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杨文学修路记:靠肩膀背出一条“天路”
3年前,春节酒桌上一次“头脑发热”的关于修路的“豪言壮语”,让依靠“背篓”一块块挣钱的贵州省农民杨文学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
豪情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艰难得“超出想象”。可在以后的1300多天里,倔强的他从没想过放弃。今年10月10日,抹平了最后一块水泥,2公里长的进寨路终于完工了,坐在路边,他止不住地笑,也发现自己真的疲惫无比……
路,意味着什么?编辑本段
路,对于乌蒙山区深处的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核桃寨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孩子们到最近的学校上课,要爬山涉水、跌跌撞撞地走两个多小时,一不小心就可能跌进万丈深谷;村民们辛辛苦苦养一头猪,想在集日赶到市场去卖,可半道上猪就累得奄奄一息了;乌蒙深山气候寒冷,没有煤过不了冬。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们只得自己背煤供取暖。背一趟来回三、四个小时,只能烧几天。
2011年春节,在省城贵阳打工的杨文学,第一次在这个极贫的苗族村寨燃起鞭炮。听到炮竹声,村民们从四面八方凑来“看新鲜”。摆上酒和菜,他热情地招呼大伙儿坐下来吃顿饭。可几杯酒下肚,热闹的气氛却变成了忧愁。
“十几岁就开始背煤,背了几十年,还是这么穷!”“你们在外面见了世面,什么时候能修条路啊!”乡亲们的话深深触痛着杨文学。读到初中的他是寨子里“学历最高的人”,在贵阳当“背篓”打工10余年,靠着背一趟赚一块钱、两块钱,攒了13万元,打算回家装修盖好的新房。
“房子我不装了,这钱先拿来修路,大家愿不愿意跟着干?”一阵酸楚涌上心头,他突然站起来激动地说。村民们惊愕地看着他,几秒钟的沉默后,几个声音接连响起:“我们一起干,再苦再难也要刨出一条路来!”
用肩膀背条大路回家乡编辑本段
13万元,对于核桃寨的农民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可对修路而言却只是杯水车薪。村民们齐上阵,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两个月,毛路还没刨出点儿影子,钱就花光了。
挖掘机租一天就是2000元,修桥修涵洞,更是贵得不可想象。没有钱,就没有路,杨文学急得团团转。怎么办?继续还是放弃?
“路被修成了这样子,对不住当初对父老乡亲的承诺。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完,哪怕再干十年背篓。”杨文学说,当时想,只要能修出一条简易路,拖拉机、马车能进寨就行。于是,寨子里22名年轻人一起跟着杨文学背上背篓闯贵阳,大家发誓要用自己的肩膀“背条大路回故乡”。
在贵阳街头,“背篓”是最常见、最方便,也最廉价的劳动力,农民工靠肩上竹藤编织的背篓,给别人背货背物挣钱,背一趟收入1元、2元、5元不等。靠“背篓”修路,不少人觉得这不切实际,可也有一些人被他们的梦想和执着感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文学打工地的老板把这件事告诉给他的一个记者朋友。没多久,“背篓修路”的故事见诸当地报端。
共青团贵州省委春晖行动发展中心负责人看到这则新闻,立刻决定资助杨文学。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宋庆萍说,杨文学的行动正是在践行“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的“春晖精神”,春晖发展基金会决定资助他10万元修路。这成为杨文学得到的第一笔捐助资金。
“春晖使者”:用微弱的力量播撒伟大的种子编辑本段
杨文学成为“春晖使者”,他的故事和精神感动了很多人。经贵州团省委、总工会等推荐,他被评为中华儿女年度人物,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贵阳王武监狱民警郭波等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贵州省公路局、毕节政府等都给予了支持。
从各方面汇集来的资金达到了194.7万元,一条宽4.5米,长2公里的水泥大道建成了,核桃寨终于有了一条可以和外界联系起来的路。
此时,乡干部透露了一个好消息,从乡镇到鸡坡村的通村油路也已经纳入项目计划,明年就能通车。
“别看过去我们这里是鸟不拉屎的穷山坳,今后从家门口开车到贵阳也就3小时,核桃寨将来可是好地方”,村民杨国志说。
杨文学有了新的梦想。今年,他用自己获得道德模范提名奖的4万元奖金在村里办了一个小型养兔场。“路通了,就回来带领村民发展养殖、种植,让大家钱包越来越鼓。”杨文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