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商洛市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 。 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 ;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相邻;西、西 南与陕西省安康市的安康、宁陕、旬阳和西安市的长安、蓝田县毗邻;北与陕西省渭南市的潼 关、华阴、华县相连。界于东径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 东西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8 公里。总面积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6% 。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1区6县,122个镇,4个办事处 。 总人口为243万。2013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0.88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3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68亿元,分别增长17.7%和 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16亿元、增长26.7%。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0公里。商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汉刘邦因取道商洛先于项羽得咸阳而称霸天下;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屯兵商洛,后取道中原,直捣 北京。
中文名称
商洛
外文名称
Shangluo
别名
鹤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
下辖地区
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政府驻地
商州区迎宾路4号
电话区号
(+86)0914
邮政区码
726000
现任市委书记
陈俊
现任市长
郑光照

目录


商洛历史上是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兼容秦雄楚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代诗文大家李白、白居易、韩愈、杜牧等曾寓居商 山,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就出生在丹江河畔的丹凤县棣花镇。

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山地气候。独特的地理和气 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全市现有林地1539万亩。已探明并列入陕西省储量表的矿种有46种108 处,大型矿藏35个、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境内遍生野生纤维、淀粉、油料等农林特产260多种。商洛素有“秦岭药库”之美称 ,现有中药材品种1192种,其中大宗道地中药材265种。

商洛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处处奇山秀峰,险峡名川,林荫苍翠,佳木秀郁,自然景观别具一格。有各类自然保护区及珍稀动物保护区 48处,商南金丝峡、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等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旅游、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

随着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商洛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商洛已纳 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资源条件,潜在的区位优势,充满着突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区划

《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位于秦岭东段之南,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历史上是京畿长安通往东南的交通要 道。现之自然经济区域属秦巴山地。

位置:商洛在陕西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西峡 、淅川等县交界;东南与湖北省郧县、郧西县相邻;西和西南与安康地区的宁陕县、安康市、旬阳县接壤;北和西北与渭南市的潼关县、 华县、华阴县及西安市的蓝田、长安两县毗连。

商洛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商州市,与省会西安市和与所属其他六县人民政府驻地的距离以公路捷径计:距西安110公里;距洛南县48公里;距 丹凤县51公里;距商南县117公里;距山阳县62公里;距镇安县174公里;距柞水县146公里。

区域秦至三国(前221~公元280)五百年间,商县、上雒县(上雒侯国、上洛县)为今商洛地区。区域相当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 山阳5县市全部辖地。

西晋至隋代(265~618)350年间,上洛郡、洛州、商州为今商洛地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5县市全部辖地和柞水县 东部。其间,今河南省卢氏县全部辖地、湖北省郧西县西部曾属洛州之领地。

唐代(618~907)近300年间,商州为今商洛地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6县市全部辖地及柞水县东部和今湖北 省郧西县西部。其间,镇安县首次划入今商洛地区。

五代至北宋(907~1127)220年间,商州为今商洛地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5县市全部辖地和柞水县东南部及今湖北 省郧西县地。其间,今洛南县从后梁至后汉末划入华州43年之久。今镇安县地及柞水县大部地区属京兆府。

金、南宋至元代(1127~1368)240年间,商州为今商洛地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4县市地。属区域最小时期。

明代(1368~1644)270年间,商州一度降县,后复升为州,为今商洛地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6县市地及今 宁陕县中部和今柞水县南部。其间,洛南县于洪武七年(1374)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归属商州。

清代(1644~1911)260年间,商州直隶州为今商洛地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6县市地和柞水县东南部及今宁 陕县原泰山庙区北部。

民国(1912~1949)年间,商洛地区区域几经变化:民国三年(1914)至十七年(1928)属县改隶关中道、汉中道。其中,商县(今商州 市地及丹凤县大部分地区)、雒南县(今洛南县地、丹凤县东北部及商南县原沙坪、两岔河乡)、柞水县(今柞水县北部及镇安县原东川 区和红洞乡)属关中道;山阳县(今山阳县地及丹凤县原竹林关区)、镇安县(今镇安县大部、柞水县东南部及宁陕县泰山庙区北部)、 商南县(今商南县地,不包括原沙坪、两岔河乡)属汉中道。十七年(1928)废道,省直接领县。以人口多少为依据,属县商县、雒南为 二等县,商南、山阳、镇安、柞水为三等县。二十四年(1935),置第四行政督察区。区域为今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 柞水和宁陕8县市地。其间,宁陕县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划入第五行政督察区(今安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商洛地区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1市6县。东西长227.5公里,南北宽150公里,面积19292平方公里 。占陕西省总面积的9.36%。在陕西10个地市中面积居第五位。最东为商南县富水镇汤家屋场与河南省西峡县相接;最南为商南县赵川镇 之龙木井与湖北省郧县相连;最西为镇安县木王镇之关帝庙与安康地区宁陕县新矿乡之谢家湾相接;最北为洛南县驾鹿乡之刘家沟与渭南 市华阴县华山镇之王家地相连。

