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她是唯一开国女将军 毛泽东亲自为其授勋

在外甥女左义霞的印象里,李贞果敢聪慧,从童养媳到开国女将军,“太不容易了”。

3.jpg

唯一的女将军李贞授勋

1955年9月的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礼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将军授衔仪式在这里举行。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领之中,唯一的女性李贞尤为惹眼。随后,毛泽东亲手为她授勋,并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于1927年参加革命,经历过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一生充满传奇。在血火交融的戎马生涯中,她经历了三段婚姻,却无一子一女。和平岁月里,李贞收养了烈士遗孤和亲属的20多个孩子,外甥女左义霞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李贞将军诞辰100周年时,左义霞担任其纪念画册的主编。时隔8年,适逢长征胜利80周年,听说家乡浏阳在组织关于姨母的纪念活动,她又积极参与。后来接受的采访,左义霞回忆起姨母的点点滴滴。在她的印象里,李贞果敢聪慧,从童养媳到开国女将军,“太不容易了”。

目录

浴血祖师崖编辑本段

李贞的故乡在湖南浏水北岸的浏阳永和镇,父亲李光田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8口人仅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李贞是家中第六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的李光田,连名字都不想给她起,又因为在早上出生,就随便叫她“旦娃子”。

李贞6岁时被送到村里一户古姓人家做了童养媳,在婆家干苦活,受尽虐待。邻家婆婆见着心疼,含泪劝说,“这就是女人的命啊”。但李贞不信,她生性倔强,就是要对抗命运。在她19岁那年秋天,北伐军进了浏阳,各种群众组织由秘密状态转为公开活动。她也不知道“革命”到底是什么,但凭着直觉,意识到“革命”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便加入斗争,带着一批进步妇女搞宣传、做军鞋,帮北伐军征兵筹粮。

李贞胆子大,行事泼辣,天生的组织能力也在活动中日益显现,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同年冬天,她被选为浏阳地区妇联委员,改名字为“李贞”,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大革命失败后永和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书记,并组建浏东游击队,参加了秋收起义。

老家的丈夫知道李贞闹革命的事,怕受到连累,便忙不迭地将一纸休书送到了李家,与她离了婚。李贞倒是轻松了,觉得以后可以自由地搞革命。在浏东游击队,李贞认识了时任中共浏阳区委书记的张启龙,与其结为夫妻。第二年初,李贞就怀孕了。她带着腹中胎儿跳下悬崖的故事,总被后人忆起。

1928年初秋,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后,湖南军阀纠集当地的团防军,开始“围剿”革命力量,浏阳陷入白色恐怖。李贞带领游击队,以大围山、连云山为依托与敌人周旋了数日。9月的一天,李贞巡视时发现了敌情。她挺着肚子带队撤离,突围中遭遇敌人阻击,只好退回山里,靠采野果维持。

僵持到第三日傍晚,游击队退回连云山脉南麓附近,敌人嚷嚷着“抓活的!抓活的!”放了把火就开始搜山。漫漫大火中,李贞带着游击队员退到祖师崖上。千钧一发之际,她对着战友大喊:“不能让敌人抓活的!是共产党,就跟我往下跳!”说完便纵身跳下了悬崖,游击队员喊着口号也纷纷相随。举着火把赶上来的敌人被这一幕吓懵了,呆望着眼前不见底的深渊老半天,无功而返。

过了一夜,摔下祖师崖的李贞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被卡在崖边树丛中,腹中的胎儿没了,血流如注。再轻易大动只怕会有生命危险,她又躺了半晌,才在几个幸存战友的搀扶下,艰难行走了五六十里路,一路淌着血,死里逃生回到部队。

“多年后,姨母跟我们说过,‘打仗嘛,随时可能牺牲’。当时她只是想着不能当俘虏,把心一横就顾不得其他了。”左义霞说。

她只有“纸上的马”编辑本段

之后不久,张启龙受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打击,失去自由。他痛苦地写下离婚申请书,逼着李贞与他离了婚。到了1935年前夕,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把李贞叫到了跟前。“革命很艰苦,我给你介绍个伴吧。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甘泗淇。”

就这样,经组织上牵线,李贞和甘泗淇在借来的一间老百姓房子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任弼时当证婚人,贺龙则风趣地说:“你们一不拜天地,二不拜祖宗,真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夫妻。”

后来,红二、六军团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的任务,在原地已不利于作战与发展。根据中央指示,11月4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召开会议,作出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转移的重大决定。部队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地区出发,离开湘西,踏上了艰苦漫长的长征征途。

