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因此,2016年是38个植树节。
l
名称:植树节
l
又名:栽树日
l
日期:每年3月12日
l
始于:1979年2月23日

目录

古代植树活动

中国古代没有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但是中国人从古到今历来重视植树造林。《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时代,舜便设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处理全国的林业事务。

清明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植树时间。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

古代的统治者曾多次下达植树的命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下令在道旁植树作荫蔽之用。公元605 年,隋炀帝下令开河挖渠,诏令民间种植柳树,每种活一棵,就赏细绢一匹。宋太祖则根据植树多少把百姓分成五等,并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率领百姓植树有功的官吏,可晋升一级。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种桑、枣二十株,或根据土地情况栽种榆、柳等代替。同时严饬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审报不实,按律治罪。

明清时代,植树规模有更大发展。明太祖朱元璋在推行一系列振兴社会经济文化措施中,就有植树造林一项。“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对利用空地植树的实行免税,而对不完成植树任务者惩罚,对砍伐树木者治罪。清朝前期,也要求地方官员劝谕百姓植树,禁止非时采伐和牛羊践踏及盗窃之害。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提倡维新,光绪皇帝曾诏谕发展农林事业,兴办农林教育。

民国时期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

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12日为中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

198112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节日徽标

中国植树节是以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而设立的节日。与其它庆祝性质的节日不同,植树节需要各机关、单位高效地组织进行相关活动,方能更好地达到植树节设立的初衷。19842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国植树节标志,以提高中国植树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方便民众有组织地参与绿化活动。

节徽图案中的树,示意我国公民人人植树3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镌刻的“中国植树节”和“3.12”字样,既让人们牢记植树节的日子,又寓含中国人民年年植树,造福人类的坚忍不拔决心。三棵针叶树和两棵阔叶树会意为“森林”。围绕着森林的外圈,代表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节日主题

主题

为了激发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让民众的造林运动更有系统性、针对性,自2009年起,每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均为当年的中国植树节制定一个节日主题。

2009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

与大树在一起

2011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

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

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

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标语

  • 1、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 2、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 3、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 4、树木棵棵种,绿树点点阴。
  • 5、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 6、千重林山真宝库;万顷绿海活银行。
  • 7、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 8、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 9、 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 10、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生态意义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

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成群的树林能对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造价千余万元、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更会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可达数亿。

在城市,行道树同样可对人类社会作出有益贡献。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4万个,是森林的一万倍,而城市内种植一定数量的数目后,大气含病菌量可减少约80%。“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使空气湿度上升的同时,亦可降低城市的温度,减缓热岛效应。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可降低风速50%

各国植树节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 约旦

  • 115

  • 印度

  • 7月的第一周

  • 西班牙

  • 21

  • 巴基斯坦

  • 89

  • 伊拉克

  • 36

  • 菲律宾

  • 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 法国

  • 植树月:3
  • 植树日:331

  • 泰国

  • 924

  • 朝鲜

  • 植树月:4/10
  • 植树日:46

  • 古巴

  • 1010

  • 澳大利亚

  • 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 英国

  • 116日至12

  • 委内瑞拉

  • 523

  • 意大利

  • 1121

  • 芬兰

  • 624

  • 叙利亚

  • 12月最后一个周四

  • 墨西哥

  • 6月至9

  • 塞内加尔

  • 雨季开始后半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一国两制    下一篇 M2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