郡、州、区治所上洛郡晋泰始二年(266)设置,治所设在上洛县,今商州市城。隋开皇三年(583)撤销。大业二年(606)复设。唐武德元年(618)改 为商州,天宝元年(742)复为上洛郡。治所未变。

东上洛郡北魏皇兴四年(470)在商县设置,治所在今丹凤县西河乡古城村,永平四年(511)撤销。

拒阳郡西魏大统三年(537)设置,治所设在拒阳县,故址在今洛南县古城镇,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苌和郡慎政郡北魏景明元年(500)设置苌和郡,治所在商南县。故址在今商南县城西6公里皂角铺,北周保定元年(561)撤销。后又在此 设立慎政郡,隋初废。

上庸郡北魏永平四年(511)在丰阳县设置,治所在今山阳县城,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魏兴郡北魏太延五年(439)设置,治所在阳亭城,故址在今山阳县西北色河铺附近,北周保定元年(561)撤销。

洛州秦孝公十一年(前352)始设。治所设在今河南省宜阳县福昌镇,前秦建元十五年(379)迁治丰阳县,故址今山阳县城,后废。北魏 太和十一年(487)又在上洛县复置,故址今商州市城。北周宣政元年(578)改名商州。

荆州前秦皇始二年(352)在丰阳县设置,故址今山阳县漫川关,建元十五年(379)迁往湖北省襄阳,故址今湖北省襄樊市;北魏太延五 年(439)三月迁治商县城,故址今丹凤县西河乡古城村。北魏兴安元年(452)迁治上洛县,故址今商州市城;太和三年(479)迁往河南 省卢氏县城。

商洛市商洛市

商州北周宣政元年(578)以洛州改名,治所设在上洛县,故址今商州市城,隋大业二年(606)撤销。唐武德元年(618)复设,天宝元年 (742)改为上洛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商州,明洪武七年(1374)五月撤销。成化十三年(1477)复设。民国二年(1913)二月废。

第四(商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七月陕西省政府在全省设立六个行政督察区,商洛为第四行政督察区,治所设在今商州市 城。

商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48年6月陕南区行政主任公署设商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商南县赵川镇,1949年7月12日商 县解放,由商南县赵川迁驻今商州城南街,后迁北门外今驻地。后几经更名,今称商洛地区行政公署,治所未变。

县区治所商县商洛县商县古为商邑。秦始皇始设商县,治所在今丹凤县西河乡古城村。隋开皇四年(584)改名商洛县,治所未变。唐武德二年 (619),迁治今丹凤县城西六公里的商镇,金贞元二年(1154)降为商洛镇,并入上洛县。

上雒县上洛县西汉元鼎四年(前113)设置上雒县,治所今商州市城。东汉改为上雒侯国,封王遵为上雒侯,曹魏改为上洛县,元至元元年 (1264)撤销。《左传》哀公四年“楚司马起丰析,临上洛”。《竹书纪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战国策》: “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均指此。

商县商州市民国二年(1913)废商州设置商县。新中国成立后,仍设立商县,1988年6月改设商州市,治所仍设商县县城。

拒阳县洛南县雒南县洛南县晋泰始二年(266)分上洛县设置拒阳县,旋废;东晋太和三年(368)复置,治所在今洛南县城东南40公里处 ,秦时撤销。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在今洛南县武谷川复设,治所迁至今洛南县城东南26公里的古城镇;隋开皇三年(583)以拒阳县 改为洛南县,治所未变。唐显庆三年(658),迁治今洛南县城;明天启元年(1621)为避光宗朱常洛名讳,改为雒南县;民国与新中国成 立初仍设立雒南县,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改为“洛”。

南商县商南县北魏景明元年(500)分商县南部设置南商县,治所在今商南县城西6公里的皂角铺,隋初撤销。明成化十三年(1477)设商 南县,治所仍置皂角铺。成化十七年(1481)迁治沐水西,即今商南县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仍设商南县,治所未动。

丰阳县山阳县晋泰始二年(266)设置丰阳县,治所在今漫川关,后秦废。北魏太安二年(456)复设。唐武德元年(618)迁治吉川城,故 址不详;麟德元年(664)还旧治。金贞元二年(1154)降为丰阳镇,并入上洛县,明初设巡检司。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改设山阳县 ,治所在今山阳县城。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后,仍设立山阳县,治所未变。

