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
目录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力量,但同时也把人类社会置于另一种无法逃避的危险境地,造成人口过剩、技术过剩、消费过剩、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给人类既有的哲学观念、伦理道德、政治选择乃至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自十八世纪以来一直主导世界发展潮流的“技术万能论”、“无限发展观”在今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质疑和批驳,一些发达国家和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尝试寻求各种途径来突破片面聚焦经济增长给社会整体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摆脱“先发展,后治理”的西方社会发展的怪圈,对科学技术和发展观念的反思是现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性的紧迫任务。总体上讲,科学发展观是对单一地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传统发展观的超越和扬弃。
从宏观上说, 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和贯穿于整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中。具体地说,《决定》把新的科学发展观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一) 坚持以人为本, 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经济社会的发展, 和人的全面发展相比,只具有手段的意义, 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离开了目的, 而去片面追求手段的完善, 是一种舍本逐末, 意味着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清醒。新的科学发展观从片面强调物质财富积累的发展观中跳出来,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从而赋予了新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 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历史性超越。当然, 这里的“人”, 并不是西方哲学上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人, 而是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体的历史的人。具体到当代中国,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 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要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改革的成果和发展的绩效的根本尺度。从中可以看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三个代表”要求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
(二) 全面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首先,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因为经济发展, 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要建设成功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不发展经济不行, 经济发展太慢也不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其次, 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观还要求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全面的。以经济发展为例, 新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克服过去单纯追求扩大数量、追求发展速度的发展观念, 树立既重视数量又重视质量、既重视速度又重视效益、既保持跨越式发展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要进一步探索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规律, 从而增强贯彻全面发展观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三) 协调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谓协调发展, 是指发展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协调主要是指发展速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 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协调, 以及存在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 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原则。统筹城乡发展, 即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 逐步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体制, 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区域发展, 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切实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大力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使生产力的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要求我们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 把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国家发展战略中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实现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的思想抓住了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协调的主要方面。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就能够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从而切实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 可持续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归结点和最终目标。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 其最终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努力从制度层面上建立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从文化层面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从实践层面上解决好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 从而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针对这一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战略性、全局性的把握。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
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在飞秒瞬间判断派别的特征
四、科学发展观成长过程的特征
最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形成“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择善而固。从而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由偶态变为常态。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现在还面临着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巨大考验。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2.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改革不符合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
3. 必须坚持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
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如果凭一知半解、凭主观愿望、凭老的经验,不可能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党员干部能不能受教育、人民群众能不能得实惠,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真本领的试金石。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以人为本的实践意义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的基本内容。历史就是一个有规律的人的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以人为本实践活动中的人不仅仅包括人民, “人”比“人民”的内涵更具包容性, 外延更有广泛性。以人为本, 意味着任何个人都应享有作为人的权利, 对任何个人的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 也意味着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 给予人性化的思考和关怀。以人为本的实践, 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具有超越精神。以人为本的实践, 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因此, 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以人为本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人民的整体利益与具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关系。人是具体的、现实的, 而具体的人、现实的人总是个体的人, 个体的人就会有需求的差别, 就会有个人的利益。由于个人生存环境、受教育的程度、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身体状况等因素的不同, 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政治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差别是社会实践的永恒, 哲学上有“差别产生动力”之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的个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共同价值观的关注。以人为本的实践, 还要强调共同的价值观。要弘扬以人为本所包含的共同价值观, 以此来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合理要求, 凝聚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力量, 团结广大人民群众,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全面发展的实践意义
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是指社会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总称, 它要使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目标相协调一致。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多种要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协调, 而且要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性、社会发展的科学性、文化发展的科学性以及生态发展的科学性。因此,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创新理论深刻揭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总体思路。按照这个总体思路, 全面发展的实践公式是: 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 社会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量变变引起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 发展数量是指社会可计量的物质资源。如果社会物质资源极大丰富, 就可以为人们提供广阔的实践活动空间, 是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对立统一, 这是全面发展最基本的实践特征。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本质, 从而能够进一步指导实践。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两大创新理论,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又必然把创新理论付诸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必将根据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 把创新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实践高度, 从而不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了初步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改革开放以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实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 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结晶。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逐步深入和认识的逐步深化。
科学发展观是2005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2006 年3 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贯彻《建议》和《纲要》的一条红线,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有效保证。可以概括地说,《建议》和《纲要》是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具有许多新特点。
(一) 以人为本, 为民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论, 提出了“ 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的为民发展的新理念。
(二) 四位一体, 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 三位一体”, 发展成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全面推进的“ 四位一体”的新构想。
(三)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中注意讲平衡、按比例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坚持“ 五个统筹”, 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方针。
(四)自主创新, 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坚持“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提出了建立“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五)合作共赢, 和平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平等互利的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展开交流合作, 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的新战略。
综上所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事关子孙后代的长久福祉, 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我们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求真务实, 团结奋斗, 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地位及其意义作了精辟的科学概括: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概括充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地位,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逐步深化, 也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准确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江泽民指出: “我们党有八十年的奋斗历史, 有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 有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 立足于新的实践, 把握住时代特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胡锦涛总书记针对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政方针的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方面, 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大力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也是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的能力的过程。
2016年9月19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胡锦涛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9月20日起在全国发行。
胡锦涛同志是党的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八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13年7月,党中央作出编辑出版《胡锦涛文选》的重大决定。《胡锦涛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胡锦涛文选》收入了胡锦涛同志在1988年6月至2012年11月这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独创性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示等242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胡锦涛文选》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六大后的10年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全面展示了科学发展观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教材。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