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仓门口教堂

仓门口教堂位于天津繁华的老城厢鼓楼东侧,在鳞次栉比的商铺之间,矗立着一座古老的教堂。该座教堂,曾是天津第一个中国人自办教会的活动场所,天津基督教的沧桑百年见证。
中文名称
仓门口教堂
地理位置
南开区鼓楼东街
创立机构
美国公理会差会
创立时间
1860年代
新立机构
中华基督教会
创立时间
1910年10月
类    别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目录

仓门口教堂仓门口教堂

仓门口教堂是天津市一座非常有特点的基督教新教教堂。不同于其它教堂,这座教堂最大的特点是这里曾是天津第一个中国人自办教会的活动场所。仓门口堂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有大门、侧房和圣堂等建筑,占地面积1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平方米。圣堂为二层楼高近代宗教建筑,青砖尖顶,瓦楞铁屋顶,造型别致,可容纳四百余人听经。教会院内配房多为二层楼房,外院有楼房两层共18间,两间为办公和接待用,其他十六间供教牧及信徒居住。临街建有副堂一间,可坐五、六十人,用作对外布道用。

历史

仓门口教堂仓门口教堂

1860年乘坐英法联军战舰进入天津的有两位著名的传教士,一位是美国的柏亨利,一位是殷森德,他们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在天津开埠前,已经在北京设有教区,不断派人进入天津)。登岸后,柏亨利就在老城厢仓门口建立了天津第一座基督教堂。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教徒中的有识之士,以“洋教会”的称呼为耻,主张建立由中国人“自立、自传、自养”的教会。中华基督教会仓门口教堂的建立,就受到当时这种全国范围内独立办教会思潮的影响。   

1908年,天津的基督教伦敦会教徒张芝庭看到传教工作完全依赖外国人,成败利钝俱以外人马首是瞻,于是大声疾呼创办国人自己的教会。   

不久,张芝庭去世。张的次子张英芳联合其父的故交张葛孙等继续提倡自立,在老城厢罗家胡同建立了第一个自立会祈祷所,这里原是伦敦会英国传教士史密斯大夫的诊所。后来又在南门外太平庄典了4间草房做福音堂,至此,天津基督教自立会初具雏形。   

1910年10月,杨宝慈倡议,爱国教牧和信徒百余人在城里经司胡同青年会开会,商讨正式创办天津基督教自立会事宜。这时仓门口公理会迁往西沽新会堂,主事的美国传教士山嘉立表示愿意将仓门口会堂出让给自立会。天津五大公会(美国公理会、美以美会,英国圣道堂、伦敦会、圣公会)所属七处会堂的华人牧师和信徒百余人,坚决表示要脱离外国差会,成立自立会,于是买下了仓门口教堂(房款到1932年全部付清),天津第一个基督教自立会正式成立了(当时教会门前的匾额为“中华基督教会——华人自立”,因此有了“自立会”之称)。当时,选举了张伯苓、张葛孙、许静斋、陈浩然等人为董事。这为华北各地开创了自立教会的先河。 

10月19日,自立会正式献堂。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任该堂董事会的会正。仓门口自立教会成立后,做自立会的信徒成为一种时尚。职员百姓不惮路远,也要到自立会去接受洗礼,借以表明自己是自立会的信徒。   

1920年,在仓门口自立会成立10周年的时候,教徒人数达到600余人。教会的负责人中,张伯苓和宋则久在当时的教育界和工商界享有盛誉,他们的“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主张在民众中有很大影响。   

1932年,由于信徒人数增加,在还清公理会的房款后,自立会出资1000元,将永典之堂址完全购置。这样就把原公理会仓门口教堂的房产购买过来,并动工改建新堂。   

1934年,新堂落成,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仓门口教堂。1934年7月举行献堂礼拜。楼上下共可容400余人。另临街建布道用副堂一座,容百余人。包括附属建筑总建筑面积1126.94平米。   

从1910年至1950年,仓门口自立会的历任牧师有刘广庆、王文治、石子忠、刘坤一、丁宝兴、陈彼德等。仓门口自立会还在武清县王庆坨、河东区沈王庄、河北区仁田西里及锦衣卫桥等地建立了支会。    

1958年,天津基督教合并于四处聚会(滨江道堂、仓门口堂、浙江路堂及冈纬路教堂)。由旧城厢一带的九处堂会并入仓门口堂的联合礼拜,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聚会人数极少,且讲道内容受到很大限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仓门口堂被砸,牧师被揪斗,教堂房屋被占用,直到16年之后的1982年12月12日才恢复聚会。   

1976年,该堂经过强烈地震,并未毁损。   

1987年,仓门口堂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教堂经历

仓门口教堂仓门口教堂

感受过“火烧望海楼”的灼热,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冲击,见识过“老西开事件”,遭遇过1976年的强烈地震,位于天津卫中心地标鼓楼旁的仓门口基督教堂已被定为危楼——破旧到面临拆迁改造的地步了。去过那里的人回来说:在鼓楼周边众多的山寨“古建筑”包围中,残破的仓门口基督教堂“好像在修,又好像没有动工”。

不过,被定为危房之后,去那里为她拍照的人也多了起来,人们担心不久之后就见不到原汁原味的老教堂了。

顺着去过那里的人们的记述便可想象:在天津老城厢鼓楼东大街,从东马路向鼓楼方向走,看到一个人力车的铜像,右手边就是仓门口教堂了。远远可以辨识出几乎被一片绿色遮住的教堂门口,有教会义工在那里散发福音单张,邀请路人进去听福音。

缘起天津第一座基督教堂

仓门口教堂目前的建筑始于1934年,之后几度修缮。但仓门口地区建立教堂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860年,可谓整个天津开埠之后的“第一”。