阳亭县南阳县南朝宋设阳亭县,治所在今山阳县色河铺,南齐撤销。北魏太延五年(439)复设,北周保定元年(561)改名南阳县,隋开 皇三年(583)撤销。

漫川县西魏废帝二年(553)设置,故址在今山阳县城东南70公里的漫川关。北周保定二年(562)撤销。

安业县乾元县乾佑县镇安县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分丰阳县地设置安业县,治所在今柞水县城南7.5公里的下梁乡野猪坪(今夜珠坪)。 乾元元年(758)正月改名乾元县,光启二年(886)迁治西皇峪。龙纪元年(889)迁回旧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六月改名乾佑县 ,金代降为乾佑镇,并入咸宁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设乾佑县,三十一年(1294)撤销。明景泰三年(1452)在夜珠坪设镇安县 。明天顺七年(1463)二月迁治谢家湾,即今镇安县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仍设立镇安县,治所未变。

孝义厅孝义县柞水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分咸宁、镇安、蓝田等县设立孝义厅,治所在今柞水县营盘街北1.5公里的大山岔,嘉庆二年 (1797)厅城被大水冲毁,七年(1802)迁治今柞水县城。民国二年(1913)二月改孝义厅为孝义县,次年(1914)元月改孝义县为柞水 县。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仍设立柞水县,治所未变。

龙驹寨设治局丹凤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第四行政督察区设置专署龙驹寨办事处,次年八月改设龙驹寨设治局(三等县)。1949年六月 龙驹寨解放,设立丹凤县。治所仍设龙驹寨。

形胜

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岭谷相间 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米),最低点位于商南县 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横垮长江、黄河两个 流域。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降水量年均710~ 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山高,并不危岩耸天,水多,亦很少激浪泛滥。其风土人情,既兼北国之旷野,又融 南国之灵秀。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秦岭主脊位于柞水、商州和洛南北部,海拔平均在2000米左右。主要山峰由西向东有:牛背梁(2802.1米)、文公岭(1693.6米)、迷魂 阵(1943.3米)、苜蓿山(1868.0米)、凤凰山(1964.7米)、龙凤山(2028.4米)、草链岭(2645.8米)、荞麦岭(1845.6米)、八套 老(2132.1米)、鸦岔峔(2413.6米)等,构成渭河和洛河的分水岭,山坡北陡南缓,在构造上属断块掀升的山地。

蟒岭山地西起洛南与蓝田交界处的龙凤山,向东南延伸,是洛河和丹江的分水岭,又是洛南与商州、丹凤、商南的界岭,北陡南缓。主峰 云蒙山海拔1709.5米,雄居高耀乡之南。

流岭山脉西接秦王山、九华山、文公岭,东延至丹江峡谷,为商州与山阳间的主岭地。主峰秦王山(2087.0米)、西芦山(1928.0米)、 马梁寨(1841.9米)、牛夕山(1735.5米)和天桥山(1770.2米),亦具有北陡南缓的特点,是丹江与银花河的分水岭。

鹘岭西接柞水县东北部山地,与秦岭主脊相连,主峰有太平头山(1830.0米)、帽子山(1987.2米)、四方山(2341.4米),东延伸到商 南县丹江南岸,是社川河、金钱河与银花河、丹江的分水岭。主脊位于山阳县东南部,主峰天柱山海拔2074.4米。

郧岭展布于商洛地区南缘,主要分布在山阳南宽坪金钱河以南地区,是鄂、陕两省的分界岭,西高东低。东与新开岭相接,山峰连绵,主 峰海拔1708.3米。东延至商南县境内,海拔均在1300米以下。

镇柞西部山势多作西北与东南方向延展,西北高,东南较低。主峰有迷魂阵(2409.4米)、灯盏窝(2147.0米)、广洞山(2062.5米)、 玉皇顶(1762.6米)等。镇安县河与旬河的分水岭,主要由九龙顶(1994.4米)、耳扒寨(1570.1米)、吊罐垱(1657.4米)、黄龙寨 (1690.5米)、达云山(1665.8米)等山地构成。旬河与达仁河分水岭由鹰嘴岩(2601.6米)、光头山(2260.1米)、保安寨(1517.0米 )等山峰组成。达仁河西南侧与安康地区的界岭有大树垭(2083.0米)、五堂山(2056.6米)、发膜堡(1887.5米)、朝阳山(1751.2米 )等。

呈手指状延伸的山岭之间,分布着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和众多的支流以及千沟万壑。掌状岭谷结构的地貌特点,在地质成 因上主要受东西向和西北~东南向的构造断裂所控制。自中生代末期以来,除形成一些局部构造盆地外,地质构造已基本定型。自第三纪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承继了老构造格局,具有间歇性断裂分异运动特点。同时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且受河流长期切割,形成结构 复杂、纵横交错及千沟万壑的山地地貌。

