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甸庙会
目录
庙会或称庙市,始称"社祭",源于传统民间宗教活动。旧时,有庙宇就有佛事,有佛事就香客云集,就招徕了做生意的商贩,于是就形成了庙会。在旧京城的众多庙会中,惟有厂甸的庙会,不以庙为名,每年只在春节才有一次,却是规模最大、京味最浓、最闻名遐迩和脍炙人口的。
解放后厂甸的庙会仍一直举行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依然红火热闹,后来不幸夭折,一下子偃旗息鼓37年。也许是迎合京城人的怀旧情结,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恢复了厂甸庙会。每年春节厂甸庙会地址依然以琉璃厂为中轴线,北起和平门路口,南至虎坊桥十字路口,全长1050米。
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史上八大庙会之一,也是这八大庙会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负盛名的一个。厂甸庙会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即使是最萧条时的厂甸庙会,一天的客流量就能够达到当时京城常驻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北京没有逛过厂甸庙会的几乎是没有的。
厂甸庙会所依托的是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南新华街一带的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小庙,这三座庙都已改作他用或被拆除了。全盛时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整个庙会的核心是位于新华街的海王邨公园(今中国书店)。因为临近书肆密集的琉璃厂,厂甸庙会的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又很多经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的摊商,这也是厂甸庙会所独具的特色。
北京市宣武区厂甸庙会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
过去在春节期间开放的有厂甸、白云观、大钟寺等八大庙会,其中尤以厂甸庙会最负盛名,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其他庙会无法相比的。1918年,北平市政当局正式认定厂甸为京都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
厂甸虽是个地名,但又不是胡同或街道名。厂甸是宣武区南新华街路东一条小胡同。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又以"厂东门"即琉璃厂东街为主。元代政府在此设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厂甸。一般的庙会大都是以庙宇的名称命名,厂甸庙会的庙宇有三座,即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这三座庙宇都是明朝建造,火神庙现为宣武区文化馆,吕祖祠在厂甸七号,土地祠已拆,原地现为宣武区实验幼儿园。由于这三座庙宇相距很近,而且都在农历正月,佛事兴盛,人群和商贩摊位连在了一起,所以称为厂甸庙会。
厂甸庙会是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旧历新年争相光顾的场所。据乾隆年《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光绪年间《厂甸记》中说:"平时空旷,人迹罕至;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途。"1918年,厂甸庙会被北洋政府正式认定,成为旧都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1945年,"残灯破庙"的冷落时期,仍有游人逾20万,占当时京城人口的五分之一;1960年因自然灾害曾中断一时;1963年,市政府重开厂甸庙会,全城轰动,席棚布帐鳞次栉比,商摊货贩比肩靠背。
在厂甸举行庙会,而且能够兴盛无前,与琉璃厂有直接关系。琉璃厂是老北京文化氛围最地道、最浓郁的一个所在,那里的书画店、古玩铺、报子房,皆为京城顶尖的一时之选。久居京师的高官显宦,赴京应试的文人举子,没有不知琉璃厂,不到琉璃厂的,只要耐心流连、细致寻访,在那里可以淘换出不少古籍善本和文化精品。
旧时,厂甸的庙会,范围不小,其间的店铺和摊商荟萃了书画珍玩、册页扇面、京味小吃、干鲜特产、空竹陀螺、风车风筝、针头线脑、杂物百货,可以满足人们吃喝玩乐购物的需求,自然雅俗共赏,少长咸宜了。
北京最古老的春节庙会———厂甸,这个与京城百姓阔别近40年的北京标志性庙会是在原址与人们重逢。
逛庙会在北京有悠久历史,可说是这个六朝古都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一。以往,老北京春节期间开放的有厂甸、白云观、大钟寺等几大庙会,其中尤以厂甸庙会最负盛名。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衰于民国,复苏于新中国成立后,消失于“文革”初期。历时400多年,经历过由祭祀而灯市,转而书市渐成贸易集市的演变过程,以雅俗相济、商娱相融而著称于世。它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一样,成为中国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基础广泛、影响深远和特色鲜明的地区标志性庙会。
北京人爱逛庙会,庙会又称庙市,多在寺庙里或庙周围举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市场交易形式。春节逛厂甸,是了解以京城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民俗民情民风民习的最好去处。
厂甸庙会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开放性的形式,尤其是鲜明的京味文化特色在京城独树一帜,现已成为展示京味民间文化和宣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它是各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意义,深受广大京城百姓的喜爱,并吸引了众多民族民间传统项目和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家的积极参与,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渐增大。
2001年,厂甸庙会在阔别京城37年后,又以崭新的面貌、深厚的文化内涵、高雅的文化品位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一举成为北京标志性庙会,使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继续得以传承。
厂甸庙会
民俗学者们亲切地称厂甸庙会为北京的文化名片,原因是北京历史上八大庙会之一,也是这八大庙会中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负盛名的一个。厂甸庙会起于明嘉靖年间,一直延续不断,如今已四百年有余。历史上,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厂甸庙会一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独秀于林,自古便以"文市"著称。同时特色小吃、传统工艺、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也颇具盛名,逛庙会的人三教九流、工农商无所不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各得其乐,各有所获。其特有的娱乐气氛也很吸引人,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各种花会竞相表演,更是北京天桥的老艺人为你表演绝活。以大糖葫芦为代表的风味小吃更是不可错过。
庙会改变封闭型游园的形式,实行开放型步行旅游商业街模式。内容有老北京传统花会、旧京民俗老照片展和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天桥绝活表演、京剧等传统剧目演出、特价书市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甜香诱人的糖葫芦、风格各异的风筝和风车等颇具厂甸传统特色的商品风采再现,来自南方北方的能人巧匠也在一横一纵两条大街上摆开擂台展露手艺。
当然,琉璃厂文化街上的众多老字号也不甘寂寞,荣宝斋就率先而动,木版水印尽显百年功底;而汲古阁的文物复制、李福寿的制笔工艺、中国书店的古旧图书修复技艺,足令游客大开眼界。像坐花轿、跳火盆、掀盖头等老北京的传统婚礼仪式,也纷纷亮相庙会现场。
各种商店都买不到的玩具,如抖起来嗡嗡作响的单双空竹,迎风挥舞就嘎嘎击鼓的大小风车,抽在地上滴溜乱转的陀螺,以及五尺长的大糖葫芦,各种生肖玩物,在那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宗旨就是展现给京城百姓以新鲜和惊喜,既突出传统,又展现新意,还做足京味,让新世纪的厂甸春节庙会更使人流连忘返,热闹难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起宣武区南新华街和平门路口,向南经虎坊桥路口至虎坊路文化广场。
2010年的厂甸庙会少部分还在原地,大部分移居陶然亭。开放时间为初一到初五每天9点到17点。陶然亭部分的门票为2元。
1公交:6路、14路、15路、23路、25路、53路、66路、102路、105路、百利宝102、603路可到达。
59路,陶然亭站下车。
2地铁: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C出口下车即可。(琉璃厂会场)
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下车即可。(陶然亭公园会场)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