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杜丽群:坚守抗艾一线十余载,“我们是病人们的一线希望”

10多年来,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艾滋病护理岗位上,杜丽群和同事们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陪伴一个又一个患者走出恐惧,走过绝望,走向新生。

CgoODl0N5VOADQ3TAABr5zG55tI251.jpg

晌午,阳光掠过病房窗口。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病床上,患者张先生展开笔记本,记录自己与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半年前,刚查出感染艾滋病时,张先生觉得“天都塌了”。住院头一天晚上,几近崩溃的他欲从4楼一跃而下。护士长杜丽群飞奔赶来,一把拉住他,和他讲病情、谈家庭、聊人生,张先生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

这样的事情,作为医院艾滋病科及传染性肝炎大科护士长的杜丽群已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病人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们既要为他们‘治身’,更要‘治心’。”杜丽群说。10多年来,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艾滋病护理岗位上,杜丽群和同事们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陪伴一个又一个患者走出恐惧,走过绝望,走向新生。

2002年,作为全市收治传染病的专科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筹备成立艾滋病科。医院号召全体医护人员自愿报名承担新科室的医护工作,但许久都没人接这个“烫手山芋”。

“我是党员,让我来。”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的杜丽群主动请缨。彼时,和许多人一样,杜丽群对艾滋病也知之不多,她便通过书刊、网络等渠道查询相关资料,到全国各地开设有艾滋病专科的医院进修,逐步掌握艾滋病护理技术。

筹备3年后,医院艾滋病专科成立。杜丽群带领10名护士,全身心投入科室建设中,从病区划分、人员培训到制订工作计划、护理常规、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等,无不亲力亲为,艾滋病科室从无到有,逐渐步入正规化。

护理艾滋病人,护士们面临巨大技术困难和心理压力,杜丽群总是冲在最前,以稳定“军心”。一位因吸毒染病的重症患者,全身长满水泡并开始溃烂,血肉模糊,恶臭难闻。病人情绪失控,年轻护士手足无措。杜丽群穿上隔离服,戴着口罩,顶着恶臭精心施救……经过3小时的抢救,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我们是病人的一线希望,我们不能放弃他们,更不能让他们放弃自己。”杜丽群对年轻护士说,“因为艾滋病患者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我们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你关心他们、尊敬他们,他们就不会伤害你。”多年来,每当有患者发生过激行为时,杜丽群总是勇于应对、善于应变,以智慧和真心平息了一起起事件。

住院艾滋病患者多是危重病人,每天要多次静脉输液,增加了护理人员被针头扎破的职业暴露风险。杜丽群不断探索新技术,采用静脉输液留置管的方式给病人输液,既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

“相比于身体的伤痛,艾滋病人心理的创伤更需要关注。”杜丽群说。她创新开设“温馨病房”和“红丝带中心”,配备电视机、网络、象棋等,舒缓患者的心情,并不时举办烧烤、唱歌、气排球比赛,加强护士、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在杜丽群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医院艾滋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达95%以上,死亡率低于4%,往日“遮遮掩掩”的艾滋病科室变成了医院品牌科室、全市重点学科,为广西艾滋病防控事业增添了强有力的保障。杜丽群也先后获得“白求恩奖章”“南丁格尔奖章”“最美医生”等诸多殊荣,最近又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面对荣誉,她动情地说:“感谢党和人民对我和团队工作的认可,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和希望。”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江苏20万名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名残疾人    下一篇 30年调解生涯,他成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活教材”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