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员董乃军:32年奔波在山路上的孤寂“信鸽”
背负着情深意切的邮件和大山里无声的期盼,山东邹平西董街道的邮递员董乃军在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上已连续奔波了32年,为24个村的群众送去邮件。大山无言,百姓有情,他在累计近90万公里的邮路上风雨无阻,常年如一日的执着换来上万群众的信赖。董乃军和他的邮袋,已成为这片大山里最靓丽的一抹绿色。
32年的孤寂:跑完90万公里山路编辑本段
西董街道位于邹平县南部,群山中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有的孤立于陡峭崎岖的山巅,有的藏在峰回路转的山谷。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两个近80斤的邮包,一个生满茶锈的大水杯和已泛黄的自制木头工具箱,这便是董乃军的全部行囊。
“小董又来啦!”5日中午,在西董东峪村村头,几个七八岁的小孩远远望见董乃军骑着摩托车过来,便跑到村里大声地喊起来。虽被孩子们称作“小董”,但今年50岁的董乃军却并不介意。这个称呼其实来源于32年前,18岁的董乃军第一次背上邮包踏进这片山区时,“小董”就是村民们对他最亲切的称呼。如今,老村民眼中的“小董”已经半百,但村民们无论老少都仍然这样称呼他。
在东峪村村头,董乃军拿出一份来自广西的信件递给村民尹尊学。这是尹尊学天天盼望的在部队的儿子的来信。没等尹尊学招呼他歇歇,“小董”又跨上摩托车赶往下个送报点。尹尊学认识董乃军20多年了,在他眼中,董乃军从未迟送过一份报纸和信件。“不管多晚,当天肯定就给送到家里来。”尹尊学说。
早年,董乃军骑着自行车在山路上来回收发邮件,常年手握车把让他的手长满厚茧。由于通信不发达,信件成为山内村民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方式。为了及时把信件送到村民家里,董乃军风雨无阻,有时一个来回就是一整天。
山路难行,鸟声作伴。在送邮件过程中常常五六公里遇不到一个人,漫长的山路上只有董乃军一个孤寂的身影,而磕磕碰碰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一次,在送完邮件的返途中,他走到一条陡峭的下坡路时,自行车的链条突然断裂,失去控制的自行车一路狂奔而下,他急忙从车上跳下。等他从惊慌中回过神时,自行车已经摔断。
32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漫天飞雪,董乃军始终在山路上来回奔波。按照行程,董乃军一天要跑80多公里才能完成当天的送邮任务,这么多年下来,他已跑了近90万公里。他记不得已经骑坏了多少辆自行车,就连现在的第三辆摩托车也不堪“辛苦”快要退役了。
见证悲喜:邮件里外都是情意编辑本段
随着和村民的日益熟稔,董乃军的业务也远远超出邮递的范围。在没有开通乡村公交车前,由于距离街道驻地较远,董乃军几乎成为西董南部山村里的群众每天联系外界的主要方式。如今,大到数千元的存款,小到充话费、买化肥种子,村民们只要一句交代,第二天董乃军都会及时办到。
5日,刚从董乃军手里接过一包玉米种子的村民李秀兰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信得过他,请他办事从不推脱。托他买东西一般是他先垫付,然后我们再给他。”与面对记者时的拘谨相比,董乃军与村民们更能打成一片。一路骑行,遇到的村民总是热情地和董乃军打招呼。几位受到董乃军帮助的村民想拉着他到家里喝口水,他也微笑婉拒。
“乡亲们都很热情,但我送邮件的时间还是很紧张。当天的报纸第二天才送到就不是新闻了,信件更不敢耽误,虽然不知道信件里写的是什么,但对每一位收信人都很重要。”董乃军说,“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信件依然是过去那种让人很期待的感觉,我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它及时送达。”
骑着摩托车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到达西董街道最南边八柱台村的村民李纯经家里,董乃军放下一份报纸便拿起扫帚帮老人打扫落满槐花的院落。李纯经已是86岁的老人,行动不便。他告诉记者,只要董乃军送报到他家,总会帮着挑水或扫地,对自己就像亲人一样。在董乃军临走时,李纯经老人把董乃军早已见底的茶杯倒满了热水。
32年的邮递路也让董乃军见证了村里的悲喜,一些熟悉的面孔辞世会让他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看到村民家操办喜事,他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高兴。“这30多年来,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总的来说还是开心的事更多一些。”董乃军说,他最喜欢送的一种邮件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每当他接到外面转过来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总是很小心地放在包裹里层,然后优先送到村民家中报喜。
平凡岗位的执着:只要能动就要送下去编辑本段
在邹平县,和董乃军一样年过五十依然奔波在乡村邮递之路上的邮递员已经不多了,除因身体原因退出外,一些邮递员早已转行。但董乃军却并未考虑以后的事情,依然执着地骑着他的摩托车一趟趟地往返于山里山外。
遇到陡峭难行的路段,董乃军要推着摩托车慢慢走,爬到山头已是满头大汗;车出故障了,他要自己修好再走剩下的路,除了发动机坏了,已没有能难倒他的故障;大雨倾盆时,雨衣总是首先用来保护邮件,哪怕身体已全部湿透;山涧边、树荫下、大道旁,都曾是他歇脚的地方,几乎每条通往村里的羊肠小道他都了然于胸。
“刚当上邮递员时,能骑上当时并不多的自行车是一种成就感,现在把邮件按时送达就是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每天都有,我已经很满足了。”董乃军说,另外一个让他执着于邮递之路的原因是,和这24个村的村民都成了“老关系户”,“都有了感情,天天见面打个招呼也挺好”。
对于现在的工作,董乃军有一种担忧但也很乐观。网络时代让不少人已失去了看杂志读报纸的习惯,通讯工具的快速更新也让信件越来越少。“总还有需要我们给乡亲们送的东西,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多久,但只要我能动就会一直送下去。”董乃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