地形全市地形大体划分为川原、低山、中山三大类。

川原地形主要分布在较宽阔平缓的河谷地带,面积为375.2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86%,海拔在100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0米,地面 坡度多为3~7度。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是本区主要粮油产区,也是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区域。按河流冲淤变迁及其位置等差异 ,又分为:河滩地,地势低平,多为水田和旱平地;河谷阶地,多属旱台阶地块,引水灌溉较困难;梁垣地,包括丘陵的土石梁和顶面较 宽阔平坦的塬坡地,主要分布在洛南、商州、丹凤盆地,商南清油河、富水及山阳银花河谷等地。土层深厚,地表冲沟发育,水土流失较 为严重。

低山地形是河谷川原至中山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面积为2067.91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70.86%,北部相对高差100~ 500米,地面坡度20~35度,南部相对高差200~600米,坡度20~40度。南部海拔600米以下为含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带和栓皮栎林带。 土壤较瘠簿,是经济林、用材林和草场草坡的主要分布区域,粮食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中山地形位于各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面积为474.9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6.28%,相对高差在500~700米,最高可达1000米以上 ,坡度多在25~50度之间,许多峡谷断岩常在70~80度之间,海拔1200~1800米之间,是华山松、尖齿栎林带,再往上依次为桦木林带( 海拔1800~2100米)、云杉林带(海拔2100~2300)、冷杉林带和高山草甸地带(海拔2300~2802米)。中山区是一个用材林和主要水源 涵养林区。由于山高坡陡,气候冷凉,粮食生产多集中在海拔1000~1500之间的沟槽缓坡地带。

水系商洛境内沟壑纵横,河流密布,共有大小河流及其支流72500多条。按集水面积分级,3km2以上的河流650条,10km2以上499条,100km2以 上67条,500km2以上8条,1000km2以上5条。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3公里。主要河流有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另有 五条独流出境河流,即蓝桥河、许家河、滔河、黑漆河、新庙河。这些河流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黄河域的有洛河、兰桥河,流域 面积2882.8平方公里,占河流总面积的15%;其余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6700.9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总量的85%。

历史

商洛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 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史记·殷本纪》载,契(xiè)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国名也。《史记·秦始皇本记》引《括地 志》载:“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契即帝喾 之子。虞司徒契佐大禹治水,以功封商,是为商国。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建置先后为郡、州、路、道、区、分区、专区、地区,称谓不 一,隶属各异。

人口

据商洛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234174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39012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8380人,减少2.02个百分点。年平均减 少0.20个百分点。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31571户,家庭户人口为220417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8人减 少0.0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31943人,占52.61%;女性人口为1109799人,占47.3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3.52下降为111.01。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

14岁人口为361494人,占15.44%;15

64岁人口为1797465人,占76.7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783人,占7.81%。同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

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15个百分点,15

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0.1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2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2945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116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98296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68466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76人上升为552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7289人上升为10299人;具有初 中程度的由28343人上升为4197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4183人下降为2923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156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89250人,文盲率[5]由 13.55%下降为6.05%,下降7.5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资源

矿产资源商洛地区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和新构造活动,以及优地槽的褶皱回返过程,地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 频繁,断裂构造、岩浆及热液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产。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种,其 中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24处。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钒、钛、银、锑、铼、水晶、萤石、白云母和钾长石等20种,其中柞水大西沟 铁矿储量3.02亿吨,占全省的46%。居全省第二位的有铜、锌、钼、铅等13种。

一、黑色金属矿产

铁、钒、铬、锰、钛五个矿种在本区均有分布,以铁、钒、钛三个矿种具一定优势。

二、有色金属与贵金属

商南也有已发现有色矿种10种,为铜、铅、锌、镁、镍、钨、钼、汞、锑、钴。均有探明储量,以钼、锑、铅、锌、镁矿具较大优势。

三、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

本区已探明储量的有铼、铍、硒、碲、铟、镉等矿种,在全省具一定优势。铼、铟、铍、镉、碲探明储量居全省之首。该类矿产在本区均 为伴生矿产,伴生于有色或非金属矿之中,综合利用前景好。

四、非金属矿

区内已发现非金属矿36种,按用途分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矿产地约210处,已探明大中型矿床16个、小 型矿床11个。

植物资源商洛市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据西北植物研究所等单位调查统计,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 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此外还有许多鞣料植物、芳香油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及牧草植物等。宜林面积 230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0%。有林地1500万亩,木材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是陕西省木材主产区之一。

