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汉源县

汉源县,地处东经102°16′至103°00′,北纬29°05′至29°43′。四川省雅安市代管县,位于四川省境西部偏南,辖8镇32乡,面积2 388平方公里,人口33.91万,以汉族为多,有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县政府位于富林镇,距行署驻地雅安市76公里。
中文名称
汉源县
外文名称
Hanyuan Xi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
下辖地区
富林镇、九襄镇
电话区号
0835
邮政区码
625300
面积
2349平方千米
人口
347471人(2000年)
气候条件
良好,晴天居多
著名景点
茶司马
车牌代码
川T
GDP
184758万元人民币(2007年)
行政代码
511823

目录

雅安市辖县。位于市境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2°16-103°00′,北纬29°05-29°43′。东邻

汉源县汉源县
古名笮都,属蜀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设蜀郡,属蜀郡管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西南夷,以笮都为旄牛县置沈犁郡,郡治旄牛。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撤沈犁郡入蜀郡。东汉延光二年(123年)迁旄牛县治至今九襄镇。中平六年(189年)改蜀郡为汉嘉郡,旄牛县隶之。以后历代在此设郡、州、县等。

隋仁寿四年(604年)以汉源之名于今九襄镇置汉源县。元、明为黎州安抚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称清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清溪县与贵州省的青溪县同名同音,复改名汉源县。19503月汉源解放,县城由清溪迁至九襄,属西康省雅安专区。195210月,县政府驻地迁富林。195510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汉源县属四川省雅安地区。200012月雅安撤地设市,汉源县隶属地级雅安市。

1996年,汉源县面积2388平方千米,人口33.9万人,以汉族为多,有彝、藏、回等少数民族。辖8个镇、27个乡、5个民族乡。县政府驻富林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汉源县总人口347471人,其中:富林镇32030人,九襄镇42860人,乌斯河镇10330人,宜东镇16080人,富庄镇9473人,清溪镇4884人,大树镇19674人,皇木镇7055人,大田乡11488人,唐家乡14597人,富春乡7789人,河西乡9212人,大岭乡5624人,前域乡5386人,后域乡4005人,大堰乡7461人,两河乡3922人,富乡乡3148人,梨园乡4504人,三交乡4783人,双溪乡6992人,西溪乡3880人,建黎乡4031人,市荣乡15682人,富泉乡7274人,万工乡8619人,安乐乡8242人,万里乡3939人,马烈乡5651人,白岩乡7420人,青富乡6173人,桂贤乡9655人,河南乡5613人,晒经乡3641人,料林乡5721人,小堡藏彝族乡7014人,片马彝族乡4728人,坭美彝族乡2469人,永利彝族乡3573人,顺河彝族乡2849人。

2004年,汉源县辖8个镇(富林、九襄、皇木、宜东、富庄、清溪、大树、乌斯河)、27个乡(大田、唐家、富春、河西、大岭、前域、后域、大堰、两河、富乡、梨园、三交、双溪、西溪、建黎、市荣、富泉、万工、安乐、万里、马烈、白岩、青富、桂贤、河南、晒经、料林)、5个民族乡(小堡藏族彝族、坭美彝族、永利彝族、顺河彝族、片马彝族)。

2006414日,民政部(民函[2006]108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四川省汉源县政府驻地由富林镇迁至市荣乡。

20069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45号)批准:同意汉源县富泉等4个乡政府驻地迁移。具体批复如下:将富泉乡政府驻地由兰加村迁到大农村。将市荣乡政府驻地由四农村迁到富塘村。将万工乡政府驻地由下堰村迁到万场村。将小堡藏族彝族乡政府驻地由团结村迁到丁家村。

201012月,将全县261个村(社区)调整为210个。其中,村191个、社区19个(城镇社区6个,农村社区13个)。共调减村(社区)51个,其中瀑电库区减少28个,非库区减少23个。

2012年,撤销万工、青富、市荣、白岩、桂贤、富春、大岭、大堰、两河、建黎、富泉和唐家等12个乡建制,扩大13个乡镇行政区域。1224日,汉源县举行行政区划调整暨河西乡社会事业中心揭牌仪式。调整后,汉源县辖10个镇、20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汉源县汉源县
汉源位于大渡河中游两岸,为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地处东经102°16′至103°00′,北纬29°05′至29°43′。东邻

