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仇学宝

上海浦东人。中共党员。大学肄业。1946年历任上海美商电话公司机务员及分局党支部书记、党委秘书科副科长,中共上海市委交通部办公厅巡视员,上海作家协会《萌芽》及《上海文学》诗歌散文编辑、专业作家,上海市总工会文学月刊《工人创作》执行编委。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中文名
仇学宝
籍贯
上海浦东
性别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金训华之歌》、《献给母亲》、《我是来当儿子的》

目录

仇学宝,上海浦东人。中共党员。大学肄业。

人物经历

仇学宝仇学宝
  1946年历任上海美商电话公司机务员及分局党支部书记、党委秘书科副科长,中共上海市委交通部办公厅巡视员,上海作家协会《萌芽》及《上海文学》诗歌散文编辑、专业作家,上海市总工会文学月刊《工人创作》执行编委。

1949年任上海美商电话公司机务员。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内电话局党支部书记、党委秘书科科长,上海市委交通部办公厅巡视员。1960年任《萌芽》、《上海文学》诗歌散文编辑,后从事专业创作。

1979年执编文学刊物《工人创作》。

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

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长篇叙事诗

《金训华之歌》、《献给母亲》(合作)

中篇小说集

《他和犹太富孀》,长篇传记《刘晓传》(合作)及《仇学宝自选文集》(三卷)

报告文学集

《江海奉献的土地》、《情系万家》、《交通咏叹》。

短篇小说

《我是来当儿子的》获《小说月报》首届百花奖。

人物轶事

捐赠捐赠
  36年前的那场学习金训华的活动直到今天依然扎根于很多人的心中。上海作家、当年创作《金训华之歌》的作者仇学宝找到陈健,向陈健捐赠了2万元钱。对仇老来说,陈健是他重拾当年那段回忆的一个重要坐标。

215日下午,在新东纺大酒店,陈健和仇学宝紧紧地握着手。这次见面,让他们跨越了36年。 

仇老今年已经78岁了,看上去精神爽朗,60多岁的样子。陈健今年55岁,但满头白发比仇老还要多,两个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年龄相差并不大。仇学宝说:“陈健,我佩服你,你在东北坚守那么多年,牺牲了太多的东西,常人无法做到你这一步,没有人不为你感动。”

当仇老拿出多年来创作的书籍和2万元积蓄时,陈健有些为难,他说:“仇老师,你的条件也不好,我不知道该不该拿你的钱。”仇老说:“这个钱你一定要收,这些钱代表了我的感情,对你的敬佩之情,对当年的思念之情。”

其实,仇学宝的生活也很清贫。退休后,他每月的收入也就1300多元,几年下来存了2万元,本来想和老伴去国外旅游,或给自己买台电脑。但当他看了陈健的事迹后,之前的计划立刻改变了。

仇学宝1969年创作了《金训华之歌》,当时,这首诗歌非常有名。说起这首诗歌,仇老说出了一段往事。

仇老说:“在报纸上,我得知金训华不是一个人跳入洪水中的,还有他的好友。于是,我在那首诗歌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又有一个人影在狂涛中出现,他大声地喊不要救我,金训华冲到河里去了,快去救金训华。’我一直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今天,我看到陈健,我想,当年报纸上报道的那位青年可能就是陈健,我诗歌里描写的那个青年,应该就是陈健。”说完这段话,陈健早已在一旁掩面而泣。

“人总有一种精神,我和陈健都有和金训华相关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让我们有可以共鸣的精神,我和他的心能贴得很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全球创新指数    下一篇 冰淇淋月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