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 姓名
- 刘伟
- 性别
- 女
- 生日
- 1981年1月
- 血型
- AB型
- 身高
- 173cm
- 毕业院校
- 浙江传媒学院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爱好特长
- 写作、旅游
目录
2003获12届“广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2004中国艺术家协会“优秀电视谈话类主持人”
2006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
2008获得广东省妇联颁发的“抗震救灾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9获得广东电视台“我最喜爱的主持人”称号
2009第十一届“
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集前期采访、策划、拍摄,后期撰稿、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加班加点对于她来讲是家常便饭。
在2003年那场“非典”战役中,她主持采访的《非典直播室》和“治非”专家访谈,在当时那种特定环境下起到了答疑解惑的目的。“兴宁矿难”作为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新闻专题一员,她和同事几个通宵工作,并前后两次奔赴矿难现场,制作播出的“兴宁矿难”节目当年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刘伟作为《第一访谈》制片人主动请缨,要求奔赴灾区采访报道。作为第一个奔赴灾区的新闻频道专题队伍,他们冒着发生余震的危险,在灾区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内,每天从成都往返奔赴绵竹、汉望、汶川、北川等地采访拍摄。每天都是6点就起床收拾摄影器材出发,由于在灾区没有饭吃,每天他们都是矿泉水加饼干,晚上都是要到将近十点才回到成都吃晚饭。在绵竹和汉望,他们翻越倒塌的桥梁和湍急的河流,来到广东特警驻扎地方,采访拍摄了《第一访谈》走进灾区之《广东特警》专题节目。在帐篷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摄制组来到绵竹当地体育馆,里面暂时居住着几万群众,为了关注这场天灾中最可怜的孩子们,《第一访谈》走进灾区之《帐篷学校的新希望》由此诞生,并获得了广泛好评。为了继续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重创,《第一访谈》走进灾区之《心理援助》从另一个角度关注了四川群众在这场灾难中面临的问题。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刘伟和同事根据在灾区看到的、感受到的,作为栏目制片人,她及时策划安排,现场捕捉新闻点,制作了三期节目的专题节目,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这些专题节目,也是广东电视台唯一的灾区专题节目,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度。并且由于在一线出色的报道工作,刘伟率领团队获得了广东省妇联颁发的“抗震救灾三八红旗手”称号。在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月后,刘伟又参与制作、主持了100分钟的大型访谈节目《大爱》,作为汶川地震一个月纪实,在卫星频道和新闻频道同时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在2009年春节前夕,为了关注灾区人民如何度过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刘伟又与同事奔赴重灾区也会死广东对口援建县——汶川。从成都到汶川县城,由于实行交通管制,要花费4、5个小时的路程在危险的盘山公路上才能到汶川县城,并且随时面临山上滚下来的飞石。在汶川县城,停水停电、一个多星期没有办法洗澡梳洗,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探访重建的灾区家园,来到映秀镇和千年古寨萝卜寨,以及步行数个小时去到映秀最偏僻的村子采访拍摄,制作的《第一访谈》重返灾区系列节目取得了收视和较好的关注度。
马上又到汶川地震一周年,刘伟和《第一访谈》组编导准备再次奔赴四川,策划寻找曾经出现在《第一访谈》灾区节目中的那些地震的幸存者的节目,作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特别节目。
刘伟同志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无比挚爱和娴熟的业务技能,独立完成和积极参与了全省许多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工作。几年来,她连年被授予台和新闻中心“先进工作者”,并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当选为“广东省消防形象大使”。
从业将近6年来,刘伟从来没有休过一个探亲假,担任《第一访谈》的制片人和主持人后,既要带领团队进行节目创新,又要保质保量完成每年100多期常规节目的主持采访工作,但刘伟同志无怨无悔,出色完成任务。
目前,刘伟作为《第一访谈》的制片人,她注意自己平时的表率作用,经常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切磋业务技能。在接手《第一访谈》一年半的时间内,节目质量和影响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团队管理走上正轨,她发起制定的《选题制度》《备播制度》等制度管理团队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第一访谈》成为广东电视台唯一一个新闻类访谈的品牌节目。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