汉源县汉源县
全县原辖10个镇、20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富林镇、九襄镇、乌斯河镇、宜东镇、富庄镇、清溪镇、大树镇、皇木镇、唐家镇、富泉镇、大田乡、河西乡、前域乡、后域乡、富乡乡、梨园乡、三交乡、双溪乡、西溪乡、建黎乡、安乐乡、万里乡、马烈乡、河南乡、晒经乡、料林乡、小堡藏族彝族乡、片马彝族乡、坭美彝族乡、永利彝族乡、顺河彝族乡。

人口

汉源县汉源县
汉源县是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国家重点工程瀑布沟水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2388平方千米,辖30个乡镇(5个少数民族乡),现有行政村210个(城镇社区6个、农村社区16个)。全县总人口32.9万,其中城镇人口3.3万,农村人口29.6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

交通建设

汉源历为通往康藏、宁属之咽喉。古代,有三条通往境外的驿道。清溪道,又名牦牛道,是南方丝绸之路北端之一段,过境132.5公里;清嘉道,是通往嘉定(今乐山)的重要大道,过境124公里,有盐道之称;沈黎道,是连接四川盆地和康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过境77.5公里,有“茶路”之称。现今,

气候资源

汉源县汉源县
汉源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海拔在550米至4021米之间,东端的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合处最低,西北部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最高。东北缘是

综述

汉源县汉源县
2014年,我县圆满完成经济目标任务。全年实现GDP总量58.75亿元,增速11.0%,与全市增速同步,与石棉县并列全市第5,其中: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78亿元,增速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59亿元,增速1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8%;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38亿元,增速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同期的20.1:54.0:25.9调整为20.1:53.7:26.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汉源已初步形成

汉源县汉源县
汉源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景色迷人,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84平方千米的

汉源花椒

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

汉源金花梨

又名林檎,属自然实生后代,果实大或稍大,平均单果重400克左右,最大660克,果实圆或长圆形,纵横径8.6×7.3厘米,果皮绿黄色,果点小,中多,萼洼深广,果心小,可食率88.5%,果肉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松脆、汁多,味浓甜、微香。汉源金花梨先后获:1984年四川梨资源调查鉴评第一名;1989199419961999年在四川省梨子评比中名列白梨系统第一,并获优质证书;一九九五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已把金花梨列为全省大力发展的优质品种之一。

汉源樱桃酒

汉牌樱桃酒,干白樱桃酒和樱桃白兰地,是我省名优酒品,属低度果酒,色泽鲜红透明,口感纯正,产品质量上乘,参加酒类产品评比,连年获奖,深受旅游者和广大消费者喜爱。公司现有生产果酒能力1500/年,生产曲酒400/年,高梁白酒800/年。属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历史文化

汉源县汉源县
汉源建制于公元前97年,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县城所在地富林镇,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古牦牛道"记叙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太平天国、

瀑布沟水电站建设涉及汉源库区移民近10万人。其中,县外安置移民3.4万人,安置到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631个县(市、区),于20075月全面完成。县内安置移民6万余人已大多数完成,搬迁重组复建79家企业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库底清理建构筑物395万平米;县城整体搬迁至萝卜岗,新建大树、小堡、万工、富泉、市荣、白鹤6个集镇、31个集中安置点,基本完成移民搬迁安置。深溪沟水电站、枕头坝水电站、永定桥水库规划安置移民856人,已界定移民831人,安置313人。

灾后重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全县所有乡()(社区)27.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3.8亿元,被列为39个国定重灾县之一。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538个,规划投资11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64517户、重建24686;学校维修加固42所、重建78;卫生灾后重建项目32;实施计生、文体、水利、交通等民生工程。湖北省对口支援项目5大类116个,投入资金21.15亿元,于2010625日实现整体移交。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支持灾区产业发展振兴,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政策,以及瀑电库区移民后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给汉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汉源县委、县政府已经确立“农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思路,将制定一系列融入“

