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民俗祭祀活动。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大禹陵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开国圣君大禹的葬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中国东南的一大名胜古迹。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称:"禹因病亡死,葬会稽。"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禹在位10年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绍兴市申报的大禹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39)。

目录

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侯于会稽,计功封赏。禹死后葬于会稽山,禹子启即位后,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南山上建了宗庙;禹的五世孙少康即位,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禹冢,并建祠定居;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现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为姒姓,就是禹的后代,如今已传至144世。绍兴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

大禹陵是全国祀禹中心。四千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启开端,祭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祭。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19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承续了中华民族四千年来尊禹祀禹的传统,翻开了新中国祭禹的新的祭祀典章,公祭每五年一祭;地方民祭和后裔家祭则每年一次,绵延不绝。

绍兴公祭

公祭简介

持续了13年之久、每年一次的祭禹活动,2007年4月20日将在绍兴市再次拉开帷幕。惟一不同的是,2007年3月1日,国家文化部首次批准将祭禹典礼由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

这意味着,绍兴祭禹,从2007年起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为数不多的又一个“国祭”。

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将于2007年4月20日(谷雨)上午9:50在绍兴大禹陵广场举行。公祭大禹陵典礼总的要以“祭祀华夏之祖、弘扬大禹精神、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通过公祭大禹陵活动,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大禹祭典的影响力,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感召力。届时,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将从9:20开始全程直播典礼盛况,央视国际网站也将在网上同步视频直播。

仪式程序

这次公祭典礼拟采用“禘礼”(古代最高礼祭)形式,仪式主要分为13项议程,分别为肃立雅静、鸣铳、献贡品、敬香、击鼓撞钟、奏乐、献酒、敬酒、恭读祭文、行礼、颂歌、乐舞告祭、礼成等。整个议程紧凑规范,典礼仪式近一小时。典礼后,祭祀人员前往大禹陵举行谒陵仪式。公祭典礼参加人员分主祭、主参祭、参祭。公祭典礼将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兄弟省市领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大禹后裔代表及社会各界代表4000多人参加,人数为历年之最。

公祭典礼在环境布置和氛围营造上,注重统一性、协调性和庄重性。在典礼开始前,吹打乐队、舞龙、舞狮队、仪仗队等都将进行表演迎宾,以烘托热烈的气氛。此外,参加祭祀活动人员将统一佩戴黄色佩巾和节徽,显示其庄重性和整齐性。

公祭特点 

这次公祭大禹陵活动,主要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是体现国家水准。公祭大禹陵典礼已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这在国内尚属第一。主办方将按照国家级祭祀活动的标准,以一流的祭祀典礼、一流的组织策划、一流的接待服务、一流的城市形象、一流的活动效果,努力把公祭大禹陵活动办成一个规模高、档次高、体现国家级水准的祭祀活动。

二是彰显人文精神。就是在活动内容上,要突出“祭祀大禹、纪念大禹、学习大禹”,做深做足大禹精神文章,把大禹精神体现在每一个活动中,体现在每一道程序中,体现在每一个设计的细节中,切实把大禹精神挖掘出来、传播出去,更好地起到激励民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三是展示地域特色。借助于这次活动,充分展示绍兴融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地域特色和风貌。主办方以公祭大禹陵典礼,带动中国兰亭书法节、绍兴风情旅游节、中国绍兴茶文化节,实行一节带多节,整合节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四是扩大社会参与。利用各类媒体和互联网等手段,创设一些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增强公祭活动的互动性,努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增加社会公众对活动的知晓率,真正使得这次大规模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让各级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社会各界满意。

遗迹传说

各地遗迹

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是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

治水功绩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从他父亲鲧(gun滚)的时候起,就开始治水。我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古老故事,就是从鲧开始的。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黄河水系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总结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饭。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他们把黄河水系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F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

发展生产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城郊),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ji)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舜死后,大禹因治水有功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于甬道尽头。内立明朝人南大吉书写的"大禹陵"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处。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传承意义

大禹是华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大禹的杰出贡献,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大禹陵庙几千年祀典相继,是后人学习大禹明德、弘扬大禹精神的明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中华民族起着无可替代的凝聚作用。大禹陵祭典的制度和礼仪,包括祭品、祭器、祭乐、祭舞和祭文等等,灿如星汉,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信息。

加强对大禹祭典的保护,对传承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学术价值。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厂甸庙会    下一篇 女娲祭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