甩开了敌人十几个师的围追堵截,等待全体指战员的是自然界难以想象的艰险。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李贞又有了身孕,对于她,困难就更大了。军团领导动员李贞留在根据地,并作了妥善安排。但李贞谢绝了领导的关心,坚决要随队出发。“我保证不给部队添麻烦,爬也要爬到陕北去!”组织上只好批准她随队行动。

甘泗淇当时已是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两军团虽同时行动,但各有各的工作,不能互相照顾。为此,组织上特地给李贞配了一名勤务兵、一匹马和一顶帐篷。这时候马是比生命还重要的宝贝,勤务兵高兴坏了,李贞却不舍得,没骑过一次,后来干脆送给了救护队的伤病员。在一次行军中,一名腿受伤的战士在李贞的搀扶下艰难行走,军长萧克看见了,询问李贞为何不骑马。她笑笑没有回答,身边的警卫员打抱不平:“李部长的马早送给伤病员骑了,她的马只是编制上的马,纸上的马。”

在左义霞的印象中,姨母一直把战友看得比自己还重。她跟随李贞一同生活时,家中常有战友过来看望,“都是长征中同甘共苦的战友,很多人得到过姨母的照顾,情谊深厚”。

卖掉金笔治病编辑本段

1936年春,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后,迅速进入丽江地区,向玉龙雪山挺进,翻越这座海拔5600米的雪山比打一场恶仗更难。脚下是冻土,前方是深不可测的厚厚积雪,四面则是刀削斧劈般的冰川。部队虽然准备了一些生姜和辣椒御寒,还是扛不住透骨的寒冷,有些战士在极度疲倦中掉下了冰窟窿。

“身为组织部部长,姨母把红旗插在了山顶,站在队伍里给战士们鼓气:‘同志们,腿不能软,坚持就是胜利!’”红二、六军团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种种困难,征服了玉龙雪山,接着又翻过了另外几座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大山。

7月,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奉命组成红二方面军,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李贞任所属组织部副部长。红二方面军从甘孜东谷出发,翻过查尔奇山,进入了草地。一天,李贞检查完战士宿营地后,昏倒在地,战友发现她患了伤寒。其实在过草地前,贺龙曾送给李贞几服草药备用,但她却用来救战士,没给自己留下任何药品。而此时恶劣条件下怀孕的李贞身体极度虚弱。草地过了一半,李贞早产了,出生仅14天的孩子不幸夭折,夫妇俩痛心不已。

李贞发高烧一直不退,为了减少组织上的麻烦,甘泗淇将唯一的私产——莫斯科大学奖的一支金笔卖掉,在镇子上买来针剂,总算让李贞退了烧。甘泗淇劝她留下来在哈达铺休养,李贞不同意。甘泗淇说:“你病得不轻,无法跟部队行军打仗啊。”李贞要求用一条长布带子,把自己绑在马背上,继续跟着部队走。同行的人拗不过她,李贞就这样在马背上睡睡醒醒,朝着甘南方向前行,最终顺利到达了陕北。

夫妻同赴朝鲜战场编辑本段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贞回到后方工作,解放战争中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期间,甘泗淇担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贞则被彭德怀钦点为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夫妻又一同奔赴朝鲜战场。

姨夫姨母远征,左义霞被带到了北京,送到“华北中学”读书,时任总政干部部长徐立清成了她的“监护人”。“徐伯伯常拿姨母的事鼓励我,告诉我姨母一直希望霞娃子(左义霞小名)能好好念书,国家需要有知识的人才。”左义霞记得李贞常跟孩子们回忆,自己当童养媳时上山砍柴,挑着柴担子下山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读书声,就放下柴担站上去,双手扒着围墙看着学堂里的孩子,羡慕得不行。“姨母常以此教导我们努力学习。”

抗美援朝结束,李贞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先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1976年后,她与甘泗淇一同在北京度过了晚年。左义霞回忆,“那时每到周末,家里就很热闹,到处是欢声笑语,‘李妈妈、甘爸爸’叫个不停。我们经常围坐在她身边,听她讲秋收起义时候游击队员的故事和长征时的艰难困苦,还有晋绥西北战场的浴血奋战。姨母关心她的亲人,更关心烈士的孩子们。她常感叹自己是个幸存者,想念曾经同生死的战友。”

1990年3月,李贞病逝,终年82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白天看病夜间看书 他年近八旬仍坚持每周出诊5次    下一篇 600年家规登上中纪委网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