大多数孩子们只有八九岁。“今年3年级了,扫地、擦桌子这些基本的活他们都能干,所以我一开始是打算带他们去打扫卫生的。”庞虹说。可到了医院才知道,就在前一天,医院刚刚进行过一次大扫除,根本不需要孩子们打扫卫生。

“那孩子们都干什么呢?”记者有些好奇。“给那里的孩子们喂水、扶着他们走路。”庞虹说,别看是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些孩子一开始还出现了抗拒的情绪,后来慢慢就好了。庞虹说,“后来我在有的孩子的日记里看到:原来我也可以帮助人、保护人了。我觉得这点特别棒,算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比较好的开学第一课。”

而她自己也在活动中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这样的活动继续做下去。不说大的,我只是希望学生们能学会关爱他人,然后再把这种关爱他人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她有很多想感谢的人

庞虹说,这么多年来,她也取得了不少荣誉,而面对这些荣誉,她有很多想感谢的人。

首先是学校的领导和同事。“像之前说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候,其实当时教学任务也特别忙,我如果要请假,可能会影响其他老师的很多工作安排。”庞虹说,但她没想到,她向书记和校长汇报这件事后,他们不仅没有质疑,反而大力支持她,这点让她特别感动。而同事们之间的鼓舞也是她继续工作的动力。“像一些年纪大的教师,会把他们的知识、经验都教给我们,算是一种传承吧。”庞虹说。

家人的付出,庞虹也看在眼里。“我工作忙,事情多,孩子基本都是老人带,我连家务活也很少做。”庞虹说,但她最想感谢的,还是学生家长。“不说别的,只要我们班级有活动,他们都愿意过来帮忙。像最近我们准备给康宁医院的孩子们捐赠冬衣,就有学生家长积极响应,有的是把家里的衣服洗干净、叠整齐送过来了;有的甚至把衣服分门别类,都登记清楚了。”庞虹说。

说到这里,记者注意到庞虹不停地看手表,就问她怎么了。她笑了笑说:“马上就到孩子们放学的时间了,我需要去安排他们放学。”原来,孩子们再过10分钟就要放学了,“到什么时间就要干什么事情,这就是老师的工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没有他,很多红色经典你可能无法读到    下一篇 吉林83岁老人樊桂英:三迁勉学 一生向善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