汉源县境内分布有彝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高山族、羌族共18个少数民族。以彝族、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61530人,其中彝族50002人,藏族8511人,其他各少数民族3017人。另有自发迁居到我县的少数民族人口5100人,全县有5个民族乡,包括顺河彝族乡,永利彝族乡,片马彝族乡、坭美彝族乡,小堡藏族乡,5个民族乡辖31个村,233个组,另有分布在18个非民族乡镇的3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全县255个村中就有240个村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县,据汉源县志记载:汉源古名笮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始置沈黎郡,天汉四年(前97)为牦牛县,北周为黎州,隋大业二年(606)称汉源县,唐代先后分设汉源、飞越、城阳,阳山县,宋为黎州汉源郡,并领有羁縻州,元、明分设黎州,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定名清溪县,民国3年(1914)年复称汉源县至今,历史上以地处西陲,山并险峻,曾为“南控夷獠,西距吐番”的经边要地,重兵戍守。从元、明至清,在境内曾先后设置过长官司,安抚司,土千户,土百户等土官职。”明兴武八年(1375),朝庭授马芍德为黎州长官司(正五品),治地清溪(今清溪镇),隶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一年(1378)长官司升安抚司(正四品),“松坪土司,明时为黎州安抚司土舍,世居松坪(今皇木镇)”,黎州副土百户,乾隆十七年(1752)官府设黎州副土百户(从六品),治地撒脚寨(今乌斯河镇)。解放初,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516月,凉山州越西县大村区归汉源县,195211月成立皇木第五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河南第七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顺河彝族自治乡,马托乡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河南乡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小堡乡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坭美乡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片马乡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9567月,峨边县永利乡划汉源县入皇木区。

历史以来,汉源县就是以彝族为主要世居民族的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的沈黎郡(今汉源及周围一些地方)是我国西南的一个民族走廊,史称“牦牛徼外”。从新石器时代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活动的场所,先后有邛、笮、徙、氐羌、丹犁、旄中、僰、夷、僚、番等民族在这里生活过,秦以来,生活在汉源县境内的民族,被越西土薯居民称之为“笮笮濮乌”。明代生活在汉源县境内的彝民有曲木、贾别、阿朱和马、朱、兰,白等支姓,并有上七枝和下七枝之分。明末清初,境内兵连祸结,汉、彝人口大减,清代中期,在宁属居住不堪奴隶主压迫剥削和逃避冤家械斗的彝民不时向县境迁居,嘉庆十九年(1814)和道光十三年(1833)境内彝民曾遭统治者残酷屠杀,人口大减,改姓换族者为数不少。岩窝沟以东(今永利乡境)的呷哈支彝民被官府改为象征太平盛世的三句话十二字的汉姓,即“边疆永靖,共乐升平,联茂安康。”解放前的汉源县境内分布着7个黑彝家支和29个白彝家支。

民族服饰文化

汉源县各族民族服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各少数民族以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步发展,服饰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风格不同的服饰是各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经济从业和生活方式。

白彝服饰:男子包圆形黑色头帕,头帕外露一节绣有花边并吊在左边脸上,短上衣,右斜领口、袖口和裤脚绣花边,腰系宽边采腰带,呈三角形两股吊在前腹部,妇女多包黑色船形头帕,额头上挂银袍银珠、带大银耳环,穿对襟花边长衫,腰系宽边腰带,上衣前幅交叉拴于后背腰带上,穿窄脚口长裤,袖口、裤脚均绣花边示美观。

黑彝服饰:男子外出必裹以长达数丈的青布帕包头,右前方扎成细长锥形“子贴”(英雄结),向前伸出,以示英雄,老年多穿黑色窄袖右倾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形似裙子,身披黑色“擦尔瓦”。青年男子多穿小裤脚长裤,察尔瓦和上衣绣有条状花纹,以示美观。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裙缘镶以多层色布,色调和谐,美观大方,头覆绣花边的青色瓦式方帕,压以发辫,方帕前端遮额,形如帽沿,婚后生了子,头帕即变为方角帽,女子自小穿耳戴环。

藏族服饰:汉源藏族袍宽肥,袖子长大,袍大过身,左襟大,右襟小,着藏袍时,先将袍领顶在头上,左襟斜腰叠于右襟上,双手提腰,两边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即男至膝,女至脚面,后腰收几条有序的皱褶,用宽边毛织红腰带束紧,然后将藏袍放下,让提起部分垂悬于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宽大的囊贷。藏民着袍习惯穿左袖袒露右臂让右袖自然下垂。藏装在色彩运用上注重色块与整体的相衬与和谐,白、红、黄、蓝、绿、紫、黑等颜色的配合构成服饰基调,给人以鲜明艳丽的美感。制作藏服先将各种颜色不同质地的衣料,排列组合制成衣胚,并把色差较大的布料、皮毛镶接在衣领、袖口、摆边,腰带和饰品上增添服饰的色彩美。藏族女子有的上身穿右边开襟短衫,一般选用印花绸,红灯芯绒,白布为面料,衣襟镶上金银丝布边增添色彩。下身着裙长及地的白色百褶裙,衣裙相连处拴一根红色毛布带或绿色绸腰带。藏族的帽子有博士呢帽,狐皮帽等,各种样式的帽子都有避雨遮阴,避寒保暖的功用。

