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震后援建者:震后63天进驻海拔4000米高原 一待就是3年
“以前我们总说党员光荣,但是到底光荣在哪里?我想我在玉树找到了答案。”
——援建者张涛,写在414玉树地震八周年
从平地到高原,他克服的不只是海拔;
从废墟到家园,他修筑的不只是墙瓦;
从请缨到坚守,他选择的更不只是一份职业。
张涛,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经理部经理兼项目党支部副书记,“414”玉树大地震的援建者。
2010年6月16日,地震发生后的第63天,他从泉城济南直飞海拔4000米的青海玉树高原,奔赴援建第一线。三年间,他和同事们将自己的汗水洒在青藏高原腹地,把青年的力量书写成社会的担当。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经理部经理兼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涛在玉树。
天灾无情,挡不住援建路编辑本段
“当时我们开玩笑说,像有紧箍咒一直戴在你头上。开始隐隐约约得疼,时间越久,反应越厉害。”在问及刚去高原时的反应时,张涛这样描述他的感受。
玉树平均海拔42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50%左右,早晚温差高达20摄氏度。张涛到达玉树的第一天,他面对的是触目惊心的废墟和自己150的血压。胸闷、无力、剧烈头痛,强烈的高原反应考验着这支援建先遣部队。
但援建工作,时间就是成本。没有时间留给大家去调整心态。当天下午,张涛就开始了勘察部署工作。他知道,即使再困难,前往援建的脚步不能停。
当时,一个援建点距离玉树州300多公里。因为对路况不熟悉,加之没有信号,张涛和同事们找到援建点所在的村都很困难,只能凭借着多年的勘探经验慢慢摸索。“有时候我在想,那个地方没有任何信号,万一我们都消失了,可能都不会有人知道。”嘴上这么说着,张涛依然带领着队员们翻山越岭,心里难免有畏惧感。在灾难面前,他们是援建者,也是带来希望的人。
行路难,运送建筑材料和设备更难。为了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及时到位,项目部不得不把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两次卸载,拆卸机器和分散材料后用马车、三轮车,甚至肩扛手抬,几次倒运到工地。越野汽车只有小心翼翼后退或前进几十米,才能勉强找到通过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道路之险让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都胆颤心惊,最危险的一次车辆侧翻、打滑,一直到离悬崖一两米的地方才停下来。
2011年10月3日,张涛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与死神擦肩而过。当时,距离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确定的“三个确保”目标的完成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项目部依然面临着繁重的援建任务,这是年度援建任务的最后时刻。为了保证解放折龙达城镇住房项目施工的物资供应,他专程驱车下西宁与供应商洽谈。
在途经青海玛多的时候,汽车因路面结冰打滑,大坡度道路致使车辆刹车失灵。为了躲避迎面驶来的车辆,司机猛打方向盘,使汽车接连翻滚了四次,最后翻停在了道路旁边。
血渍染红了方向盘和座椅,两个人从翻车的惊吓中慢慢回醒过来,开始从破碎的车窗往外爬。手忙脚乱地收拾完事故后,张涛不顾自己的皮外伤,先把受伤的司机安顿好,立即回到项目部继续督战居民住房建设。
保质量第一,建百姓安心房编辑本段
三年的付出,换来了涵盖医院、学校、居民住房、公建和配套基础设施等领域11个援建工程的竣工。
张涛(右)和援建同事在一起。
在建筑面积达27.7万平方米的土地之上,张涛带领团队在玉树灾后重建中夺取了多个之最:最大的民生工程州人民医院、青海省建筑标准最高的红旗小学、五个居民住宅项目1165套住房最先交付使用。
在张涛的对口援建村中,安冲乡农牧民住房项目密切关系着藏族同胞的安家需要。
安冲乡农牧民住房工程位于大山深处,尤其是布让村,进村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山,穿越一条悬崖绝壁上的蜿蜒山路,遇到风雨天气,道路变得粘稠难行。
援建初期,安冲乡农牧民住房选址工作举步维艰,需要支援队逐村逐家沟通协调,确定选址和户型。安冲乡与中国建筑玉树援建指挥部来回要6个小时,张涛和同事一进山就是一天。一天下来,张涛和同事们只能靠方便面充饥。
“村里没有水,我们就做自来水入户。村里的电带不起设备,我们就自己运小型发电机。”为了让孩子们早日搬入新校园,在玉树州红旗小学项目中,张涛带领项目部边施工边设计,50天完成了红旗小学的主体封顶,创造了新的“玉树速度”。
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所有的援建项目更是以高标准要求,达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张涛表示,建就要建放心的房子。
援建队做出的努力,百姓都看在眼里。在不断的沟通中,张涛与村民逐步建立起信任。当看到老乡们对入住新房子的满怀期待,看到吉拉村村长龙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向往,张涛更加体会到援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激励他必须以高速度、高质量来完成援建工作。
有次,龙仁找到张涛,反映村边有条河,冬季河水经常夹带着冰块漫延到路上,影响出行。张涛了解后,主动提出免费为村里修建一道挡冰墙。这道1.6米高、200米长的砖墙,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汉藏友谊墙”。龙仁深受感动,拉着张涛,要结拜为兄弟。
舍家为公,源于精神支柱不倒编辑本段
在玉树援建的三年,张涛患上了胃炎、高血压、右心室缺氧性肥大等疾病,即便如此,他仍始终坚守在项目施工一线。在偏远的高山深处,住的,是阴冷潮湿的帐篷;喝的,是就地取材的河水,烧开了上面都漂着一层白沫;吃的,是气压不够煮出来的夹生饭。面对玉树灾后重建的需要,张涛选择了坚守。
张涛在玉树。
当时年轻强健的身体,几年里一点点出现“后遗症”。面对这些,他非常坦然。“以前我们总说党员光荣,但是到底光荣在哪里?我想我在玉树已经找到了答案。”张涛明白,共产党员的光荣,就是在于奉献,贡献大于索取。
更令他感动的是,像他一样的80后青年一代们,在援建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对奉献的理解,对社会的担当。单位规定两个月回家休半个月。但是各个项目工期近,任务量大,他们基本上都放弃了休假。为了早日让百姓住上安心的房子,每一个人都是轻伤不下火线,都在抓紧一切时间,这已经成了张涛带领的援建队的“独特气质”。
三年时间,张涛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对于当时仅六岁的儿子而言,相伴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家人生病,他也只能在千里之外干着急。高原气压低,夜里失眠,晚上的孤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每天支撑着他的只有早日完成援建、早日让老百姓搬进新房的信念。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战,他背负的是企业对于他的信任,他背后有国家的支撑,他更是孩子的榜样和力量。
玉树红旗小学、安冲乡农牧民住房、城镇组团住房、玉树州医院、玉树州行政中心……这些建筑的名字背后,是张涛带领的援建兄弟的辛勤的身影和挥洒的汗水。
三江源头大美玉树,震后焕然一新的道路与建筑,更离不开像张涛这样的援建者的奉献与牺牲。
高原在张涛脸上留下的是高原红,如同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折射出心中的澎湃,是这个时代青年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