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戏院
目录
首都大戏院建成于1931年,是将电影从室外引到室内放映的中国第一批影院之一,其建筑时间之早、规模之大,在当时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它与当时的大华大戏院、世界大戏院(后改称延安剧场)、新都大戏院(后改称胜利电影院)并称为南京的四大著名影院。
首都大戏院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从外观上看高三层,平顶,属于西方现代派建筑。剧场部分设在建筑物的中央,楼上下共设有1357个观众席。入口处门厅外有巨大的雨篷,伸展到人行道上,上方横书“首都大戏院”五字。
首都大戏院开业之时,曾在当时的《中央日报》上刊发广告,上面写着“首都最堂皇的剧场,东方最富丽的天国“广告语。民国年间,这里经常放映国产大片和进口的新片,吸引了上至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的社会各阶层人士频频光临。
1932年首都大戏院建成开业,楼上楼下约1400个座位,规模之大在当时是全国数一数二。修缮后的“首都大戏院”,建筑面积将达850平方米,分为三层。
1949年南京解放后,首都大戏院更名为解放电影院。
2005年解放电影院停业,其放映大厅楼下部分出租给夫子庙小商品市场,楼上部分保留为南京影剧公司老电影拷贝库和内部放映厅。
2013年传出要拆除的消息,但是最终解放电影院作为科举博物馆的配套项目,保留下来,并进行保护性修缮。
2014年8月,首都大戏院按照民国时首都大戏院的老照片恢复,包括‘首都大戏院’这五个字,也是根据南京档案馆中的历史档案原样恢复。
2014年修缮后的电影院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分为三层,之所以恢复原名“首都大戏院”,是为了展示民国文化。已恢复的是老门脸的部分,作为贡院街改造景观的一部分。
待全部修缮完成后,首都大戏院有望成为一座民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民国电影的展示台,陈设相关的文物资料,进行展览,也有可能开放小型放映厅。
2014年8月5日,《金陵晚报》的一篇报道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这篇名为《民国南京四大影院之一回归,83岁的解放电影院回来了》报道写道,“民国南京四大影院之一、1949年后改名为解放电影院的首都大戏院,经过近一年的保护性修缮,其‘老门脸’已经进入工程收尾阶段,等待验收。”而文中提到,为了展示民国文化,解放电影院拟恢复原名“首都大戏院”。这一做法引发部分网友不满,有网友甚至斥其为“胡汉三又回来了?”
更名是在“玩历史游戏”还是摆脱不了曾为首都的阿Q精神?
8月5日14点02分,实名认证为“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官方微博”的@思想火炬发微博怒斥解放电影院更名,称“要为淮海战役改名后,南京又在玩历史游戏,不知又要搞什么名堂?”短短2个多小时,这条微博的转发就达到了900多。网友@绿茶茗香也表示:南京在想啥呢?解放南京的历史印记就不要了?乱改历史印记就是自我否定的邪路!还有网友将其视为南京忘不了自己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网友@醉爱蕃茄味薯片的言论代表了这种观点:南京的故都情结还真重,那什么时候南京市更名为金陵市?
不以为然者:这是还原历史风貌
虽然很多网友对更名事件吐槽,但也有部分人特别是当地网友对此表示不以为然。@渭河远黑河远就表示:是不是又太讲政治了?把这件事和南京导游讲解词的事可不可以不联系在一起?退一步讲,这个剧院最早也是叫首都剧院啊。也许不必要对南京的当政者这么苛刻。明朝清朝给北京留下的地名、建筑物名多了,不是还在用。北京的天安门也没必要改名解放门。陕西临潼的兵谏厅也没必要再叫捉蒋亭。而实名认证的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也表示,这件事跟南京旅委篡改讲解词有本质区别,这是文物建筑修复,还原历史风貌。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