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这所学校的一砖一瓦一木,近一半材料都是他挑回来的

1986年夏,他带领村民和孩子边上课边建校。学校选址半山腰上,运材料格外困难,村民投工献料后都忙农活去了,搬运就落在周宏军肩上。

周宏军挑着扁担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政府通往达佑屯的路上,56岁的乡村教师周宏军挑着一担东西,正急匆匆地赶路。

山路蜿蜒崎岖,边上不是险峻沟壑,就是悬崖峭壁。双脚挤进坑洼缝隙,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记者跟在他后面行走,也不免胆战心惊。正值酷暑,他全身汗如雨下,衣衫湿透。

就在这条山路上,周宏军来来回回走了38年,义务帮学生挑生活学习用品,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行程7万多公里,足可重走六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环绕地球赤道两圈。

一个人,一根扁担,一条路,都是为了一群孩子。

目录

如春燕啄泥般打造了师生共同的“家”编辑本段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达佑屯没有一所学校,到了读书年龄的孩子还在山上放牛。

1973年,达佑教学点成立。作为全村惟一的初中毕业生,周宏军成了教学点第一位代课教师,当时月工资仅9元钱。

原来的校舍已经很破烂,缺门少窗,四面透风,一到冬天,几十个衣服单薄的学生在寒风中哆嗦……

1986年夏,他带领村民和孩子边上课边建校。

学校选址半山腰上,运材料格外困难,村民投工献料后都忙农活去了,搬运就落在周宏军肩上。

上山撬石头,下田挖泥土,做木工、挑沙子、平地基……建校的一石一瓦一木,有近一半是周宏军挑回来的。

因为工钱不够,周宏军便自己操起斧头、锯子做木工,扛起锄头锄草地,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学校的墙壁、地板,他用木材一块一块拼装;桌凳、黑板,他亲手打造,木材不够就拿自家的顶上。

经过3年的努力,一座两层4间教室的木房教学楼终于建成,学生有了遮风避雨的港湾……

一根扁担重千钧,它承载的是人民教师的爱与责任编辑本段

汪洞乡地处桂西北九万大山山脉腹地,北面与贵州省榕江县及本县同练瑶族乡交界。教学点所在的达佑又是汪洞乡最偏僻的一个屯,也是全乡惟一不通公路不通电的屯,离乡政府40公里,全是山路,急速步行,也需5个多小时;如果乘车,要从乡政府乘班车到同练乡,换摩托车在村级公路上颠簸1个小时,接着爬1个小时高耸入云的土地坳,再步行1个多小时的环山小路才能到达——耗时和步行差不多。

如此崎岖的山路,肩挑背扛,成了山里人运送物资的无奈选择。各种用品均靠外供的乡村学校,更是如此。

作为山里惟一的教师,周宏军每周都要到乡政府驻地,为孩子们挑回几十公斤生活学习用品。38个春秋的挑夫生涯,周宏军的满头青丝早已变成白发。

一根扁担,承载着人民教师对山里娃的爱与责任。

在陡峭的盘山小路行走,中途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爬过一个个山峰沟梁,摔爬滚打,已是家常便饭;蛇蝎伏击,亦不足为奇。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挑夫”生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饿了顶着,渴了喝几口山泉水。

2009年,柳州市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周宏军的肩膀更不能闲了,除了平时挑学习和生活用品,每个周末都要到同练乡挑免费午餐的食材。

“孩子的教育,一天也不能少!”编辑本段

教学点不通公路不通电,条件十分艰苦,先后来过7位教师,可是来一个走一个。

2001年,学生减少至30人,最后一个外地教师终于还是走了。只有周宏军坚持下来。

他不走,不是没有机会。2006年,教育部门计划撤销达佑教学点,调他到乡里,但他主动请求留下,他的担心是,学生去最近的同练乡小学都有20多公里,路途遥远,不安全。

“娃儿的前程,耽误不得!”周宏军说:“我是本地人,要是我也走了,谁还来啊?”

在周宏军心中,教学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从来不“旷课”,他说:“孩子的教育,一天也不能少。”

虽在最偏最苦的学校任教,周宏军却是全乡教师的榜样。他的学生有4人考上重点中学,两人考上大学,他也4次获得县级教学奖励,并被评为柳州市优秀乡村教师。

周宏军快要退休了,他说自己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希望在退休前,学校能有一根旗杆、一面五星红旗,好领着孩子们像样地升一次国旗,唱一次有奏乐的国歌,做一次有音乐的广播体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海拔5171米的“生命禁区”,挺立着一个坚毅的边防连    下一篇 不打烊的甜品店 就像后方的战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