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冲在缉私抓捕的第一线
2014年9月26日傍晚,昆明海关下属的河口海关缉私分局缉私警察李顺麒,在河口坝洒河道执行查缉走私任务时壮烈牺牲。年仅26岁的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红河河道上。
近日,李顺麒被评定为烈士,并被追授为“全国海关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接到任务,二话不说拿起装备就走编辑本段
半年过去了,回想起那天的执法行动,河口海关缉私分局侦查科的阮兰建记忆犹新:
“当时我们正押送载有走私货物的船驶往卸货码头,一艘大吨位船只突然从越南一侧越界闯入中国境内河道,大概有20多人手拿长刀和铁棍聚集在船头,想跳上我们押运的走私船夺船抢货。他们看没办法跳上我们的船,就驾船猛烈撞击我们,并投掷拳头大小的石块和铁棍。顺麒受了伤,不幸落入水中。”
李顺麒所在的情报技术科主要负责情报,一般不参加外出现场查缉,但河口海关缉私分局只有30名缉私警察,承担着800多公里边境线上的打私任务,一人多岗、加班加点,全局出动缉私是常有的事。
9月26日17时50分左右,还有10分钟就要下班了,忙碌一天的李顺麒正准备去吃晚饭,却接到了任务。他二话不说拿起装备就走,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船上有6名海关缉私警察,顺麒就站在我旁边。对方人多,空船负载小,操纵起来比较灵活;我们的船满载走私货物吃水比较深,但还是被撞得直摇摆,几乎都站不稳……”
当时,河口地区连降暴雨,是一年之中的主汛期,河底的河床不平稳,表面看着水流平缓,但其实水下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
李顺麒落水后,昆明海关组织相关部门共200多人、10多艘船展开不间断拉网搜救。9月28日,在越南老街省保胜县境内红河流域的一处沙滩发现了李顺麒的遗体。29日中午,李顺麒遗体被护送回国。
为适应高强度缉私工作,苦学本领扎实训练
1988年1月,李顺麒出生在四川自贡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后来,父亲下岗在家,母亲提前退休后在一家小超市打工。
他学习刻苦,在高三时因为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云南民族大学读书时,大学二年级就获得为数不多的赴越南留学一年的机会。
2010年,李顺麒大学毕业考取昆明海关,成为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缉私分局的一名缉私警察。
“从校门到国门,从大学毕业生到缉私警察,参加工作以来,李顺麒很注意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河口海关缉私分局政委王斌说,局里一有案子,他就主动请缨,跟老同志们一起冲在办案抓捕的第一线。为了适应边关缉私警察高强度的工作,他特别注重强健自己的体魄——缉私局的训练场、边关崎岖的小路,都曾洒下他苦练的汗水。
河口地区执法环境复杂,海关每次行动都要周密部署,有时还要化装侦查。
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李顺麒和同事们奉命押送一名嫌疑人。山路陡峭崎岖,一侧是乱石峭壁、一侧是河谷深涧,加上连续暴雨,在一个上坡处车轮突然打滑,随时有翻车的危险。见此状况,李顺麒果断脱下身上的衣服,匍匐着铺在车轮下面,光着膀子站在深谷边和同事们一点一点把车子往上推。
就在这时,嫌疑人突然跳车逃跑,钻进茫茫深山,李顺麒眼疾腿快追上去。嫌疑人熟悉当地地形,东突西窜,见李顺麒紧追不放,就不时捡起石块狠狠砸来。李顺麒毫不畏惧,在茫茫黑夜中深一脚浅一脚追了几公里。把嫌疑人押回来时,李顺麒浑身上下全是泥浆,成了一个“泥人”。
“边关也是一种生活,在哪儿都能干出色”
大学时,李顺麒学的是越南语。平时,海关要处理一些涉及越南的公函、文件,免不了找他帮忙,李顺麒每次都答应得很干脆。每年,昆明海关与越方海关举行联席会晤,他都主动承担翻译工作。
“虽然我们隶属不同的部门,但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加班加点地帮我们翻译越文资料,4年来一直如此。”2014年9月26日19时许,河口海关办公室主任王强接到李顺麒出事的电话时,心里一阵刺痛,泪涌如注。
大学毕业后到边境城市河口工作,很多人都不理解。有朋友劝李顺麒:“去那里工作远离大城市,你这一待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他淡然回答:“边关也是一种生活,在哪儿都能干出色,很多老关员在这里干了一辈子,我还有什么怨言?”
河口天气潮湿,平时在外面办案很脏很累,经常是一身汗、一脚泥,但每次出差回来,李顺麒都会立马清洗干净,又恢复成那个干净帅气、英姿勃勃的形象。每天一大早,他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边刷牙边听越南语广播,还会哇啦哇啦地跟着讲。
李顺麒的女朋友也在河口,但几年来两个人聚少离多。两人商量着2014年“十一”把结婚证领了,就在河口落户。当这一切就要实现的时候,李顺麒却永远地离开了她……
走进李顺麒在海关的宿舍,衣柜上贴着许多小纸条,这是他搜集到的新闻资讯、缉私知识;桌子上还摆着一本翻开的《国家司法考试复习读本》。推开窗户,院子里的木棉花正灿烂开放。李顺麒,正如这代表着英雄的木棉树,永远扎根在边关的土壤,融入奔腾不息的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