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他被邓小平戏称为“坐牢专家”,监狱里送过劝降者这样一幅漫画

在国民党的监狱,敌人劝降他,他送对方一幅漫画,画中一柱欲倒,残秃的枯树上栖一老鹰,树下蹲一黑犬。他骂对方是蒋介石的鹰犬!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廖承志在北京家中欣赏母亲何香凝作画。(资料图片)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故乡园中廖承志铜像。 (资料图片)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1946年9月廖承志返回延安。当时的环境极其艰苦,廖承志依然十分乐观,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资料图片)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廖承志。(资料图片)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廖承志狱中生活漫画。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廖承志所作漫画。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上世纪50年代廖梦醒、廖承志姐弟二人与母亲何香凝的合影。(资料图片)

廖承志:性格魅力倾世人

廖承志长眠于此。 (资料图片)

在国民党的监狱,敌人劝降他,他送对方一幅漫画,画中一柱欲倒,残秃的枯树上栖一老鹰,树下蹲一黑犬。他骂对方是蒋介石的鹰犬!

被张国焘关押,戴枷长征,他高歌:“……百岁人生一瞬过。笑,笑,笑,何须怒目不平叫?……”

对待同事,他讲话老“没正经”,喜欢给人起绰号,开玩笑,多严肃的工作他都能够在轻松气氛下完成!

身为主管侨务和港澳工作的国家领导人,他总是笑眯眯地跟侨胞和外国友人说:“到北京不知找谁办的事,就找我。”

这个人,总共七十五年的生命中,平均每周就有一天是在牢狱中度过,却依然存着一颗宽厚、纯真的心!

这就是廖承志,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优秀领导人。无论你是哪国人士,什么信仰,你都忍不住想亲近他、探究他,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倾倒。

目录

邓小平戏称他为“坐牢专家”编辑本段

廖家满门英烈。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都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惠州为此专门成立了廖仲恺何香凝研究会,会长成晓军称,与廖仲恺不同的是,廖承志一开始就走上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所以,他对“仲恺精神”进行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天,廖承志把自己的国民党证撕得粉碎。他彻底与国民党决裂,走上追寻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从此,牢狱与艰辛也一直陪伴着他。

据统计,廖承志这辈子坐过七次半的牢(“四人帮”的软禁算半次),前三次都在日本,他还是党外群众。第四次是1931年,先后在荷兰和德国汉堡被捕,其时廖承志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欧洲做中国海员的工作。第五次是1933年3月,廖承志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全国海员工会党团书记等职,被国民党逮捕。

1933年,廖承志以“何柳华”的名字转入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担任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又被张国焘关押起来,理由是:“来自白区,被捕过,是否叛变被释,有待审查。”

1942年5月,在广东乐昌,他再次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先后被关押在赣南马家洲集中营、重庆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白公馆和黄家园子等地。

“文革”开始后,廖承志又成为外交部和侨联两处造反派揪斗的对象。又开始了长达两年八个月的“监护”。

邓小平曾戏称他是“坐牢专家”。他则揶揄邓小平:“你坐牢经验不如我,我还会画漫画,你不会。”在长期的被关押生涯中,廖承志画了很多漫画,画中透出一个革命者的豁达乐观和坚定信念。

廖承志第二次坐国民党的牢处境最险恶,时间也最长。他曾画过一组反映狱中真实生活的自画像:一幅是他瞪大眼睛在饭里挑蟑螂和石子;一幅是一对身着新婚礼服的小老鼠从他被子上走过,廖公为它们唱起《结婚进行曲》……

革命信仰坚如磐石编辑本段

一个人要有多么坚定的信念,才能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仍保持一颗平常心!惠州廖仲恺何香凝研究会会长成晓军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廖承志这本书尤其精彩,他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炼成史。

廖承志1908年出生在日本,受父母亲的影响,很小就接受了三民主义的思想。1924年8月,他看到父亲参与对国民党的改组后,加入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国民党。

“沙基惨案”第一次让廖承志直面鲜血,让他更明白父亲和孙叔公(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的真理所在:一定要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令他没想到的是,1925年8月,他的父亲廖仲恺却倒在了国民党的屠刀下!事后调查发现,刺杀父亲的幕后凶手正是姐姐廖梦醒的干爹胡汉民!这些人,不思反抗外侮,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反为一小撮人之私利,对自己的朋友痛下黑手!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至此,廖承志对国民党彻底地失望了、放弃了。

