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曼巴”王万青:一个上海人在玛曲草原行医43年
王万青。
扎根草原,骑马行医;投身乡镇,救死扶伤;系情汉藏,团结民族……43年,风雨无阻。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共产党员、草原医生王万青就是一面旗帜,他用自己的承诺与信念,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
当地藏民亲切地称王万青为“曼巴扛且”(藏语:大脚医生)。他身材高大,脚穿“45”码鞋。正是这双大脚,一踏上这片热土,便走过了43个春秋,坚守了一份始终如一的信念——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为党和人民作出一份贡献!
坚定步伐:从大上海到大草原编辑本段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奔赴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草原。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平均海拔3800多米。海拔落差和严重的高原反应,使来自江南的王万青,初到玛曲便患上感冒,一病就是20多天。但当得知阿万仓乡卫生院是玛曲县条件最艰苦的公社时,他又提出:“我要去阿万仓!”
那时,当地交通十分落后,从兰州到阿万仓有近5天路程。曾有领导感叹:“在玛曲这样艰苦的环境,即使不作贡献,能留下来,已经很了不起。”然而,王万青在艰苦的阿万仓乡一干就是20年,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草原。
初始的帐篷生活,他身盖牛羊皮,耳闻藏獒嚎,乐观称为“草原行医交响乐”。第一次骑马出诊途中,马突然受惊,王万青从马背摔下来,右胳膊脱臼,疼得直打滚儿。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他指导跟随的牧民复位伤臂,强忍疼痛继续前行,奔赴病人家中。此后的几十年,无论刮风下雨,王万青总会竭尽全力,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
他常说“祸莫大于丧失信念”。在40多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放弃回上海的机会,凭着一份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守自己的誓言,毅然选择长期留守这片大草原。
遍布足迹:草原相伴情相随编辑本段
王万青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他就像一座连心桥,架起了党和藏族人民的心。他和每一位救治过的病人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成为了草原牧民最受欢迎和尊敬的汉族干部。“曼巴(藏语:医生)是好人,是这个!”在王万青工作过的阿万仓乡,藏民们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他曾在早春的黎明飞马奔赴放牧点,抢救一名窒息昏迷的女牧民;曾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手术;也曾彻夜输液,抢救心衰的新生儿……在王万青心里,只要是牧民需要的,他就不会放下挥动的马鞭,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
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去牧民家里逐一进行健康体检,带着显微镜做粪检查寄生虫。他一个人骑马走遍全乡,风雨无阻,完成了阿万仓乡全乡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普查,给牧民孩子逐个实施计划免疫,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藏民有了健康档案。在阿万仓乡卫生院,他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次。
王万青以医者仁心,系起汉藏情缘。“他是阿万仓最好的曼巴。在我们心里,曼巴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曼巴。”牧民才日西说。
继续前行:续写草原故事编辑本段
40年前,王万青只身打马赴草原,一路向西千万里,开始了他的草原故事,把自己的工作热情、亲情都融入了这片养育他的草原。
如今年近七旬的王万青,虽已退休,却仍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给上门求医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他的4个子女也都留在了玛曲县,为了传承他的事业,他的长子把为人民服务的“接力棒”接下来,在高原上继续为牧民群众服务、为玛曲的医疗事业奉献。
43年,王万青始终如一地恪守最初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把一切献给党,贡献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对党的坚定信念支撑王万青一路走来,“我感谢玛曲草原人民给了我人生的意义,我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继续一个上海人的草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