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湘西苗戏

湘西苗戏是苗族特有的戏曲剧种,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
中文名
湘西苗戏
别称
苗剧、苗语剧
发源地
湘西
定名时间
1982年

目录

苗剧,初始时曾称“苗剧”、“苗语剧”、“苗戏”(苗语叫“戏雄”),七十年代曾称“苗歌剧”,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为“苗剧”。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生的一种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由于它产生的时间较晚,在其发展过程申又受到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民族风格的戏剧剧种。

历史沿革

1953年花垣县麻栗场沙科俱乐部参加全省业余汇演,民间艺人石成鉴、石成业等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萌发了创立苗族戏剧的念头,后在宣传队中进行创作尝试,即在湘西苗歌中加上表演、道白和打击乐伴奏等。1954年2月初,正值新春佳节,又逢立春时分,石成鉴等苗族艺人们在麻栗场上演了将苗族民间故事《泸溪峒》改编成的大型苗剧《团结灭妖》,《团结灭妖》的首场演出惊动了四乡八寨,苗民们聚集在麻栗场。他们看着以苗歌苗舞苗语演出苗家古老的神话故事,万众欢呼:我们有了自己的“戏雄”(苗剧)!1956年12月《光明日报》发表了由陈楚撰写的苗剧专题报道文章,苗剧逐渐被人民所熟悉。

戏剧特色

苗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舞台唱腔和道白用苗族语言。苗戏的表演动作,大部分是从苗族人民生活动作中加工提炼而来,也运用了苗族民间舞蹈和宗教舞蹈动作。苗戏武功取用苗族武术,如《团结灭妖》武打就吸收武术中的“莲花棍”、“大小花棍”、“阴棍”、“阴阳棍”、“七星杆子”、“护身刀”、“勾勾刀”等。苗戏化妆没有脸谱,传统剧目穿苗族古装,现代剧目为时装。

音乐与唱腔

苗戏的音乐唱腔多用高腔和平腔并选用巫师唱腔。苗戏的音乐是从苗歌和苗族唢呐曲牌中改编和发展起来的。苗戏的乐队伴奏,最早为唢呐和木叶,后来加进牛角琴、竹柝和其它打击乐等。 

传统剧目

1954年创编的苗戏《团结灭妖》,于春节第一次上演,观众达2万余人。1984年10月,苗剧《带血的百鸟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曲剧种优秀剧目录相观摩演出,获“录相演出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稀土    下一篇 绿皮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