(1)药材类:商洛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其中年产量50万公斤以 上的有连翘、五味子、丹参、苍术、青风藤、淫羊霍、黄姜、桔梗、威灵仙、茵陈等10余种;年产量10~50万公斤的有金银花、柴胡、天 麻、白术、山楂、黄芪、猪苓、山萸、柏子仁、远志等10余种。其中连翘、金银花、丹参、山萸、五味子、桔梗年收购量居陕西省之首。 山萸肉年产干果皮50余吨,在全省占重要地位。

(2)纤维类:有龙须草、棕片、构树皮、葛麻、苎麻、桑树皮、桦树皮、竹子等。其中龙须草是高级造纸原料,全区年产约4~5万吨。

(3)淀粉类:有薯蓣、橡籽、毛栗、葛根、石蒜等。有许多植物淀粉含量高、品质好。如橡籽仁的淀粉含量达50~60%,橡籽年产量约 5000吨。

(4)油料类:有核桃、松籽、油桐、乌桕、椿树籽、花椒籽、黄连木籽、八月炸籽等。年产油桐籽约3500吨。

(5)化工原料类:有五倍子、橡碗、薯蓣、刺黄蘖、漆树、黄栌、化香树等。年产橡碗6200吨、生漆6.75吨。

(6)牧草类:据畜牧部门普查,本区牧草植物共85科、480余种。主要有芒、白羊草、荩草、葛藤、野豌豆、鹅冠草、紫花苜蓿、唐松草 、胡枝子等。

蕨类植物

全区约26科、46属、95种。其中大部分属药用植物。如木贼、贯众、还阳草、海金沙、石韦、问荆、节节草、阳地蕨等,都是很重要的中 草药。

食用菌类

全区约70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松孔蘑、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等。多野生,人工栽培的主要限于黑木耳、香菇等一般菌类 。木耳、香菇总产分别达到1000多吨和3700多吨。

林特产品类

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尤其是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 一。2010年茶叶产量0.16万吨,比上年增长45.5%。

动物资源兽类

种类较多,分布广泛。主要有羚牛、草兔、松鼠、狐狸、黄鼠、狗熊、水獭、苏门羚、青羊、林麝、盘羊、灵猫、豹猫、金猫、花面狸、 小鹿、豹等。其中羚牛、苏门羚、林麝、金猫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柞水西北部以牛背梁为中心的老林、太河等林区是羚牛集中分布区 ,面积约12万亩,为陕西省牛背梁羚牛保护区的组成部分。

鸟类

据西北大学生物系等单位联合考察,本区鸟类有13目、19科、70属、103种,其中当地繁殖鸟94种,冬候鸟和旅鸟9种。主要有:环颈雉、 长尾雉、石鸡、锦鸡、八哥、画眉、杜鹃、灰喜鹊、灰鹭、啄木鸟、山斑鸠、戴胜、三宝鸟、金腰燕、松鸦、三道眉、草鹀等。白冠长尾 雉、锦鸡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

爬行类

常见的有蛇、蜥蜴、鳖。

水生及两栖类

主要有鱼类、蛙类。

其他类

有蝎子、蜱、螨、蜘蛛、蜗牛、蜈蚣、螃蟹、蚯蚓、蛭。

水资源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79.89万千瓦,占全省总量的6.27%。每平方公里平均40.79千瓦,人均376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条 干流理论蕴藏量为36.06万千瓦,占全区总量的45.1%。水力资源的可开发量为30.17万千瓦,占理论量的37.7%,其中小水电为19.17万千 瓦。人均占有可开发量142瓦。可开发量在各县(市)的分布:1~3万千瓦有商州、洛南、柞水三县市;3~5万千瓦的有丹凤县;5~10万 千瓦的有镇安、山阳、商南三县。

经济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0.88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3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68亿元,分别增长17.7%和19.4%。,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257元和6223元,增长11.3%和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16亿元、增长26.7%,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82亿元、增长13.6%。

农业经济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2.02亿元,增长5.5%。实现增加值88.54亿元,增长5.0%。全年年粮食总产量为65.07万吨,较上年增长 1.2%。其中夏粮产量25.01万吨,秋粮产量0.06万吨。造林绿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保护全面加强,林业建设成果得到有效 巩固;林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提前完成。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37.2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机械 总动力82.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实际机耕面积达到61.33万亩。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大牲畜存栏12.68万头,猪存栏106.76万头。

工业经济截至201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7户(含三县农电)。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5.2亿元,增长27.0%,实现总产值 479.93亿元,增长36.8%。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89.67亿元,增长45.1%;重工业实现产值390.26亿元,增长35.0%。全市23户大中型企业全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1.9亿元,增长20.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4.2%,支撑作用明显。