民族饮食文化

汉源县少数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手做口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作了各种美味佳肴。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明显,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现了汉源县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富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表现了传统道德观念,与人为善,好客成风,尊老爱幼,互相包容的习惯。

彝族酒文化:彝族认为“无酒不成席”,远方的贵客来了,要走出村寨甚至更远的地方去迎接,唱酒歌敬酒。客人到了家中,主人会用杀牛、宰羊、宰猪等不同档次招待,但酒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切招待都会不如人意。酒在彝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无处不有,过年过节要饮酒,亲朋聚会要饮酒,婚嫁要喝喜酒,丧事要喝丧酒,添人进口为小儿举行洗礼,出征打仗得胜凯旋、庆祝丰收、调解纠纷都要喝酒,酒是向别人表示尊敬的信使。彝族的饮酒习俗还体现出该民族的伦理道德,招待客人时,主人家的长者拿出酒,让年轻的男子双手端着酒碗,从客人的长者开始,论资排辈,依次敬酒,晚辈向长辈敬酒要面带笑容,微弯身躯双手捧上。彝族人喜欢喝“转转酒”,喝“寡酒”,在客人多,碗少时,一碗酒从长者开始,一人一口轮流喝,喝过后传递给左右之人,不能搁在自己面前,出于对酒的爱重,汉源县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出独到的酿酒技术,用高粱等谷物酿制杆杆酒,把高粱等谷物洗后煮熟,摊晾拌曲发酵装在坛子里用草木灰密封,储存备用,时间越久酒味越甘醇,杆杆酒在饮用前打开坛盖加冷水,过几个小时后就可以饮用了,插一根弓形竹管,在坛口放置酒则,人们便可轮流饮用那甘醇的清洌的美酒了。

彝族坨坨肉:坨坨肉的原料主要是仔猪肉,也有用牛肉,羊肉制作的。一般选择20公斤左右的仔猪宰杀后一边用火烤一边除毛,开膛洗净,再把肉砍为呈方形的小块,放在冷水中猛火煮,待肉沫散尽就表明熟了,这时捞起拌上盐、花椒面、海椒面,木姜子,味精等作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彝族酸菜洋芋鸡:把圆根叶、萝卜叶,青菜等用独特的沤制之法制作出传统的酸菜,晒干备用。将剖洗干净的鸡肉砍成块放入锅中煮一会,再放入干酸菜、盐、干花椒等作料,待到鸡肉煮熟时放进切成块坨的洋芋,洋芋煮熟鸡肉也差不多可以起锅了,这道菜汤味微酸,鸡肉鲜香而嫩,洋芋面而不烂,虽是肉食,但消署解渴清热。

彝族油茶:是彝族人喜欢的一种用茶方式,在陶制小罐内放入少许茶叶,渗水后置于火塘煮沸,放入适量的食盐,用筷子搅匀后倒入酒杯大小的茶杯,再将已用汤瓢煎化的猪油倒少许在茶杯内,顿时芳香四溢,味极酽,易解不渴解困,饮茶时从长辈依次饮用。

藏族酥油茶:是藏族最常用的饮料,其原料主要是酥油、茶叶和盐巴,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奶制品,制作酥油茶称为打茶,将一种叶埂较粗的边茶,抓一撮放进土制陶罐,煮熬成浓茶汁,用竹编漏斗滤入一个约一米长,直径十余厘米的木制茶桶里,加入酥油和盐巴,有的还添一点由苏麻籽、大麻籽、核桃仁、花生仁炒熟舂细为浆状的茶油,以增添香味,用一个前端有一圆形木块,装有木手柄的茶桶芯子,按上快下慢的速度上下抽提打压,待酥油茶水、盐巴水**融一体后,倒进茶壶,酥油茶便告成功,酥油茶营养丰富,有醒脑提神、解饥去乏,生津止渴、御寒增热的作用。

