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心理医生梅俊华:让患者觉得有依靠
每次进入危重症病房查房,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梅俊华都会在胸口的防护服上仔细贴上一块红色的标语,上边写有7个字:“圆梦天使守护您”,文字边上是一颗大大的爱心。这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圆梦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工作组”17名医护人员的标配。
2月18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前来支援的省外11支医疗队,组建了这支干预小组,旨在为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睡眠障碍干预。
“一些病人住院初期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甚至抑郁。”梅俊华说。因为不少病人刚住院,心里充满绝望,每天都担心自己会死去,还有的是家庭集体感染,家人被分别隔离在不同的医院住院,音讯不通,还有的因为亲人病故悲伤过度,“这时就要及时进行心理和药物干预。”
她还记得有位50多岁的大姐,住院后整晚睡不着觉,频繁惊醒,吃安定都不能入睡。得知这个情况后,梅俊华赶紧联系了病人。“我们就和她拉家常,问她为什么睡不着,引导她把心里的情绪表达出来。”梅俊华说,“很多时候病人会痛哭,但哭就好,是种情绪的宣泄。”
原来,大姐的爱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她觉得自己没有尽力挽救爱人的生命,非常自责。住院后,她又非常担心作为亲密接触者的儿子会不会感染。
“当时,我们对病人做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及焦虑抑郁和睡眠的评估,觉得她有重度的抑郁,中度的焦虑,存在严重的失眠,我们给她用了抗抑郁和改善睡眠的药物。”梅俊华说。用药后,病人每晚可以睡3-4个小时,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除了药物治疗,认知治疗也很重要。梅俊华加了大姐的微信,以便随时联系。她劝导大姐,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总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你还有孩子,还有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她鼓励大姐主动跟亲友联系,“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依靠的。”
梅俊华还邀请大姐加入线上听课。这是“圆梦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工作组”特别为病人制作的音频节目,目前已经拥有了数百名听众。
万幸的是,大姐的儿子没有感染,大姐提心吊胆了14天,终于放下心来。大姐情况也日渐好转,准备过几天出院。
“大家都在努力,相信形势会越来越好。”梅俊华说。(记者
张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