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7.4%;集体企业增长8.8%;股份制企业增长39.0%;股份合作企业下降5.3%;外商及港 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0.6%。

三大支柱产业中,现代材料实现产值339.43亿元,增长35.9%;现代医药实现产值43.09亿元,增长49.4%;绿色食品实现产值29.51亿元, 增长32.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产销率90.7%。工业销售产值为435.27亿元,增长33.9%。主要工 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趋势。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11.41亿元,下降1.5%,其中国有及国 有控股企业完成28.92亿元,增长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7.1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591.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95.5万 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2亿元,增长26.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包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465.7亿元,增长 28.2%;跨区投资14.9亿元,增长11.1%;农户投资15.5亿元,增长3.0%。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为7.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为39.2 %,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为53.3%,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房9984套,其中廉租房2890套、公租房2269套、限价房2688套,全年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3769套。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16亿元,增长20.9%。房屋销售面积66.07万平方米,增长24.8%。房地产开发中,住宅投资完成15.4亿元,占全部 房地产投资的89.5%。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旅游2013年客运量397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98933万人公里;货运量2839万吨,货运周转量405518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9.7亿元。2013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10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89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游客276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43亿元,分别增长20.8%和32.1%。

商业贸易、对外经济和物价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82亿元,增长13.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98亿元,增长13.0%;乡村消费品零 售额27.84亿元,增长15.3%。按行业分,批发业18.72亿元,增长15.6%;零售业89亿元,增长13.8%;住宿业1.53亿元,下降15.6%;餐饮 业12.33亿元,增长13.2%。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0.63亿美元,下降18.6%。其中,出口总额0.48亿美元,增长637.2%,进口总额0.1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0.33亿美元 。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2个,合同项目14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9.89亿元,同比增长36.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4%,居住价格上涨1.4%。

财政金融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9.7亿元,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68亿元,增长19.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6.33亿元,增长 9.2%。

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9.37亿元,增长1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9.86亿元,增长17.6%。全市金融机构各 项贷款余额248.08亿元,增长11.7%。其中,短期贷款为79.38亿元,增长22.6%;中长期贷款为161.98亿元,增长6.9%。年末人民币汇率为 1美元兑6.096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1%。

社会

教育和科学技术2013年全市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所,在校学生1.03万人;高等职业院校1所,在校学生0.6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2.88万 人;普通中学171所(其中初中147所),在校学生14.44万人(其中初中8.77万人);小学681所,在校学生15.63万人;幼儿园374所,在 园幼儿(包括学前班)7.8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残疾儿童345人。2013年全市普通高考文史理工类二本线以上7823人,上线率达 47.58%。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0%。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004件,授权专利132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技术合同交易额3049万元。

文化、体育和卫生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28.3%,占GDP的1.1%。商洛文艺演出首次走出国门,展示了全市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山阳漫川 大调《春之歌》亮相韩国第六届“石榴花之春”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全市“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达到21393 场次。完成16.7万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成镇办广播电视标准化服务站136个,完成20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个社区文化中心、24个社 区文化活动室、5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工作。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2%和98.6%。

2013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980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176家。共有床位10270张,其中医院(含卫生院)病床3991张。共有卫生机构人员 166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09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546人,注册护士3565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3.8%。

资源、环境、社会治安、安全生产2013年耕地总资源289.44万亩,常用耕地面积200.14万亩。年内减少耕地1.09万亩,其中,耕地改为园地0.04万亩,国家基建占地0.7万亩 ,退耕还林还草占地0.09万亩。年内新增耕地0.59万亩,其中,园地改为耕地0.007万亩,新开荒地面积0.02万亩。

全市水资源拥有量(多年平均)50.14亿立方米。全年用水总量28824万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用水14008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3962万 立方米,工业用水6055万立方米。

全市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 林特产品而著称。已发现各类矿产6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种。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市区空气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的天数为351天,占总天数的96.2%。其中,一级天数202 天,占总天数的55.3%。

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2013年,全市公安户籍人口250.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26万人。据5‰ 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4.61万人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7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6223元,增长14.7%。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2013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9.86亿元,增长17.6%。

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全市民生财政支出117亿元,实施基本建设类项目1100个,涉及就业、全民社保、卫生健康等领域,其中住房保障 项目、消除贫困项目、改善环境项目占到总投资的一大半。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建设集中安置点118个,搬迁群众 1.6万户、6.08万人,9.2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开工各类保障房9984套,其中廉租房2890套、公租房2269套、限价房2688套,全年基本 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3769套。全市新增就业144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农 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1万人。全年共培训各类残疾人1770人,新增就业残疾人520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1%,有4.73万城镇低收入群众、21.4万农村低收入群 众享受低保政策。13.9万高龄老人发放补贴1.07亿元,全市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

