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谁吹响了30名红瑶女童的“集结号”?

1988年9月20日,当地妇联、民委、教育局发动社会助学,在此创办全国首个“红瑶女童班”,让沉寂了数千年的深山老林,终于传来了红瑶女童琅琅的读书声音。

被丛林包围的瑶寨如今家家都有了文化人

正元十六,祖国南疆,桂中龙城柳州艳阳高照,山云相挽,溪流欢唱。

元宝山北麓的高寒山区,瑶乡深处,春潮涌动,暖意融融。武警广西总队官兵与30名“武警红瑶女童班”学生、当地群众欢聚一堂。

“十二样的藤呀,依啰喂依啰喂,你说哪一根最长,我说什么都比不上武警亲人的情谊长……”。

这首20多年前由红瑶女童和武警官兵编唱的《武警红瑶女童班班歌》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瑶山中的白云乡中心学校回响,清脆的歌声仿佛讲述着他们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目录

思念吹响“集结号”:30名红瑶女童启程会“亲人”编辑本段

“这么多年了,班歌唱得还是那么好!”尽管经常联系却不常相聚,许多年未在一起唱过这首歌,但是他们仍记忆犹新。武警广西总队柳州市支队政委何方礼夸赞早已通过知识脱贫的红瑶女童嗓好词牢。

“以前路远难走、水电不通、寄信不便,加上考学、工作的变换,不仅与有的叔叔分别后再也没联系上过,就连同学之间也少有联系。”现在在母校任教的代英梅惊喜交集,“这次真是个大团圆!”

白云乡是融水红瑶同胞最多的乡镇。因为贫穷和民族旧习,上学曾成了红瑶族女性一辈子的渴望与梦想。

1988年9月20日,当地妇联、民委、教育局发动社会助学,在此创办全国首个“红瑶女童班”,让沉寂了数千年的深山老林,终于传来了红瑶女童琅琅的读书声音。

1992年,“春蕾计划”把“红瑶女童班”纳入首批救助对象。但由于经费不足和红瑶族世代“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观念,“红瑶女童班”的开办举步维艰。当时,武警广西总队获悉后,捐赠10万元用于援建“红瑶女童班”和全校教学条件改善,并倡议广大官兵积极参与扶贫助学。在武警融水县中队服役的何方礼自己拿出津贴、工资,长期资助她们的同时,广泛发动身边与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并一有空就请假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水滴石穿,真情融冰,部队和何方礼持之以恒的援助既保障了“红瑶女童班”的正常开办,又改变了红瑶族的守旧观念。从此,该班被命名为“武警红瑶女童班”,红瑶族“女不读书”的历史彻底改写。

1999年,红瑶女童艰苦求学的情况和该总队官兵长期资助她们的事迹,经各大媒体陆续报道后,许多社会团体与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极大地改善了“红瑶女童班”的条件。

如今,在部队及何方礼20多年的坚守与付出、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的接力下,“武警红瑶女童班”已成功开办了10届,共有458名少数民族女童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昔日闭塞落后的大瑶山里先后走出了第一位女老师、女军人、女医生、女党员、女干部、女企业家……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回报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想她们呀!”2月11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决定第二天到当年帮助的一村一户、一校一班再去看看。

“啊呀,叔叔们来了!我一定到!一定到!”当晚,第一、二届的“红瑶女童”得知此消息,个个激动地表示要来团聚。

“我晚上就坐动力从北海回柳州”、“我明天一早就从柳州市出发”……一个向瑶山集结的行动悄然展开。

当了干部以后,何方礼有空就会来到瑶乡进村到户看孩子、出致富的点子。

多年来,资助贫困孩子成了武警广西总队自觉形成的传统。图为当年何方礼带官兵利用周末到山里与孩子们做游戏、帮助辅导功课。

嬗变上演“故事会”:官兵行程200多公里不觉累编辑本段

凤桂鲜正在为孩子们上课

12日8时,武警广西总队8名官兵在政治部主任陈振宇带领下,揣着急切的心情踏上了通往白云乡的“探亲路”。

“现在的条件好多了,从柳州市到白云乡200多公里路,开车四个多小时就到了。以前基本靠走,仅从融水去就要翻山越岭得大半天时间。”何方礼回忆,20世纪90年代,通往山里的路还都是土路,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

每一次进山,总会带上四件套:一把砍柴刀用来开路、一双凉鞋用来过河、一把雨伞防止下雨、一个挎包来装电筒、药品与干粮。那时候,都是拄着拐杖走泥路、趟河水、穿林子走的。遇到个路过的农用机动车辆,能被捎上一段就幸福得不行……

“现在,她们过得怎么样?”忆前进路上历经的挫折,聊如今红瑶女童的发展。何方礼一个一个又向官兵介绍起她们的现状。

第一届“武警红瑶女童班”的凤秀娟,后来到总队当了兵转了士官,也是他们当地红瑶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军人。五年里取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等荣誉,还荣立了三等功。2004年底,退伍后被安排在白云乡计生站工作。瑶族的群众亲切地叫她“凤医生”。

还有凤桂鲜,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主动要求返回母校担任“武警红瑶女童班”班主任,成为全县历史上第一个红瑶女教师。在那里,她一干就是13年,而且每一届女童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与凤桂鲜同样以教学来反哺瑶乡的,韦君玉也是其中一个。2012年,她从广西教育学院毕业后,被首府南宁一所学校聘用。2013年,因为想起自己的读书经历,始终放不下山里那些孩子,毅然地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来到了位于大瑶山深处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中学当起了语文老师。

