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中文名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简    称
立达中学
创办时间
1996年5月
类    别
民办初中
现任校长
张浩良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目录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一位学生充分学习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学校定位为:经过立达中学四年的学习,在使每位学生都合格的基础上,学生整体发展水平优秀,为高中阶段进入资优学生的行列奠定基础。

学校认真贯彻《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行有规范,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培养学生有良好思想道德水准、文化科学水平、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及竞争的全面发展的初中毕业生。少先队大队部是上海市红旗大队,曾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学校在全面落实市教委要求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在加强基础型课程的同时,构建了立达中学探究型、拓展型课程框架,不仅有英语口语课(外籍教师授课)、信息技术课、电子琴等特色科目,还开设了二十多门拓展课。 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微型课程,在上海市科技馆支持下设立科技馆教学基地,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研究教学优化设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学校实行平行分班教学。采用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不同的数学教材,以适当的形式满足数学基础扎实且学有潜力的学生的学习,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力。

办学成绩

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中毕业生参加上海市中等学校考试成绩名列全区前茅。近年来,每年平均80%左右的学生达到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在学科竞赛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均有一百二十多人次在市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竞赛中取得等第奖,在科技、时政、信息技术、艺术和体育等诸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

我校教师有多人在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大赛、全国初中青年教师数学教学优秀课评比、全国课堂教学示范课评比、上海市初中青年数学教师教学交流评选、上海市青年教师英语教学及语文教学、美术教学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立达中学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正不断进取、认真探索、积极工作,让全体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让家长更加满意和放心,为把学校办成质量更高、服务更好,有更高社会声誉的民办中学而努力。

办学理念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一位学生充分学习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学校定位为:经过立达中学四年的学习,在使每位学生都合格的基础上,学生整体发展水平优秀,为高中阶段进入资优学生的行列奠定基础。学校认真贯彻《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坚持公民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行有规范,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立志成才”。

学校德育

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校园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营造、共同享有,然而教师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更为突出。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向学生传递和谐文化、和谐思想;和谐作为人与人相处的状态,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润物细无声地给于学生“怎样做人”的“示范”。教师的人文知识,教师的人格、气质、修养对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对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起到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校把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着力点。

以师生发展为本,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现实告诉我们,伴随今天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知识层面面 临新的挑战;随着现代教育的推进,以人为本意识的强化,教师的教育思想面临着更新的压力,营造和谐校园迫切需要教师提升人文素养。

我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教师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观、质量观;坚持以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为目标,激励教师建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教师观。通过校本研修,使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在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教师的素养如何提升?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描绘出学生喜爱又受尊敬的老师的品行与形象。又通过师生交流、制定师德公约、评比文明组室、制定规划等措施持续推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工作。

了解学生对“好老师”的期望,启示教师对自身素养的反思

我们把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重心,因此听取来自学生的心声成为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年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设计问卷了解家长的反映,从中获得受教育者对“好老师”的定位。去年我校化时一个月开展以“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调研,广泛汇集来自学生对“好老师”期待的信息,归纳出涉及教师人文素养的主要问题,进而再深入地组织全体学生对“好老师”基本要素进行评议。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尊重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更喜欢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教师的人格魅力无疑带给学生良好的情绪,激发学习的热情,是促进学生和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期望、需求反馈给老师,引起老师们对自己素养的思考,促进主动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觉调节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调研活动了解了学生,也了解了老师自己,从中找到增进师生和谐、建设和谐校园的方向。

学习教师职业精神和要求,深化对提升人文素养的理解

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教师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意识到社会的需求、学生的期望与自身的现状产生距离时,将引发自我提升、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对孟二冬教授的评价,教师应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成为立达教师追求的境界;全体教师学习《两纲》,民族精神与生命教育的教育要求与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结合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育德能力的新目标;学习全国师德标兵事迹,“严慈相济,甘为人梯”的师德楷模使教师感悟育人的意义和教师的价值。学习,带给教师深一层的认识——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承担育人使命与责任的首要台阶。

社会反响

素质教育喊了有几年了,结果如何?现在“减负”仍是空口号,正是“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一个正数,尤其是一些生源比较差的学校,更是变本加厉地大打应试教育大旗,力求让孩子再“提高”一点,全然不顾学生未来的路,完全把因材施教抛在了一旁。

为考试而应试,为应试而学习……这是中国教育的可怕现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仿佛都拥有这样的思路:只有通过中考才能进重点高中,只有上重点高中才能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成才好像只有一条路,好像就必须把孩子关起来,做题、考试,才有所谓的熟能生巧……应试教育能“发展壮大”,真离不开这些“证明题的精彩妙解”。别忘记,你要分类讨论。

很庆幸的是,作为上海市的一所重点初中,黄浦区年年中考平均分第一的立达中学,没有一味地把应试教育“进行到底”,而是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2007年9月12日,立达中学教导处下发通知,组织初三的同学们利用“十·一”黄金周假期,前往绍兴参加“文化之旅”社会实践活动。通知一发,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他们正埋头于初三紧张的学习之中,“绝望”于枯燥乏味的书本,能与同学一起去绍兴旅游,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对于学校,同样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能在初三的匆忙中“请”同学们出来玩,需要的,是远瞻的宽度、对未来预计的长度,更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的确史无前例!

一个孩子终日游书海,题是做不完的,精力却是有限的。一个成人一天都应有7小时的睡眠,一个初三学生却没有!何况他们还要经历一次次考试,其实就是一次次压力,真是比家长更辛苦!没有经历现在初三的时代,你就不该再吼着让孩子考好一点,再努力一点……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再加压,就要倒塌!

立达中学的老师是有方法的。他们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别组织了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学得努力的同时,也要玩得尽兴。在应试教育横行的当代,立达中学正逐渐摒弃应试思想的同时,又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鼓励同学们出去玩,玩得痛苦,不能有心理包袱。玩得爽了,学习才会更有精神,效率才会加倍,能力得到了增强,成绩自然会有提高。立达中学的老师是有思想的。没有人不知道,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完全是两码事,效果更是大相径庭。教书教的是方法,是授予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这次去绍兴,同学们能看到课本里鲁迅先生写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真实场景,课内外的结合,使同学们能有个更全面的印象,更具体的概念。寓教于乐,同学们通过旅游的方式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体验到拥有知识的快乐。放飞了心情,又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立达中学的老师是有条理的。学习和玩乐的穿插,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这次“文化之旅”被安排在了“十·一”黄金周,既不会影响课程的学习,又让同学们聚在一起放松。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安排是多么合理啊!这也正是立达中学办学的精到之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移动    下一篇 云南白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