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在西北地区的唯一分馆,是西安工程大学为开展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于2006年筹建的,2007年11月正式开馆。博物馆位于骊山脚下的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面积1000余平方米,共分三个馆区,分别是:纺织科普馆、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现代服饰馆。
中文名称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
开馆时间
2007年11月
占地面积
1000余平方米
收藏展品
1000余套系
地理位置
骊山脚下的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

目录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在西北地区的唯一分馆,是西安工程大学为开展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于2006年筹建的,2007年11月正式开馆。博物馆位于骊山脚下的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面积1000余平方米,共分三个馆区,分别是:纺织科普馆、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现代服饰馆。目前,博物馆收藏展品1000余套系,博物馆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馆藏文物

大领对襟霞帔大领对襟霞帔
    作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在西北地区的唯一分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的藏品中,博物馆收集了中国近现代服饰织绣花边1000余种、还收藏有近现代汉族传统服饰多件,如清中晚期的黑地盘金平针绣对襟霞帔、粉底暗花缎面云肩领大襟大袖衫等、各式汉族民间童帽50余顶、近现代不同类型裹肚30余件。

主要馆区

纺织科普馆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
    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从纺织技术、纺织产品、纺织设备等方面,对纺织专业的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纺织科普馆的纤维陈列区,主要展示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在纱线陈列区,主要展示了常规纱线、花式纱线及花式纱线产品等;在织物陈列区,主要展示了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和麻织物等;在成果陈列区,主要展示了由学校师生参与研发的一些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如由西安工程大学姚穆院士负责研发的军港纶和非典防护服;由山东鲁泰纺织集团生产的全棉1.96特克斯(英制300支)纱和面料,它代表了目前世界棉纺织行业的最高水平。

此外,纺织科普馆还收集展示了一些曾在西部地区农村广泛使用的纺车、织布机及其他纺织工具。

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

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
    主要针对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服饰进行收集整理,旨在保护和抢救西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学校服装专业师生提供学习、实践和设计创作的一手资料。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陈列的展品为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如蒙古族的袍服、马靴,土族女子的七彩袖,裕固族的头面和红缨帽,青海和甘肃南部地区的藏族服饰等。

另外,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还收集展出了一些与服装制作有关的传统工具,如内置炭火的辽代熨斗、压制鞋底的石头、丝线样品等。

现代服饰馆

现代服饰馆现代服饰馆
    主要收集、展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专业师生的部分获奖作品。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培养了大批服装设计人才,其中包括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年服装设计师梁子、顾怡、张达、刘薇等。现代服饰馆收集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师生的部分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我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轨迹。

现代服饰馆还展出了学校参与研发的部分军服,如97式军服、07式军服等。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借助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科优势,集中展出了近年来学校参与研发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纺织产品,同时收集、展出了一批国内开发的其它新型纺织产品。

代表展品

“军港纶”

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是多异多重复合变形新型长丝,又名“军港纶”,它是由西安工程大学姚穆院士领衔研发的。军港纶经纺、织、染、整等环节,可分别加工为用于四季穿着的军服面料及配套的里料、衬料、辅料。由姚穆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还设计出了包括成衣加工在内的整套加工工艺系统,攻克了原料聚合、化纤纺丝、织造、染整、制衣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程化难题。该产品先后装备了我军驻港、驻澳部队和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部队,现已装备全军,并应用于公检法、武警、工商、税务、民航等部门的制服及民用服装(图8)。该产品具有导汗透湿、耐磨、抗静电、可机洗、洗可穿、易保养等功能,色牢度优良,抗起毛起球,抗钩丝性能优越,提高了我国的军服与制服的现代化与功能化水平。该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九•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一届国家发明博览会金奖。

非典防护服

非典防护服非典防护服
    博物馆的另一件代表性展品是非典防护服,其面料采用了由姚穆院士、周国泰院士等花费10多年心血共同研究开发的、以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隔离过滤透湿复合膜为主体的复合织物材料,能够有效隔离病毒、细菌,其病毒防护效果高达99.99%以上(国家标准为70%),是一种新型防护服。该防护服不仅能有效隔离病毒、细菌,而且轻薄、透气、透湿、排汗、防粘贴、防水效果好,有效地解决了夏季酷热条件下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防护难题。该防护服还具有不吸尘、轻巧、可重复洗涤、使用15次等特点,适用于临床医护人员阻隔和防护具有感染性的飞沫、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尤其适用于较高污染环境的非典治疗病区。此防护服已通过国家级技术认定,实现了批量生产,它在2003年北京小汤山医院、西安唐都医院等医院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赛络菲尔系列精纺面料

博物馆还展出了被誉为纺织技术“革命性突破”的赛络菲尔系列精纺面料。该技术是西安工程大学与山东如意集团的合作项目。赛络菲尔系列精纺面料采用了以新型超细长丝做轴,全毛纱线缠绕的纺纱工艺,克服了纯毛织物抗折皱差、水洗变形、不易护理、有刺扎感、不适合夏令穿着等缺点,适合于不同用途和不同季节。此外,博物馆展出的还有学校与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真丝拉舍尔毛毯、羊绒拉舍尔毛毯;学校受澳大利亚羊毛创新公司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研发的澳毛/竹浆纤维混纺针织毛衫;学校与澳大利亚羊毛创新公司合作项目纯毛双色变化圈圈纱针织衫等。同时展出国内开发的其它新型纺织产品,有竹浆纤维针织面料、中空纤维保暖内衣、抗静电衬衫、金属纤维衬衫、天然彩棉保健衬衫等。

微悬浮体染色技术

除展示各种新型纺织产品外,博物馆还对新型纺织技术进行了介绍,如微悬浮体染色技术。该技术是由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邢建伟教授发明并命名的一种新型染色技术。采用该技术对蛋白质纤维及其纺织品进行染色,可以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缩短染色时间,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纤维损伤,大大提高纤维和纺织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04年召开的中国纺织科技大会上,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应用新技术,获得2004年科技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该技术已经在羊毛、丝绸、山羊绒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中获得推广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观指南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58号

邮编:710600

联系电话:029-83116160

网址:http://www.xpu.edu.cn

公交线路:乘坐306(游5)、307、915、916路公交车至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站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免费参观,需提前预约)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乌兰察布岩画    下一篇 五当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