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八年坚持,他让全国上千“驼背”挺直脊梁

8年来,梁益建治愈的重度和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已超千例,病人覆盖全国,年龄跨度从2岁到80岁,手术难度更突破国际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三大禁区。

在成都市三医院,每天都能看见一群像“天线宝宝”一样的病人。为了矫治脊柱畸形(俗称“驼背”),他们头部、腰部的骨头上分别用钢钉固定着一个钢环,四根连接两环的支撑杆高过头顶,在院区里走来走去、爬楼、做操、练嗓,忍痛提升体能和心肺功能。而他们,几乎都是冲着同一个人来的——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
 

目录

一次偶遇   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编辑本段


  ——一场持续13个小时的手术后,本来不到1米3的伍才立,十几年来第一次挺直了腰板,身高达到了1米78。
  多年以后,梁益建仍然记得那个在泸沽湖边租自行车的周末上午。
  “我们早晨7点过去泸沽湖边耍,随便找了一家店租车。他本来坐在凳子上,一起身,头就往下栽,脊柱严重畸形,胸口都快贴到大腿了,走路时眼睛只看得到地面。很痛苦的姿势。”那是8年前,梁益建当时在盐源县泸沽湖地区支医。“一看就是强直性脊柱炎,但他脊柱弯曲近120度,上下半身几乎叠在一起。”当了多年骨科医生,第一次见到“驼”得这么凶的患者,梁益建犯起职业病,围着对方打量几圈,留下一句“我可以做手术让你站起来”,骑车走了。
  “驼背”名叫伍才立,17岁时得了一场“怪病”,浑身骨头痛,无意中发现弯腰可以减轻疼痛,逐渐养成弯腰的习惯;几年后疼痛消失,他却成了一个再也挺不直腰的“驼背”。伍才立起初并不相信这个陌生顾客的话,因为驼了14年的他曾被当地医生断言“治不好”。傍晚还车时,见对方不信自己,梁益建作了自我介绍,要来纸笔,边画边讲为何可让他站起来。一席话大概聊了40分钟,让伍才立看到了挺起腰杆走路的希望。
  梁益建此前从未做过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但曾被作为“国家级颈椎外科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多年,后又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跟随国际脊柱专家汉森教授学习“大脊柱理念”等经历,让他对治愈伍才立颇有信心。电话征得时任市二医院院长、现市三医院院长赵聪同意后,梁益建告诉伍才立可以接他去成都做手术,“但手术有风险,你好好考虑一下”。与母亲商量后,伍才立同意手术,当年5月被接到成都。术前检查显示,他的强直性脊柱炎病程已经停止,但多年患病让他的脊柱椎骨间的韧带拉长变形,且已骨化变硬。梁益建翻遍当时能查到的所有文献,“从患者照片看,没有比他更严重的病例。”手术准备期间,汶川地震突然发生。“很多外地的外科专家来支援,听说我们要做这个手术,都觉得没法做,不是瘫就是死。”忙过地震救援后,6月5日,梁益建带领医疗组给伍才立做了手术。13个小时的手术,医生们将伍才立的脊柱截成三段,把弯曲部分矫正,还取掉一节脊椎骨,避免其术后过度伸直,造成腹部脏器的血管、神经损伤。
  手术后,这个不到1米3、十多年没躺着睡过觉的“驼背”平躺着被推出手术室,康复后身高达到1米78。手术改变了伍才立的生活,梁益建也因此事被央视作了题为《驼背奇遇记》的报道,名声大噪,全国各地脊柱畸形患者蜂拥而至。他的职业生涯由此发生重大转折:从一名普通骨科医生逐渐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一次寻医   病例术前术后对比照被疑电脑合成编辑本段


