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中印领导人金奈会晤背后的泉州故事:“石”为媒 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海丝情缘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和印度的交往,可回溯到1400多年前。传承友谊、面向未来,泉州与印度在考古、艺术、经济等领域,也续写着时代新篇章。

0a8d344e-8bdd-413a-b29f-ff5f1ebafd89_batchwm.jpg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有73尊狮身人面像青石浮雕。

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2019年10月11日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举行。2019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与印度总理莫迪继续举行会晤时提出,支持中国福建省和泰米尔纳德邦、泉州市和金奈城建立友好省城关系,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从会晤地址精心挑选在历史文化名城金奈,到福建与泰米尔纳德邦、泉州与金奈的海丝渊源,当即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热点。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和印度的交往,可回溯到1400多年前。传承友谊、面向未来,泉州与印度在考古、艺术、经济等领域,也续写着时代新篇章。

目录

石碑记载渊源编辑本段

泉州曾有一定规模印度教信众编辑本段

泉州与印度有文字记载的渊源,可回溯至1400多年前。

据唐《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宋《重修延福寺碑铭》等史料记载,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到南安丰州延福寺翻译《金刚经》,成为有文字记载最早到泉州的外国人。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包括印度人在内的大量外国商人、传教士汇聚于此。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自20世纪以来,泉州陆续出土的近300块印度教石刻,是我国目前在本土唯一发现的印度教寺石构件,这些石刻以印度教神话故事为题材,展现的是东西方相互交融的艺术风格,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物证,意义重大。

通过石刻,研究人员有不少惊喜发现。1956年,泉州学者、宗教石刻研究家吴文良曾在泉州市区伍堡街发现泰米尔文石碑。他在《泉州宗教石刻》中写道,这方石碑可能与南印度的马八儿国有关。书中还提到,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两侧的古印度教石柱雕刻着古印度教传说故事,出现了毗湿奴等形象。在泉州天后宫寝殿前廊庑下,由辉绿岩石雕刻的古印度教石柱,雕刻形式和开元寺相同……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王丽明表示,从出土石刻看,元代泉州印度教信仰规模不小。寺院和分散祭坛的存在,表明城市内有一定数量的印度教信众。可以确信,随着时间流逝,一些人在泉州定居,出现了印度教社区。

借由海上丝绸之路,多元宗教文化在泉州和谐共生。印度教在泉州曾经兴盛,可以从石刻数量上窥得一二。吴文良之子、接续研究泉州宗教石刻数十年的泉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吴幼雄说:“按目前发现,泉州的印度教石刻数量,远多于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异域教派石刻。”

石刻风格相似编辑本段

泉州印度教雕像与金奈形象相同编辑本段

弥足珍贵的石刻,见证着中国海洋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揭开这些印度教石刻的秘密,成为数代泉州学者不懈奋斗的动力。

2016年12月,泉州海交馆“泉州元代印度教寺的复原研究”课题小组抵达印度首日,即前往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探访帕尔瓦蒂庙、毗湿奴庙、湿婆庙、马拉巴利普拉姆遗迹群、舞王庙、五战车神庙等。在帕尔瓦蒂庙里,课题组发现寺庙的十六角柱、柱头石和柱厅的台阶等,与泉州的印度教石构件非常相似。1934年,泉州南校场曾出土一尊毗湿奴立雕像,课题组在当地毗湿奴庙也发现同样形象的神像。

南印度之行,还有不少惊喜发现。舞王庙中供奉的舞王体姿,与海交馆保存的一样。经考证,位于晋江池店兴济亭的石刻,也是印度教神像,石刻上的女神应为湿婆之妻帕尔瓦蒂,也有人认为是帕尔瓦蒂的另一个化身胜利女神杜尔迦。

丁毓玲表示,通过此次实地探访,研究人员对部分泉州印度教石刻的内容有了新的解读,对建筑构件的定位、印度教寺建筑结构也有更深认识。

事实上,研究泉州和印度的历史文化渊源,不仅泉州文史界在努力,印度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也同样透露出大量信息。