人文

明《商略》曰:“汉高发巴蜀之民定三秦,迁巴蜀渠率七姓居商洛,由是风俗不改,习尚清高,有四皓遗风,”人性质实,土风简朴。故 斯地居民,南北杂处。一般说来,丹江盆地以北多“本地人”,其生活习惯近似北方型;以南则多“下湖人”,其生活习惯近似南方型。 南北文化虽经数百年交汇,仍各具其传统特色。南方美与北方美陶冶感化,现代美与传统美水乳交融,构成五彩斑澜的生活图画。

商洛地连秦楚,人杂南北,文艺形式丰富多彩。历史上,“大槐树人”带来的“黄河文化”和“下湖人”带来的“长江文化”在这里交汇 ,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剧种有秦腔、花鼓、道情、二黄(汉剧)、豫剧,以及民间的山歌、号子等。五十年代“夫妻观灯”、六 十年代“一文钱”、七十年代“屠夫状元”、八十年代“六斤县长”、“凤凰飞入光棍堂”、九十年代的“山魂”等剧目,均获得省以上 创作一等奖,有的赴京汇演,有的搬上银幕。1985年被省文化厅誉为“戏剧之乡”。

园区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位于商州区和丹凤县之间,规划范围:西起商州区刘湾办事处任塬村南秦河;东至丹凤县商镇老君东侧坡边及丹景 路沿线东山坡边;南起沪陕高速公路界,北沿312国道北边坡垣及沿丹景路两侧至洛南县界,东西长75公里,南北平均宽1.3公里,规划区 域控制面积98平方公里。首期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按照“一区三园”模式设置,总称为“一区”,即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三园”指在“一区”管理模式下规划 三个专业园,即: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

刘湾生态工业园西起南秦河;东至枣园村古道渠;北连丹江南堤;南临沪陕高速公路。控制面积2平方公里。由东向西依次规划为:综合服 务区、科技研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区,以服务配套、科研创新、企业项目孵化为主要功能。

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西起龙山村沙河;东至白杨店村后沟;北沿312国道北边坡垣;南临丹江河北堤与沪陕高速公路。控制面积12.5平方 公里。聚集盐化工、氟材料、锌合金材料、硅材料、煤电等循环产业发展。 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西起丹景路西侧坡边;东至丹景路以东 坡边;北至洛南县界;南连杜家院南坡边。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依托石灰石资源,发展水泥建材、电石生产及相关项目。

园区以组织区内企业项目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分类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为主线 ,依托陕西延长集团、陕西省投资集团、陕西省有色集团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比亚迪为龙 头,以商洛火电厂为支撑,首期重点布局了相互关联、左右支撑、协作配套、循环发展、综合利用的5个产业链27个项目:1、光伏产业循 环发展产业链共4个项目;2、盐化工与水泥生产循环发展产业链共8个项目;3、氟材料循环发展产业链7个项目;4、锌及锌合金材料循环 发展产业链6个项目;5、煤电产业循环产业链2个项目。这27个项目共需要投资241亿元,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润 100亿元,税金60亿元。

旅游

商洛山连秦巴,水派长黄,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成为历代名人荟萃之地。仅唐一代,就有50多位著名诗人徜徉商洛,留下大批诗文。商洛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开发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全区有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 其中省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洛南旧石器地点群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东龙山夏商周遗址被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 “文化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洛河元扈山“仓颉授书处”摩崖石刻表明这里是文字的发祥之地。蓝关遗址、武关遗址、商鞅封邑遗址和 “闯王寨”、“生龙寨”遗址仍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汉代的四皓墓、隋代的文庙、唐代的丰阳塔、宋代的商州城垣、金代的二郎庙、明 代的商州城隍庙和龙山双塔、清代的会馆群成为人们参观与凭吊之地。已建成开放的景点有商南的金丝峡,洛南的老君山、玉虚洞,山阳 的天竺山、月亮洞、白龙洞,镇安的塔云山,柞水的牛背梁、柞水溶洞,丹凤的丹江漂流;正在开发的有商州的仙娥湖。柞水溶洞群被誉 为“北国奇观”。贾岛、王禹鱼回等曾寓居或遨游于商山洛水之间,留下千古佳作。大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府旧址,刘志丹、唐澍将军习 武纪念地、贺龙斗夏曦的寓所,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鄂豫陕省委常委会遗址,李先念主持召开豫鄂陕边区党委成立大会丹凤封地沟旧址 等,是人们观光游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场所。天竺山、牛背梁创建为国家4A景区,木王等7个景区创建为国家3A景区。全面启动“ 秦岭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商南任家沟等16个村进行了首批命名。我市成为全省首个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城市,跻身“全国百强旅游城 市”和“最具魅力旅游城市”。举办了2013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全年接待游客2764.5万人次,综合收入135.4亿元,分别增长20.8%和 32.1%。