  ——尽管有专家的质疑,但肖强下了决心:不做只有等死,做手术还有活下来的希望。
  慕名而来的患者让梁益建接受了越来越多的“极限挑战”。逐渐地,他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方法,并成为该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还在2014年矫正了一个脊柱三维360°螺旋畸形的病例,让国内外来蓉访问交流的脊柱外科专家叹服。
  有趣的是,梁益建的一些高难度病例术前术后对比图,曾被同行质疑为电脑合成。南京小伙肖强因180°的角形脊椎后凸畸形,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2007年起,他跑遍北上广等地知名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手术太危险没法做”。后来他在网上看到一些梁益建的病例,“有个跟我的情况很像。”
  2012年10月,肖强找到梁益建。“手术可以做,但风险很大。”梁益建坦言,像他这样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有两大手术难点:一是要截断脊椎骨,但脊髓碰不得;二是病人往往心肺功能很差,难以支撑手术。
  确定请梁益建给自己做手术后,肖强回南京办医保手续,途中犹豫了一下,带着那组和自己情况相像的病例的术前术后对比图去找了一位上海的专家。该专家看到表示:“不可能。这片子一定是电脑合成,没人做得下这个高难手术。”“但我没有出路,不做只有等死,做手术还有活下来的希望。”肖强决定放手一搏,于次月返蓉。梁益建先用自己研发的“头盆环”给肖强做了一个月的前期牵引,这让他的脊椎后凸畸形明显改善,肺功能快速恢复。经过多次手术,一年后肖强康复出院。就在本周,他在梁益建的脊柱畸形患者QQ群里告诉大家,“我要去上海提亲了。”
  院方统计,8年来,梁益建治愈的重度和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已超千例,病人覆盖全国,年龄跨度从2岁到80岁,手术难度更突破国际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三大禁区。去年2月,他在国际脊柱顶级杂志《spine》上发表一篇病例文章,未被提出任何问题,打破该杂志在审稿时针对每篇文章提约20个问题的惯例。如今,市三医院已在梁益建的牵头下,针对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治,建立起一个约50人的医疗团队和一套完善的会诊机制,涉及骨科、神经、心内、麻醉、呼吸、康复、营养等科室。

  一次求助   他把患者的故事贴到茶楼募捐编辑本段


  ——“我筹够钱就来接你。”被姐弟俩的故事打动,梁益建决定帮助他们。
  梁父是一名煤矿工人,因多次事故留下残疾,去世时还有6根肋骨断着没接。这让梁益建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在他看来,好医生首先是一个好人,然后有医德、技术过硬,还要有一颗为百姓服务的心。由于大部分患者经济条件都不太好,梁益建常帮他们申请减免治疗费用。然而,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无法给每位病人免单。他只得自己捐款,或另想办法帮患者筹钱。
  2009年,凉山州木里县的患病小伙刘仁富,从电视上看到《驼背奇遇记》后向梁益建求助。他的姐姐刘仁美为了帮“驼背”弟弟筹医疗费,15岁起就去木里县城打工,年满27岁仍未嫁人。不少人给她介绍男友,她都拒绝了,还誓言“弟弟没站起来,我就不嫁”。
  “我筹够钱就来接你。”被姐弟俩的故事打动,梁益建决定帮助他们,此后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四处帮刘仁富募捐,找器械厂家捐器械,请皮鞋厂老板捐款,甚至把刘仁富的照片和故事贴到自己常去的茶楼墙上……“我还记得有一个是英国人,在茶楼里面看到我贴的东西,捐了一百元。”一年后,梁益建致电刘仁富,说钱筹够了,可以接他去动手术了。回忆当初,刘仁富有些哽咽,“当时并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梁医生真的来接我了。”

 因为一些患者来求医前就与公益基金有接触,梁益建发现,公益基金的确是一种可持续操作、救助对象筛选更精准的救助方式。2014年起,市三医院骨科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目前已有近200名脊柱畸形患者获得捐助,善款总额近500万元。
  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梁益建仍称自己只是一个“小医生”,只是干喜欢的事而已。他最关注三件事:治驼背、喝茶、打太极。喝茶和打太极让人心态和平,每天做3到7小时的外科手术稳得起。他透露自己还有个目标,“打造一个国家级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治研究中心。”52岁的梁益建一边说,一边深深啜了一口钟爱的普洱茶。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最美摆渡人”跨海护送学生15年 为学生跳海捞鞋子    下一篇 24岁跨进高考考场,他说“没有高考的恢复,我可能还在农村修地球”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