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池州市

池州,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截至2014年3月,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池州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中文名称
池州
外文名称
Chizhou
别 名
贵池、秋浦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华东地区
下辖地区
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
政府驻地
池州市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
电话区号
0566
邮政区码
247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面 积
8271.7平方公里
人 口
162万(2013年)
方 言
江淮官话、吴语、赣语
气候条件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著名景点
九华山景区、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大愿文化园、牯牛降等
车牌代码
皖R
市 树
樟树
市 花
杏花
行政区划代码
341700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
王宏、市长雍成瀚

目录

池州池州
夏商王朝时期,区内政区设置无考。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

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

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

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鄣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

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

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

梁,属扬州宣城郡、南陵郡地。

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

隋,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

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

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

唐元和年间(806—820),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间也。”

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日元二年(938),改池州为康化军。

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997)池州池阳郡属江南东路,绍兴初年属江南路。

升金湖升金湖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

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

民国3年(1914),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

民国17年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1932)至38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

1949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

1952年2月至1965年5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分别划入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

1965年5月至1980年1月,复设池州专区,直属安徽省。

1980年1月至1988年8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并入安庆专区、宣城专区、徽州专区。

1988年8月 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

2000年6月撤地建市,现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物产资源

池州池州
池州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60%,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集中、品味最高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进入“两山一湖”区域的重要出入口。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还有首批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

池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秦时代,池州的高山深谷,由习惯于“山处水行”的越国人盘踞,像一个钝头巨楔一样,插在吴、楚之间,直到三国时期,池州山区仍是战国时代被楚国打散后的越国人的君、王部落的聚居繁衍之地,因此地表地下具有丰富的越文化遗存。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五游秋浦,三上九华,写下秋浦歌十九首和“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等绝世佳作。杜牧曾任池州知府,并写下著名的《清明》诗。历代名人陶渊明、苏轼、岳飞、陆游等都曾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诗文化、戏文化、茶文化,古老的贵池傩戏、目连戏和青阳腔,具有池州地域特色和深厚底蕴的“九华文化”,享誉海内外。

池州物产富饶,资源丰富。自古就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池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其中铅、锌、锑、锰等有色金属矿藏的储量居安徽首位,特别是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品位高、储量多、开发加工潜力大。是华东最大的非金属矿加工基地、安徽省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地。池州拥有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茶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池州已初步形成建材、非金属矿、有色金属冶炼、化工、轻纺、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

产业经济

池州池州
建市以来,池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坚持投资带动、项目拉动、开放推动,工业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十一五”的五年,是池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温家宝总理视察池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巨大鼓舞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追赶、奋力崛起、实现跨越”为主题,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的池州精神,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战略,深入推进“583”工程,经受了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特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00.8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5.3%,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43.4亿元,是“十五”末的3.7倍,“十一五”年均增长30%,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7元,是“十五”末的2.0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5.2%,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5827元,是“十五”末的2.0倍,高于全省542元。累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1%、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9.9%,完成省定节能减排考核目标。

区位交通

池州池州九华山
池州市位于安徽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境内名山秀水,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G318、G206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铜九铁路横贯东西,坐拥长江黄金岸线162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十一五”期间,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以全面提高路网综合服务水平为核心,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原则,重点抓好高速网络工程,国省道干线畅通工程,乡村通达工程以及“水上池州”工程,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682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15公里,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完成了由交通末梢向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沪渝高速公路池州段、京台高速公路池州段、济广高速公路池州段等项目相继建成以及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工程的即将开工,全市“一纵两横”高速公路网络初步形成。通过大力实施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面改善工程、创建文明路工程、路域安保工程,共完成国省干线(含重要县道)新改建里程424.24公里,国省道达二级以上标准的有605公里,占总里程的89%,国省干线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大力实施通乡油路工程,全市农村公路基本实现县道黑色化。自2006年开展的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工程建成309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全市共投资3490万元用于站场建设。2006年,集旅游换乘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的九华山汽车中心站投入使用,2008年,池州汽车客运总站中心站投入使用。 “十一五”期间,我市内河航道建设完成投资3600多万元,水运优势逐渐显现。2008年9月1日铜九铁路客运的开通,结束了池州不通火车的历史,目前,宁宜城际铁路和九华山机场正在抓紧建设,并将在一至两年内投入使用。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助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外运输通道布局、优化区域路网层次结构、注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打造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初步建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届时,一个能力充分、运行高效、管理上乘、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定能为池州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池州也必将成为广大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池州文化

池州池州九华山

池州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周朝时,池州为扬州之属。秦统一中国后,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汉元封二年置石城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设州置府,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池州地处吴头楚尾,南北要冲,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热土。它东邻金陵,西眺匡庐,北滨长江,南接徽杭。八百里皖江回旋激荡,数千年文脉绵延承传,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在这里融汇流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荟萃交融。独特的地理位置,久远的文明历史,形成了池州深厚而独具风韵的地域文化。

池州的灵山秀水,哺育了池州隽永灵秀的诗文化。“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奉命召集翰林学士,在池编辑并刻版印刷的。

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个性突出,地域性强。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千百年来,古刹林立,飞阁流丹,香烟缭绕,修持佛法,享有“莲花佛国”之称。九华山具有一千六百多年的佛教历史,灵山与圣地、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佛、儒、道高度融合,宗教习俗与民间风俗和谐共生。地藏信仰是九华山佛文化形成之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从佛经中菩萨到真人金地藏,在九华山这块净土上弘扬和辐射,最终形成了理念高尚、个性突出和系统完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

池州戏曲文化古朴、完整,地位突出。池州是中国傩戏之乡,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 石台目连戏和黄梅戏姐妹腔的文南词名列省级文化遗产。纯朴的民风、山区相对封闭和安逸的自然环境,使得池州古戏曲至今仍呈现原生态、古朴、粗犷的风格,内涵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考古学和民俗学价值。池州还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六七十年代巅峰时有业余剧团400多个,演职员6000余人,各市、县都有专业黄梅戏剧团,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池州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形成了池州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石台唱曲、平安草龙灯、鸡公调、福主庙会、酉华唱经锣鼓列入省级文化遗产。池州的民俗文化,几乎涵盖了民间百姓生产、生活、节庆娱乐的方方面面。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池州风情各异而又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彰显了池州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特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湘潭市    下一篇 舟山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