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医者张方华:一生甘为人梯,为我国眼科医学事业作出不朽贡献

他一生潜心研究而历练求索,博学多才却淡泊致远,一位医者的无私大爱与高尚品德值得后学敬仰。

18.jpg

张方华生前照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学习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作为北京一所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百年同仁,精英云集,这里一代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用他们的言传身教,积极推动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努力提升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而在同仁眼科专家魏文斌教授心中,作为我国斜视弱视专业开拓者、同仁斜视弱视专科奠基人的张方华先生,是同仁老一辈专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潜心研究而历练求索,博学多才却淡泊致远,一位医者的无私大爱与高尚品德值得后学敬仰。

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眼科学家、眼科斜视弱视专业开拓者、同仁眼科眼肌和斜弱视学科奠基人张方华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8岁。

那天下午,我应北京医院戴虹主任之邀,为“京医论坛·两岸三地眼科高峰论坛”讲课,刚从讲台上走下来,就接到了医院干保科秦明照主任的电话,说张方华老先生去世了。

此前,张先生因肺部感染,已经反反复复住了四次院。几天前我开完会后还去病房看过他,他那时已经非常虚弱了。

张先生的手上扎液留下了片片瘀斑,不能碰,碰就疼,神志话语都不清了。看着老人忍受如此痛苦,我心里非常难受。因为多年来身体一直欠佳,张先生早已对生死之事想得通透明白,他也对家属及周围人有所表达,觉得花费那么大精力去抢救一个垂死的生命,未免太不值得。

是的,无论何时,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张先生都是那种不愿也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的人。

尽管对张先生不佳的身体状况心里已有所预感,但当闻听噩耗之时,我还是忍不住悲从中来。来到同仁医院工作30年以来,与张先生相交相识的每一幕,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提起他,我心里怀着深情,更有许多的敬仰。

目录

编辑本段

张先生是同仁眼科老一辈专家中少有的,“文革”前就接受过严格研究生教育的老学人。1953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系,曾受教于郭秉宽、何章岑、毕华德、李凤鸣等久负盛名的老一代“眼科大家”,师从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刘家琦教授,从事斜弱视和小儿眼科方面的研究。

1959年,张先生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同仁眼科,在此一直工作了50余年,开创了同仁的眼肌和斜弱视学科,为我国斜视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为有了张先生的存在,同仁眼科斜弱视眼肌专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一生甘为人梯,提携后学,承担多项教学工作,培养了孔令媛教授、吴晓教授、卢炜教授等一大批优秀的眼科人才。自1983年至1990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四系本科教学工作以来,他为医疗系和首医分校眼科专业班讲授弱视与斜视、屈光学和眼外伤等课程,并完成进修医师带教及讲课工作,备受学生后辈尊敬,桃李满天下。

张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爱看书,爱总结,善于写文章。与其共事多年,他一直强调两点——

一是要临床联系实际,学习总结提高。编辑本段

同仁医院历史悠久,病人多、病种多,张先生具有非常敏锐的临床目光,善于发现临床工作中一些未曾见过的疾病,并将其收集、总结下来,以论文或综述的形式传播给国内同行,共同学习。他一生写了大量综述,收录在《国外医学·眼科分册》中,后来整理成《张方华教授论文集》。在同仁历史上,一辈子能出论文集的人屈指可数,张方华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张先生也为斜视专业检测和特殊斜视的手术治疗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国内斜视手术技术的提高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是要团结协作,发展专业。编辑本段

张先生一直重视各级医生的培养,注重梯队建设,尽量发挥大家的才能。他认为,年轻医生是专业的未来,非常愿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时,他对年轻医生所取得的成绩也愿意共同品尝、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张先生是同仁斜弱视和眼肌学科的开创者,带领整个斜弱视专科,在各种疑难斜视诊断和手术方面贡献丰硕。

自创建、主持同仁医院斜弱视、眼肌专业以来,张先生勤敏善察,笔耕不辍,在国内最早报告了多例罕见病少见病,与全国眼科同道共同学习。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检查和治疗,为后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1966年首先对先天性眼球震颤实施了手术,下斜肌转位术,上斜肌转位术,单眼四条肌肉手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正常青年人隐斜及融合力的测定,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及斜视,4度三棱镜试验在诊断微小度数斜视中的应用等,许多手术方式至今沿用,被同道后学奉为经典。

张先生本身也是一位特别善于总结、特别善于学习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带领孔令媛教授研究各种疑难斜视手术,并总结成文发表。我们眼底专业医生做完环扎术后,有些病人会发生斜视,他会与孔令媛一同到手术室来观看,观察肌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应该怎么做,并且会于细微之处予以指导。

一些高度近视眼的病人,斜视角度大,常规术后效果不好,张先生会与孔令媛一起研究新的术式。而对于许多综合征的研究,如下斜肌腱鞘综合征,A-V综合征,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等,均是他最早阅读文献后总结出来介绍给大家的,让同行们能够认识这些疾病,开阔视野,提高诊疗水平。