建筑工艺文化

彝族建筑工艺文化: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一般由数十户组成村落,为避风寒,房屋一般较为低矮,多为木料穿斗多柱落地挑架结构,四壁垒土为墙,或用竹篱笆排扎而成,人字斜面屋顶,盖以劈开的木板或茅草单门小窗,在房椽等处用木头雕刻出牛头、羊头花饰,绘以红、黄、黑三色彩绘,壮观精美。屋子内一般隔3间,正中一间是堂屋,靠壁右侧挖有火塘,坑中立石三块,支锅其上,称为锅庄,塘内生火,即是灶也能御寒取暖, 火塘西侧各垫一张竹编篾席,客人到来,央其坐右上侧,主人坐左侧。正房下侧为畜圈,院前多用1——2米的木柴排扎围墙。

彝族传统工艺:酒具有鹰爪杯、牛角杯、高脚杯、平底杯,酒碗,酒壶等,用黑黄红三色生漆在胎具上绘制出日、月、水浪、鱼眼、火焰、鸟翅、牛头角、羊头角及各种几何图案。还有各种美观实用的木器、竹器、服饰、乐器等。

民族节庆文化

彝族年节:按彝族传统习惯,每年分十个月,每月36天,每年十月为年节,具体时间在农历10月,择吉日举行,节期一般为三天,彝族年节要杀猪、宰羊、泡杆杆酒,走亲访友,非常隆重热闹。

彝族火把节: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神经常到人间敲诈、勒索,激起彝族人民的反抗,有位叫阿提拉巴的大力士打败了凶神,凶神回到天上撒下许多蝗虫,糟踏彝族人民的庄稼,624日这天,眼看庄稼被蝗虫吃尽,大力士终于想出了举火把烧蝗虫的对策,于是大家举火把追烧蝗虫,年复一年,形成传统节日,解放后,火把节成为各族人民交往的喜庆节日。这天,彝族人家家喝酒,吃坨坨肉,杀牲以祭祖先,穿新衣服,开展民族特色文体活动,男人参加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活动,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然后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藏历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传统的隆重节日,每年藏历1229日(30日)到次年115日为藏历年,过年前,家家户户要添置新衣,搞大扫除,酿制青裸酒,炸麻花,祭扫墓地等,年30晚上,合家守年,放烟花鞭炮,初一早上熏柏枝烟,串门作客,宾主或亲友相逢以扎西德勒相悦,青年人跳锅庄,弦子,办舞会等娱乐活动。

藏族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每年农历48日诞辰时,藏族远近群众身作民族服装,汇集到互指定的山上,燃香祈祷,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大家欢聚一堂,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民俗风情文化

汉源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有独特的待客礼仪和迎宾歌舞,如彝族无酒不成席,宰牲见客,牛膀献尊者,羊膀献尊者,猪头献尊者,鸡头献尊者。藏族献哈达,用青稞美酒酥油茶敬客且须“茶三酒四”。各少数民族把感情和追求寄于歌舞,形成内容丰富的民歌和舞蹈,人们高兴时唱,苦闷时唱,婚丧嫁娶,丰收喜庆,迎宾待客无不有歌有舞。时政歌,敬酒歌,迎宾歌,哭嫁歌唱出了时政之道,做人之道、情感的真挚,达体舞,弦子舞,锅庄舞等跳出了人际的和谐,集体的力量,劳动的欢快,民风的古朴。

彝族毕摩和苏尼文化

彝族先民对许多自然现象和自然物无法解释,故认为无物皆有灵魂存在,并把所崇拜的物类之魂统统奉之为神。毕摩和苏尼是沟通人、鬼、神之间的宗教职业者,是原始宗教的宣传者、解释者,也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古代文化传播者。毕摩主持的祭祀活动包括:为丧事的人家作法事,为同宗的族人主持祭祖活动,为人解除一切天灾人祸和疾病的活动,为被盗窃之家或有冤家的人作法咒对方,主持古老的信仰裁判和调解方式,活动方式有:捞油锅、端铧犁、嚼米等。为人占卜以预测吉凶,占卜形式有灸羊膀,打木卦、看鸡骨,看鸡舌、草卜、猪脏卜等,苏尼的法事活动主要是为生病或遇灾之人驱鬼、捉鬼、招魂,也为人跳神占卜,预言吉凶,苏尼作法时,先击鼓请神,厉声高叫以驱鬼。驱鬼方式有:吐火驱邪法,吹糠驱邪法,烧铧口驱邪法、蒸气驱邪法、赶打驱邪法等。

综上所述,汉源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神秘性等特点,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精神文化享受需求,具有吸引功能强烈的优势,具较大的开发潜力,是汉源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 人大代表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