 天津开埠后,美国传教士柏亨利(HenryBlodget)乘美军粮船登岸天津,成为最早踏上天津土地、公开传教的外国传教士,这一年,天津老城东门外有了临时布道所。1861年柏亨利在西南角创办了天津历史上第一个基督教堂,由于传教并不顺利,1862年又在老城厢仓门口建立基督教会。但由于当时民众抵制洋教,传教再次失败,柏亨利去了北京,传教士山嘉利(Charles Alfred Stanley)继任。

仓门口这座教堂,毁于庚子并重新建立,在这里负责的牧师为了传教工作的需要而将教会搬离仓门口(先后搬到过紫竹林、西沽龙王庙、冈纬路)。

这期间,一些致力于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教会”的华人信徒骨干正在积极筹备。1910年,教会名流杨宝慈倡议,正式创办天津基督教自立会。此时的卫理公会牧师山嘉利表示愿意将仓门口处教堂出让给自立会。自此,仓门口教堂立起的匾额写有“中华基督教会-华人自立”。该会选举张伯苓、张葛孙、许静斋、陈浩然等为董事,张伯苓出任董事会会正。

一度因受洗轰动津门的张伯苓

多方查阅资料之后突然发现,张伯苓1909年受洗,为他主礼的正是美国卫理公会牧师山嘉利。张伯苓青年时期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在西式教育、体育课程等方面深受当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一生致力于兴办教育、推广体育,创立了南开大学并推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追述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1910年,张伯苓出任“中华基督教自立会”董事。

张伯苓的受洗还一度轰动津门,因为当时清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明确规定:信洋教者一般不得担任中学校长(《张伯苓:百年家族》)。在面临两难抉择的时候,张伯苓态度坚决,依然坚持接受基督教信仰。1909年4月18日,张伯苓在天津西沽龙王庙附近的卫理公会教堂正式接受洗礼,并在洗礼见证会上面对300多参加见证会的人发表了《为什么我要成为基督徒》的见证。

张伯苓等人成立的中华基督教会为华北各地开创了自立教会的先河,仓门口基督教堂也成为天津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的发源地。1910年10月19日,自立会正式献堂。1920年在仓门口自立会成立10周年的时候,信徒人数达到600余人,教会的负责人中,张伯苓和宋则久在当时的教育界和工商界享有盛誉,他们的“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主张在民众中有很大影响。

1932年,由于信徒人数增加,在还清卫理公会的房款后,自立会出资1000元,将永典之堂址完全购置,这样就把原卫理公会仓门口教堂的房产购买过来,并动工改建新堂。

被评“原汁原味的老建筑”是因为时间的沉淀

现在人们看到老教堂原貌,正是时间的沉淀。1934年,仓门口新堂落成。现在的仓门口教堂,比起1934年的建筑,又增加了文革中被砸被占用、强列地震(1976年该堂经过强烈地震,并未损毁)的经历。

回到现实:愈来愈老的教堂与建立现代化城市的矛盾

如今,仓门口教堂附近老城厢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老教堂在周围的现代建筑以及崭新的仿古建筑的衬托下显得特别触目。

前去参观的人看到,从外边可以看到教堂外墙几乎已经成为圆弧形,走进去,可以看到堂内经过无数次补漏的房顶。

教堂里的牧师说,多年来,很多人为此奔走过。本来是2009年就可以维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维修被搁置到现在。而如今,脚手架上了有一段时间了。

挡不住时间的流逝和拆迁的大潮,去那里参观、留念的人确实多了,感叹也多了:

“仓门口教堂,小时候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今天刚巧礼拜结束,进去逛了一圈,跟记忆里的一模一样,不一样的只是教堂身后不协调的高楼。”

“漂亮的维斯理,因为隔壁施工‘意外震裂’成为危楼,最终不得已搬到了山西路,原址被‘如愿以偿’的修建为滨江商厦。现在位于鼓楼的仓门口堂也被定为危楼,天津百年基督教会即将消失殆尽。”

文物保护

东门里仓门口教堂东门里仓门口教堂

风雨中几十年走来,如今的教堂已是飘摇。教堂附近的老城厢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老教堂在周围的现代建筑以及崭新的仿古建筑的衬托下显得特别触目。   

堂内的老槐树 

大家如果去参观一下的话,从外边可以看到外墙几乎已经成圆弧形。走进去,可以看到堂内经过无数次补漏的房顶。据牧师讲,多年以来,很多人为此奔走争取过。本来是于2009年就可以维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维修被搁置了。踩在堂内的斑斑红砖路上,无论是教徒还是非教徒,单单就这一所古老而醇厚的建筑来说,它的确需要人们的修缮和保护。

结构建设

仓门口教堂仓门口教堂

基督教会仓门口堂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有大门、侧房和圣堂等建筑,占地面积1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平方米,教会成立时圣堂临街而建,随着教会日益壮大,乃于1934年对圣堂进行了重新翻建,移至教会后部。圣堂为二层楼高近代宗教建筑,青砖尖顶,瓦楞铁屋顶,造型别致,可容纳四百余人听经;教会院内配房多为二层楼房,外院有楼房两层共18间,两间为办公和接待用,其他十六间供教牧及信徒居住,临街建有副堂一间,可坐五、六十人,用作对外布道用。另圣堂东侧有跨院二层住房小楼一所,有房五间。教堂房屋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门窗高大。

交通信息

仓门口教堂仓门口教堂

自驾路线

从北京出发:从起点到五环-京津高速公路-京津高速联络线-京津线-京津路到终点。

从天津出发:从起点到大沽北路-兴安路-南马路到终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 糖火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