1927年6月,廖承志到日本,加入党所领导的留学生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学习马列著作,来往的也都是共产党员,思想上有了很大变化;至次年6月,廖承志决心回国,寻找共产党。1928年8月,廖承志正式加入共产党,并被派往德国从事组织中国海员的工作。

“文革”期间,廖承志给党组织写了一份材料,专门讲述前几次被捕的经过:1945年夏,蒋介石亲自到重庆劝降,蒋笑着说:“我满想把你留在我身边,但是……你有你的组织关系,就很不方便。”我立即说:“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这种想法趁早收回去的好,两得其便。”

到香港“开分号”编辑本段

廖承志出身华侨家庭,他自称“海外亲戚有400多个”。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1938年1月,廖承志被中央派到香港开“分号”——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办事处起初是以“粤华公司”为掩护,两个月后“粤华公司”被港英当局查封。当年6月,保卫中国大同盟(简称保盟)成立,宋庆龄任主席,廖承志当秘书长。

在香港,廖承志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主张,宣传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抗战的事迹,广泛发动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为抗战捐钱捐物。

在他的努力下,大量华侨华人子弟奔赴抗日第一线,大批海外捐款捐物送往抗日前线;保盟成立第一年,即向各国朋友募集到捐款25万港元,以及大批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1940年前,东江抗日武装曾生所部的被服、军鞋、药品等,也主要来自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捐献。

1941年1月,“皖南事变”震惊海内外。八路军香港办事处更是成功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创办《华商报》,迅速将事变真相公之于众。在廖承志的感召下,爱国侨领陈嘉庚专门到香港开办印刷公司承印《华商报》,慑于陈嘉庚的威望,国民党特务不敢随意破坏,《华商报》得以一直出版到香港沦陷,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人格魅力世所倾倒编辑本段

在蒋介石眼里,廖承志“又臭又硬”,但在同志们看来,廖公有如和煦春风,是“开心果”。曾任廖承志翻译的资中筠回忆说,廖公大多数时候都是嘻嘻哈哈,喜欢给人起绰号,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找点题目开玩笑。

1946年廖承志第一天到新华社上任,下属恭恭敬敬地等着与他握手,他眼睛一眨,两只大手直接就挠到对方头上,本来平整油亮的小分头,立即变成一团乱麻;对年轻的女同志他还算“客气”——拿腔拿调地叫人家“小女儿”“小姑娘”。

1962年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廖承志在会场一边听人发言,一边画人物速写,把各国领导,都一一画了漫画,神态逼真、滑稽,旁边还配了诗句。廖承志这种举重若轻的本事,常常令严肃甚至僵化的国际会谈局面一下子活跃起来,很多国际友人都争着向他索画:“廖先生,送我,送我,我要带回去给我夫人、孩子欣赏!”

“文革”期间,“海外关系”一度受到批判,廖公却总结说,他“正是抱着这么个‘海外关系’大摇大摆地进行国际活动。”与其说是“海外关系”是廖公做好侨务工作的好帮手,还不如说廖公宽厚的人格魅力,世所倾倒!

侨胞赞他是“世界公民”;海外华人和外国友人说,到北京不见廖公,等于没到北京;外国友人称他是“奇妙的廖”,因为他“绝不违反原则,但很能随机应变,充满了幽默和机智,无忧无虑……

寥廓海天,不归何待?编辑本段

1982年7月25日,《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全文刊出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等情深意切的名句,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在廖承志的周旋下,刊有这封信的《星岛日报》成功送进台湾。而海峡对岸的国民党当局终于放弃了“三不”政策,开放了对祖国大陆的探亲旅游,迈出了打破两岸阻隔的第一步。这封信功不可没。

而在此前,中英谈判,并最后达成一致:1997年收回香港。这其间,廖承志负责对谈判方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他亲自提出“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这一条被列为解决香港问题基本方针政策的第十二条。

收回香港的消息一出,香港震动,1982年一年,廖承志接待了数十批香港代表团,耐心释疑。他一再重申,“要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让香港继续更好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发挥应用的作用,就必须保留香港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表态,极大地安定了当时香港的人心,为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打下了基础。

人物编辑本段

简介:编辑本段

廖承志(1908—1983),广东惠阳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早年积极投身于大革命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1928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至1932年,在荷兰、比利时、德国汉堡等地组织领导海员运动。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长征。1938年初至1942年初,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2年在韶关被捕,1946年1月获释后,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廖承志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历任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政务院(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外交部党组副书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侨联名誉主席等职。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83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诺奖评委马悦然中国往事:娶了成都妻子,翻译唐诗宋词    下一篇 这些“名单之外”的逆行者 请不要忘记!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