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其明:为祖国和人民抒写是神圣的使命
一曲《红旗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此起彼伏,铿锵有力,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一刻。这部交响史诗已在中国人心头飘扬了整整50年。
1965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的舞台上,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初啼新声。此后,这部交织着沉思与激情、奋斗与牺牲、信念与追求、胜利与光明的作品,成为一代代国人音乐与理想的记忆。
而《红旗颂》的曲作者正是如今已86岁高龄的吕其明。
2016年3月,《把心交给祖国——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亮相国家大剧院。这是吕其明第一次携作品进京,他为首都听众献上了自己一生的经典之作。
“为祖国和人民抒写、抒情、抒怀不是口号,而是神圣的使命。”吕其明说。70多年的创作生涯,他创作出《红旗颂》《谁不说俺家乡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深入人心的音乐作品,也将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无私地献给了祖国。
结缘编辑本段
那是一个夜晚,万里无云,皓月当空,当时只有12岁的吕其明听到远处传来美妙的小提琴声,于是循着旋律跑了过去。那时,他并不知道拉琴的人是谁。
吕其明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他第一次感受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听的音乐。而那个拉琴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
少年时代与贺绿汀的相逢,开启了吕其明的音乐道路。“大树下拉着小提琴的贺绿汀先生带给我的音乐震撼与感动,至今依然。”
1942年春夏之交,贺绿汀从上海来到淮南抗日根据地。那天,吕其明所在的“抗敌剧团”全团同志到村口去迎接这位音乐家。
“远远地,走过来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后面有人牵着一匹枣红马,马背上挂着一个盒子。我一下就被这盒子吸引住了。后来才知道,这是贺先生随身携带的小提琴。”吕其明回忆。
一曲结束,贺绿汀一回头,看到了吕其明,便走过来和他聊天。当得知吕其明只有12岁时,贺绿汀说:“让你父亲想办法给你买一把小提琴吧,你现在正是学琴的好时候。”
正是这句话,开启了一位作曲家的梦想之路。
创作编辑本段
26岁时,吕其明应导演王新民的邀请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此前的小说他读了好多遍,再加上以前的从军经历,脑子里早已充满了游击队员们的各种生动画面。
《铁道游击队》故事惊险,像一张绷得紧紧的弓。吕其明建议导演:“艺术应该有张有弛,有强有弱,不妨增加一点篇幅抒发游击队员们的情感。”
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熟悉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曲调开端缓慢抒情,渲染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副歌节奏清晰明快,烘托着英雄主义情怀。
吕其明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首曲子得以传唱,很重要的原因是非常接地气,汲取了山东民间音乐的丰富养分。”
1945年至1949年,吕其明跟随部队长期驻扎在山东。他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了大量的山东民歌与戏曲,研究当地音乐的调性和语言。
这些采风而来的素材经过消化吸收成为吕其明的创作源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听起来是地道的山东风格,但又让人无法找到任何一首民间音乐曲调作为原型。
1951年,吕其明从上海调入中央新影制片厂,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此后的四年里,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他们都会到东单集合,然后等待通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也正是那段时光的激情、灵感与思考,给他后来创作《红旗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
1951年,为给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配乐,吕其明深入淮北农村工地,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在那里搜集了大量的地方民歌。
1953年,为给纪录片《鞍钢在建设中》配乐,吕其明在鞍钢生活了将近两个月,在厂房里体验生活,访问劳动模范。
而在创作管弦乐序曲《焦裕禄》时,吕其明已经60岁,但他依然深入兰考两个多月,选取了大量民间音乐素材,最终采用民间说唱的方式,让一部极富河南地方韵味的作品应运而生。
吕其明一直坚信:“创作一定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找到音乐的灵感,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
奉献编辑本段
曾有人动情地说,吕其明既是战士,也是农民,是工人。作为文艺兵,部队驻扎时,吕其明搜集当地民歌,研究民间音乐。接到任务后,他就往生活的一线跑。
在吕其明眼中,“搞艺术是需要一点奉献精神的”。在艺术日渐被商业与利益诱惑的当下,这句质朴的话,着实有着简单却深邃的启思力量。
1998年,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进行改造,其中一项是要增加背景音乐。纪念馆的人来上海找到吕其明,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创作任务,答应用半年时间完成,并且不收任何报酬。
完成后,吕其明请上海交响乐团为作品录音,但当时乐团的日程全部排满。吕其明找到乐团的陈光宪、陈燮阳商议,决定利用两天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录制。
最后,大家还将录音节省出来的4万元捐给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当纪念馆的同志拿到录音和捐款时,感动得不得了。如果创作只为赚钱,就把自己和艺术变成商品了。”吕其明说。
在吕其明的音乐理念中,创作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存在于人内心中的美好,音乐创作远比物质利益更具有吸引力。
1990年,吕其明离休后,峨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打来电话,请他为电影《焦裕禄》作曲。他一听,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早在20世纪60年代,吕其明就读过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根本没考虑报酬问题,很快便奔赴兰考体验生活。“能够为这个题材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骄傲。”
吕其明深知《焦裕禄》这部作品的意义:“焦裕禄精神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我接受了,我投入了。我用自己的音乐歌颂了焦裕禄精神,那是大家都在渴望回归的一种精神。”
使命
“如果光是坐在家里,我写不出感人的作品。所以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吕其明说。
曾有很多人问吕其明为什么他的作品能经久不衰。“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与观众的感受一致。我与观众之间,产生了共鸣。而我作品中所有的感情,都来自真实的生活。我认为,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应该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灵魂。”吕其明说。
基于此,继《红旗颂》之后,2012年,已经82岁高龄的吕其明想再次提起手中的笔。但此时的他已头发花白,双眼模糊,双手微颤,深感力不从心。
吕其明找来作曲家陈新光,准备邀他共同为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创作一部新的交响经典——《使命》。陈新光被老一辈作曲家的执着所鼓舞与感动,答应与其一同完成这部扛鼎力作。
吕其明介绍,《红旗颂》是一个序曲,体量较小,只有9分钟,而《使命》体量较大,有序曲、四个乐章和尾声六大部分,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内容、结构。
在《使命》的演出现场,全场听众为其动容,因为吕其明的音乐很容易被人们读懂,也很容易走入他们的内心。
“用一种最适当的手段、最适当的技巧,把自己想呈现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音乐才能感动人。还是那句话——对我而言,为祖国、为人民而创作,绝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而是一辈子的追求。”吕其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