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2013年主题:“一个健康的大气层是我们期望的未来”
中文名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英文名
International Ozone Layer Protection Day
时间
9月16日

目录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International Ozone Layer Protection Day)”。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公里至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为了有效地保护臭氧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旨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1987年9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国际臭氧层保护大会,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控制全球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量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1995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9月16日作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有缔约方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至2010年6月,已有196个国家签署了这一议定书。中国在1991年成为议定书缔约方。

成果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20多年来,通过议定书各缔约方的共同努力,全球已将有害化学品的生产和消耗量减少了98%以上。

目前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逐渐缩小。有预测认为南极臭氧层空洞可能在2065年前完全消失。

中国现状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工作,积极推动含氢氯氟烃淘汰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加强已批准的5个消费行业计划的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努力,践行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承诺。

1991年中国成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以来,分别于1997、1999、2002、2003年实现哈龙、全氯氟烃、甲基溴、甲基氯仿生产和消费的冻结。2007年7月1日,中国提前两年半完成全氯氟烃和哈龙的淘汰;2010年1月1日,中国又全面淘汰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2011年9月15日,我国含氢氯氟烃淘汰整体战略和行业计划获批,批准项目资金共计2.65亿美元,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含氢氯氟烃的淘汰行动。近20年来,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共计10万吨生产量和11万吨消费量,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完成了联合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阶段性履约任务。

中国颁布实施了100多项政策法规,形成了以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生产线,实施生产、消费、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2010年6月1日开始施行《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中国累计获得多边基金约8亿美元的支持,实施了400多个单个项目和18个行业计划,为3000多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完成第一阶段履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年主题

2015年:30年,共同修复臭氧层

2014年: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自己,继续使命

2013年:健康的大气环境,我们期待的未来

2012年:为子孙后代保护大气层

2011年:淘汰氟氯烃:绝佳机会

2010年:臭氧层保护:治理与合规处于最佳水平

2009年:全球参与:携手保护臭氧层

200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合作保护全球利益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三星galaxys4    下一篇 澡塘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