特产

核桃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先在京都长安试种,不适。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茂盛,挂果累累。唐代以后,商洛核桃已有相当规模。 清《直隶商州总志》载,“商洛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全区现有核桃林面积13918亩、核桃树1188万株,总产达158.8万公斤。

板栗历史悠久,境内各县市均有分布。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已有栽植,到清朝和民国时期,尤以“镇安大板栗”品质最优,在国内 各大城市享有盛名。

柿饼主产地在商州市城东70里的孝义湾。此湾北临丹江,南依群山。土地肥沃,为柿树生长的最佳环境。所产柿饼品种多,且独具风味, 尤以干帽盔、满天红个大、色泽红润,柿瓤红似牛肉丝,味甜、绵软,实属柿中之上品。

花生主要产于商南县。年均产量65万公斤。特点是皮簿、仁饱、质优,炒熟食用香脆异常。熬米汤、制糕点佐料深受喜爱。

麝香既是名贵药材,又是高级香料。据《唐书》、《宋史》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商洛麝香就是向皇帝进贡之物。

金银花境内各县均有分布,以山阳、镇安为生产区。全区年收购量一般为13万公斤,最高年份占全省收购量的84%。

连翘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全区年收购量74万公斤,占全省收购量74%,行销全国27省、市、自治区。

山楂俗称红果、模糊梨。商洛境内广有分布,以洛南、镇安、山阳、商南为集中产区。全区年均产量为25万多公斤,占全省总产量的60% 以上。

天麻境内盛产,历史悠久。原是天然野生,主要资源以镇安、山阳、柞水为主。近些年进行人工栽培成功。

桔梗是医治多种疾病的良药。在唐代,商山桔梗就誉满神州。主产区在洛南县,其他各县均有分布。年均产量100多万公斤。

杜仲又名丝棉皮。主产镇安县,多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之间的西南地区。现有面积550多亩,年均产皮3万余公斤。

白果又名银杏,是珍贵药材。

山萸全称“山茱萸”,分布于丹凤、山阳、洛南县。年产量达16万公斤,收购总量占全省82%。

丹参主产商州市,洛南、镇安、山阳亦有分布。年产量在50万公斤以上,年均收购量35万多公斤。

黑木耳食用价值很高,各县均有分布。全区年产25万公斤,畅销省内外。镇安县建成木耳加工厂,年加工黑木耳60吨。

漆木油境内各县都有分布,以镇安、山阳、商南为著。年均产漆油30万公斤,是重要工业原料。

桐油境内南部低山区宜于桐树生长,广有种植,历史悠久,尤以商南、丹凤、山阳、镇安较多。年产桐籽420万公斤,可榨桐油210多万公 斤。

丹凤葡萄酒1911年采用意大利安西曼酿造葡萄酒技艺生产,有“共和牌”、“密蜂牌”、“四皓牌”、“工农牌”等品牌。1965年经国家 商标管理局注册为“丹江牌”商标,在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一金、三银、二铜”奖牌。

商南茶叶1962年“南茶北引”种植成功,逐年发展。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总产量达20万公斤。品种有炒青茶、花茶、毛尖等,特别以“ 商南泉茗”而闻名,多次被省、地评为“优质产品”。

镇安象园茶叶象园毗邻安康,适宜茶树生长,1644年从安徽和州引种培育成功,300多年来盛名不衰。现有茶园面积9800亩,产量5万公斤 。

山阳九眼莲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与其他地方莲菜不同,身为九眼,故称“九眼莲”。

商芝又称“紫芝”、“拳芽”。多生长在高山深谷的坡塬地带。

友城

荷兰埃门市(Emmen City),位于荷兰北部,总面积35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万人,与德国、比利时交界,西临北海,属于德伦特省第二 大城市。该市公路、铁路、航空和海上运输交通发达,与德国、东欧、波罗的海等国家以及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艾姆顿、不来梅等世界 著名城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埃门市属于荷兰北部工业企业最集中的城市,拥有以能源、电子、光导等产业为主的各类企业6700多家,其 中工业企业400多家。埃门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教育基础设施齐全,既有普通职业技术学院,又有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 教育发展较快,埃门市著名的斯丹顿大学目前有外国留学生600多人,其中中国留学生近200人。同时,埃门市动物园在荷兰乃至整个欧洲 都是非常有名的。2011年4月3日,商洛市与荷兰王国德伦特省埃门市政府签订《建立友好城市协议书》。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门巴族    下一篇 济南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