白云乡白难村的陈英花,相对其他同学来说比较有经济头脑,是个女强人。毕业后,多次尝试创业,积累了不少生意经。现在是历届红瑶女童班学生中生意做得最成功的、也是最有钱的一个。

走一路说一路,关于红瑶女童的话题说不完,前前后后的故事道不尽。官兵们聊得高兴、听得认真,被红瑶女童身上透出坚忍不拔的意志、进取向上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武警柳州市支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王伟说:“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

家访谱奏“双拥曲”:军民举杯欢聚畅叙鱼水情编辑本段

约11时,车进山到了半坡移民新村第二届“红瑶女童班”学生代玉云的家。

“小代,新年好!还记得我没有?”何方礼老远看到代玉云从木房走出来迎接,一眼认了出来。

“怎么不记得,一辈子都忘不了。”代玉云堆满一脸笑。

“几个孩子?那个孩子也是你的?”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主任陈振宇关心地询问代玉云家里的情况,工作、生活怎么样。

代玉云把大家迎进屋里,一边逐个回应着问题,一边一碗一碗地打上油茶,以红瑶族最传统最高的礼仪接待这些“亲人”。

临近12点,官兵们又踏上了前往大坳村凤金花家的路。凤金花是第二届的学生,2002年小学毕业,到外面打了7年工。返乡后,她利用所学,自主创业,在家乡开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一个榨油厂、一个灵芝种植基地,并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不少乡亲脱了贫,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这么热闹!”照常说,正月十五一过,年就算过完了。然而,车刚拐进村里,不远处就传来了吹芦笙、放鞭炮的声音。热闹的气氛让官兵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扑面的热情。

走近凤金花的家,只见鞭炮在路边地面上铺开十几米长,噼啪作响;门前空地上,一群身穿民族服装的男子手执芦笙,围成一圈,绕着中间那架高大的笙王边舞边吹;四周,上百名群众兴高采烈地看过来,五六十名身披彩衣的红瑶女童与妇女分列路两侧,格外显眼,掌声雷动。

顺着群众的指引,进入凤家的院,六张桌子摆满丰盛菜肴,排成了一线。

凤金花的父亲告诉官兵,这是红瑶族接待恩人最高的礼遇。

“咿哇!咿哇!哒呢咿哇!”开宴了,五六成群的男女老少端着杯子,一起来到官兵跟前,以茶代酒吼着红瑶族方言,让大家干杯。

“没有你们的资助和宣传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你们是我们白云乡红瑶族的恩人……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们盼来了。”受到资助红瑶女童的父母,每个人朴实的话里不停地流淌着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武警融水县中队中队长尹健波早已被瑶寨到处洋溢的热情所感动:“瑶乡如家,瑶胞似亲,他们让我们明白了扶贫助学的意义和为什么感恩。”编辑本段

拉家常谈发展,照合影留纪念。不大的院子里,橄榄绿与五颜六色的红瑶衣构成了一幅新时代民族团结、军民鱼水的双拥图。

短暂的午饭结束,拍张合影留个念。

初心促成“大团圆”:母校团聚互吐感恩续新篇编辑本段

13时左右,车子开到白云乡中心学校门前,30名第一、二届红瑶女童早已列队于校门两侧,等待官兵到来。

一抬头,熟悉的校园和写有“武警红瑶女童班”的教学楼映入眼帘,让人激动得步伐有些加快。

走进学校,摆放在篮球场上关于当地人土风情、当年部队援建红瑶女童班历史的展板,立即把官兵记忆拉回到从前。

1993年初春,刚入伍半年的何方礼第一次进瑶山,来到这里。

当时春寒料峭,木条钉成的课桌下伸出一双双男孩子的光脚,整个学校却不见有一个上学的女孩。原来,这里世代有着不给女童读书的旧习,而县妇联创办的“红瑶女童班”因经费不足,已经入学的女童也面临集体失学。何方礼流泪了。他想起自己因家贫一度辍学的痛苦经历和班主任老师一次次慷慨解囊帮自己重新拿起书本的过去。从那时开始,何方礼走上了一条停不下来的助学之路。他率先向中队发出“少吸一包烟,圆一个红瑶女童读书梦”的倡议,自己将每月21元的津贴分成三份,用8元来资助红瑶女童上学,8元寄给正在读书的妹妹,5元留作日常开销。当了干部以后,他积极影响和带动军地对红瑶女童的捐助。从战士到干部,从拿津贴到领工资,自己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花在资助红瑶女童身上,一直从未间断。

1999年春开始,军地媒体陆续到此采访。红瑶族的贫困落后、朴实民风、女童无法正常读书的困境,何方礼不怕艰辛、锲而不舍通过资助致力改变红瑶女童命运、女不读书历史的先进事迹从瑶山传出,唤起了更多社会爱心力量的帮助。

如今,当年七八岁的女童,已成长成才,成人妇为人母,靠知识走出大山摆脱贫穷,怀揣感恩反哺社会,纷纷成了百姓贴心人、致富带头人、爱心播种人。爱的循环,让这里处处充满信心与活力。

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主任陈振宇欣慰地说,“助学让她们从根子上脱了贫,改变了整个红瑶族女性的命运。今天的相聚和团圆,让官兵见证了她们不变的初心、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和拼搏前行的向上精神。相信,未来的瑶乡和更多像瑶乡一样的山区,在扶贫助学的作用下,因知识和进取而变得更美更富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开办老年公寓4年,他悉心照顾每位老人    下一篇 “创业村官”李华靓:用青春唱响共同富裕之歌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