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单之外”的逆行者 请不要忘记!
在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之中,
有这么一类人,
他们不属于任何一家医院,
也不在编于任何一支医疗队,
他们只身一人孤单地前往湖北,
带着的只有家人的叮嘱和挂念。
他们是“名单之外”的逆行战疫者。
他们选择的这趟逆行,
可能曾经形单影孤,
他们从不同的地方启程,
辗转奔赴同一个目标,
直到彼此遇见,
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位卑不敢忘忧国编辑本段
他关闭诊所孤身援鄂编辑本段
他叫莫仁云,
是广西一名普通的个体户医生。
疫情暴发,
他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
于2月5日关闭了自己的私人诊所,
决心到武汉参加救治工作。
“作为曾经在思练镇中心卫生院临床一线工作多年,
且有各类急救麻醉、内儿科中西全科治疗经验的人员,
我自愿报名参加新冠肺炎一线救治工作,
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安危,全力以赴。”
这是他在朋友圈公开发表的“请战书”。
莫仁云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六病区,
三班轮岗。
因为防护物资紧缺,
莫仁云一旦穿好防护设备进入病区,
就要待8小时才出来吃饭、上卫生间。
没有N95口罩时,
就只能多戴几个普通的口罩支撑。
每天上班前,
莫仁云都要仔细把防护措施做得万无一失才进入病房,
为住院病人进行日常例行问诊、检查、号脉,
开具电子处方发到病房,拣药煮药……
一天下来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轮到值夜班时,
他会主动加班完善病历资料,
中途时不时查个寝。
“我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哪怕脱一层皮,
我也要坚持下去!”
从2月15日至3月13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
莫仁云圆满完成了支援武汉的一线救治工作,
4月2日,
他乘坐火车安全抵达来宾站。
一束鲜花、四张红纸打印的欢迎标语,
是迎接这位英雄凯旋的全部礼遇。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感动满满:
“我这次去武汉做志愿者,
只是带着一份医者的责任,
和一颗真诚救人的热心,
并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大英雄。
大家如此礼待我,
我受之有愧,唯有感恩。”
推迟婚期请战武汉编辑本段
“也曾一袭白衣,不愿只做看客”编辑本段
她叫田琳,
是一名血透护士,
有6年工作经验。
疫情发生时她辞职在家。
1月23日,
武汉封城。
看完新闻,
田琳意识到,
这种特殊环境下,
血透患者容易被忽略:
“血透,业内称人工肾,
对患者来说十分重要,
但有可能是公派医疗队的一个盲区。”
不假思索,
田琳通过电话向红十字会医院报名,
但对方不接受个人报名,
田琳于是又向血透志愿队申请。
由于报名人数众多,
田琳怕自己选不上,
干脆又写了一封自荐信请战。
在信里,她写道:
“也曾一袭白衣,
穿梭于每个透析患者之间,
为他们将生命之灯点燃……
我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实难再做无谓的看客,
想去武汉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田琳入选了血透志愿队,
就在第二天,
她剪短长发,
说服未婚夫和母亲,
将存折交给姐姐,
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2月24日,
几经辗转,
田琳从东北老家抵达武汉市第四医院。
作为血透护士,
在操作颈内静脉支管时,
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刚来时,田琳很紧张。
有一次,
给患者颈部操作支管时,
患者猛地一阵咳嗽,
口水喷到了田琳的护目镜上。
田琳不敢和队友们说,
冷静了三秒钟后,
她拿起一张消毒纸巾,
把护目镜连擦三遍,
这才心安。
她在朋友圈写道:
“从报名开始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后悔,
即使现在回不去家也不后悔,
如果还有下次我还会来。”
跨越近1/3个中国编辑本段
只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编辑本段
她叫王玉新,
曾是执业13年的感染科护士。
几个月前,
她刚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辞职。
新冠肺炎的暴发,
唤起了她心中的使命感。
动身前往武汉前,
由于不知道归期,
她向转行之后的新公司辞了职。
从沈阳到武汉,
需要跨越近1/3个中国。
疫情期间,
确实有一条可行的途径:
先坐飞机到河南郑州,
再乘坐高铁到达河南的“南大门”信阳,
最后搭车进入武汉。
2月9日,
她拿到了共青团武昌区委发来的《证明》,
当晚做好全部准备,
2月10日清早就登上了飞往郑州的航班。
2月12日凌晨,
王玉新如同她计划的那样,
成功进入武汉。
在武汉,
有一个夜晚令她记忆犹新,
那是2月26日,
一位隔离人员突然接到母亲打来的求救电话,
说自己“太难受了,挺不住了”,
儿子接到母亲的电话,
登时就要往外冲,
志愿者们尽管理解,
但不能开这个先例,
王玉新忽然想到:
“要不你跟你妈妈视频,
我问问她情况,
看看她状态咋样?”
这位隔离人员闻言,
这才逐渐冷静了下来。
事情办妥了,
王玉新才顾得上看手机,
这时她发现,
就在自己忙着劝导的时候,
远在沈阳的父亲曾经发来了几条微信语音,
说他因为低血糖快晕倒了,
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
王玉新自责得流泪:
“我来这里做我想做的事,
我的家人出现身体状况,
我却不在身边。”
一批又一批隔离人员14天观察期满、
核酸检测连续“阴性”,
平安回家了,
王玉新和她的伙伴们却是留到最后的人。
直至3月26日,
黄鹤楼街道集中隔离点正式“清零”,
结束全部作业。
这一天,
王玉新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
“我们团队0重症,0死亡,全部平安回家!
武汉已经苏醒了……”
在武汉的60天,
不少人问过她图什么?
“万一运气不好中标了,
你说怎么办?”
王玉新想,
其实那些都不重要,
自己做了想做的事情,
非常满足和享受。
武汉苏醒,英雄归来。
援鄂民间力量的返乡,
可能零零落落,
但国家和社会同样有必要给其以充分的礼遇和敬意。
不论是各地公立医院向湖北、
向武汉源源不断输送他们“最硬的鳞”,
还是民营医疗机构、个体医护工作者,
甚至是有医护学习、执业背景的专业人士……
那些防护衣包裹的身形,
那些口罩后面的脸庞,
那些平静却坚韧的眼神,
都应当被铭记,
这些“名单之外”的逆行者,
不应当被辜负。
向他们致敬!
(综合自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南国早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南方都市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