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前的10月10日,《印度斯坦时报》网站发表文章称,印度选择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举行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 这个决定的背后是泰米尔纳德邦和中国福建省之间持续几个世纪之久的贸易和文化联系。中国沿海地区与印度南部地区在将近1400年前就存在贸易联系,而福建省的港口城市泉州很可能是中国唯一能对此提供证据的城市。文章介绍,上世纪中叶,泉州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数百件反映印度寺庙建筑风格的雕塑和雕刻,有力地证明泰米尔商人已经把泉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停靠港。

印度艺术融入泉州编辑本段

开元寺飞天妙音鸟源自印度名舞编辑本段

泉州与印度绵延不绝的交流交往,体现在更多细微之处。

“泉州歌舞与印度歌舞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上的24尊‘迦陵频伽’飞天妙音鸟,手持南音乐器翩翩起舞,记录唐时泉州音乐舞蹈的盛况,也透露出,至少在唐时,泉州舞蹈就吸纳了印度歌舞艺术。”泉州市舞蹈家协会原主席蔡湘江说。

著名学者田青在《净土天音》中记载,天竺古有《迦陵频伽舞》,表演者以人扮鸟,着鸟衣,是很有名的佛教乐舞。隋唐时,天竺及西域诸佛国的音乐舞蹈大量传入我国,但在唐代典籍中,几乎没有提到这只神鸟的名字。蔡湘江说,印度的《迦陵频伽舞》在泉州留下踪迹,十分难能可贵。

如今,这源自印度佛教名舞的飞天妙音鸟,“飞”上泉州城雕,“飞”入泉州大型主题歌舞,成为代表泉州的独特的形象元素之一。

乘势“一带一路”建设,泉州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续写佳话。

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回忆,两年前,在泉州举办的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吸引了印度木偶表演艺术领军人物拉姆达斯前来。“拉姆达斯帕耶团队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多地作专场演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印度特色木偶剧,赢得泉州木偶界和广大观众一致喝彩。”

而早在10多年前,泉州艺术家在印度也赢得过这样热烈的喝彩。2007年初,泉州打城戏剧团受中国剧协委派,代表我国戏剧界参加印度第二届国际戏剧节。剧团为印度观众带来传统剧目《目连救母》,捧回了“潘查尔”大奖,印度《觉醒日报》刊发报道称,中国代表团亮相戏剧节,印度和中国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石贸易双方互惠编辑本段

南安三分之一石企与金奈往来密切编辑本段

历史上的泉州,因与印度密切往来,有了诸多宗教石刻。今天,泉州以石为媒,续写与印度的“海丝”故事。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部分南安水头镇的商人,远赴印度开采矿石,通过海上航运,送回国内加工,再将石材制品销往国内和国际市场。“买世界,卖世界”成了水头石材商人的响亮口号。

以“五号仓库”打响高端石材品牌的英良集团,其国际石材贸易和加工的版图,最初从到印度代理石材贸易起步。

这其中,金奈至关重要。与泉州一样,金奈也是港口城市。熟悉情况的石材界人士介绍说,印度荒料石运到金奈港,再经海上运到泉州石湖港区。与此同时,以水头镇为主加工的泉州大理石,也通过石湖港区出口至印度。

“泉州与金奈的‘石缘’,令石湖港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散装荒料石进口口岸。”泉州海关驻石狮办事处石湖监管科科长吴海波说,去年,口岸进口的荒料石超过300万吨,大部分来自印度金奈。

已延续近三十年的“石缘”,随着近年来印度城市建设提速,呈长足发展态势。据南安石材界保守估计,当地1300家石材企业,三分之一从事花岗岩加工。这些花岗岩加工企业,基本都与金奈存在贸易往来。

长年从泉州进口大理石的印度人乔德瑞说,立足彼此尊重、互利共赢,他和泉州企业互动默契良好,也结交了许多泉州朋友,期待今后拥有更大合作空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泉州发现的这个“中国唯一”,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    下一篇 “园、缘、愿”:园艺盛会上的“世园情缘”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