2006年,我计划组织出版同仁眼科图谱系列丛书,荟萃精华,以展示同仁眼科临床病例资料之丰富,为国内同行提供一套以供学习的、实用性强的诊疗图谱。在张先生的指导下,卢炜教授以最快的速度编辑出版了第一本《同仁眼科系列图谱·斜视诊疗图谱》,目前已是第二版了,在国内影响力非常大,至今被同道和后学所称赞。

编辑本段

张先生为人低调,温文尔雅,言语轻柔,谦和到了极点,从来没见他发过什么脾气,对病人更是如此。虽然成绩斐然,声名远播,但他却淡泊名利,从来不去争荣誉。

自1984年起,张先生就开始担任刘家琦教授等建立的中国斜视专业组(今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一直是刘家琦的得力助手,为我国斜弱视及小儿眼科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刘家琦卸任后,许多同行都希望张先生能接任组长,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并力荐年富力强的后辈同道承担此任。

张先生重视保留眼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眼科仪器、器械,具有超前意识和历史眼光。国外专家曾赠送同仁医院一个眼科大型诊疗台,后来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科室几次搬家,觉得占地方,使用率又低,都想把它丢弃。但每次张先生都建议将其保留,他认为,这些诊疗仪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这些仪器的身上,人们能读出整个眼科发展的历史,应该像保护文化古迹一般,珍视它们。很可惜的是,这个诊疗台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我到同仁工作以后,张先生发现我爱读、爱学、爱写,对我非常欣赏和认可。那时,他是《中级医刊》(现为《中国医刊》)编委,便有意识地培养我写稿、组稿,写综述、书评,写各种白内障、青光眼等诊治的系列报道,组织专题讲座,这一切至今都令我受益匪浅。当时的《中级医刊》作为全科医学刊物,在杂志上介绍系列眼科知识,对全科医生知识面的拓宽很有帮助,也是对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

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个年轻的主治医生,张先生却力荐我接替他担任《中国医刊》的编委。在他的带领、推荐和培养下,我顺利成为《中国医刊》编委,这也是我从医生涯中首个医学杂志的编委职务。

同样,也正是在张先生的指导、带领下,我开始结合临床进行总结和论文写作。可以说,张先生是我医学文章写作道路上的启蒙与指导老师,也是我从事编委工作的指路人。

张先生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以及挥之不去的人格魅力,无一不感染着后辈。在其80岁大寿之日,眼科后生们想给他举办一场生日庆祝会,以此表达大家诚挚的祝福和感激。但当张先生得知后,却极其恳切地婉拒了。我们只好买了蛋糕去家里为他庆寿,他和家人非常开心,一如从前那样,谦和地表示了谢意。

张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喜欢与人聊天,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是对脾气,相契相投,他会非常健谈,工作、学习、家庭等等,聊天内容也极其广泛。他喜欢足球,是个足球迷,对足球明星如数家珍。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先生,却喜欢那样对抗性、运动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大家常迷惑不解。

2016年春节,我们去家中探望张先生,80多岁的老爷子,手里正拿着iPad,娴熟地操作着。他还给大家拍照,合影留念,并用iPad一一发送邮件,令众人惊讶不已,张先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如此之强。在他面前,我们始终不敢言老。

张先生一生不爱麻烦别人,不愿给集体添任何麻烦和不便。几次生病住院,我们每每提到要去看望,他总是担心会影响到大家,总是反复地说:“你们那么忙,别来了……”在安排好床位之后,张先生也总是很快地给我们发邮件,表示谢意。凡是看望和关心他的人,他都会一一记在心里,总要多次地表示谢意。他特别能理解我们每一个人,能理解我们工作的忙碌,君子之风,溢于言表。

张先生的爱学习爱读书爱钻研,对我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我从内心深处对他怀有莫大的尊敬,每年春节即便不去他家,也会打电话问候。

张先生去世的当天,他的夫人、北大医院妇产科刘书文教授,亲手书写一份怀念悼文,字体灵秀,文辞工整,伉俪情深,寥寥数笔,道尽了丈夫不平凡的一生。

北京同仁医院,从1886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131个春秋。“同仁”意即“自由博爱,一视同仁”之意,而“精·诚·勤·和”的同仁精神始终贯穿在每一个同仁人的身心中。

作为国内眼科的领头羊,同仁眼科历史底蕴深厚,大家辈出,蜚声国内外,足以使每一位同仁人引以为耀。而这样的文化积淀和学术传承是同仁眼科重要的凝聚力,是同仁得以长盛不衰的优良家风。

一代又一代的同仁眼科人身上凝聚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为同仁眼科事业鞠躬尽瘁、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形成了131年的同仁文化,凝聚成今天同仁眼科的深厚医疗典范,打造了同仁眼科长盛不衰的品牌,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声名远播。

张先生的一生,如霁月光风,博学多才却淡泊致远,他是同仁文化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分子;他谦和好学,努力向上,一生都把集体的事情、别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从来不愿意去麻烦、影响别人,他是同仁老一辈专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潜心研究,历练求索,不为名利所惑。他是同仁医疗典范的杰出代表,他是同仁医魂。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英雄背后,他们也在持续战斗!    下一篇 动若奔雷,疫情防控打胜仗——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