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横戈跃马真战士,精诚为医暖杏林

疫情当前,秦彦国作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领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在武汉一线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目录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编辑本段

副院长秦彦国编辑本段

秦彦国,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中心副主任。

fileImg

疫情当前,秦彦国作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领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在武汉一线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运筹帷幄,逆行而战编辑本段

2月7日,秦彦国带领吉大二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飞往武汉。“取得疫情的胜利,带领全体队员平安健康凯旋而归,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医治病患,在飞机上,秦彦国便开始分工分组和目标计划安排,争分夺秒地做着战前准备。他挑选队员成立核心组,将工作进行细致分工,争取做到无缝衔接。这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士气振奋,表现突出,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及湖北省卫健委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秦彦国抵达一线后,一刻都未停歇,根据实际情况,他把重点转移到战前人员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上来。“保护好医护人员的安全,他们健健康康的来,我就要安安全全地把他们带回去。这是我对战友们的责任。”

“收治危重患者,是国家给我们的任务,挽救患者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把6个战斗组排好了班,4个小时一个班,之所以这样安排,既是为了避免感染,也是为了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治疗。”一线任务繁重,秦彦国合理调整人员分配,带着队员们不顾辛苦收治病人,坚决与病毒奋战到底。

战地防护,火线研发

秦彦国不仅是位妙手仁心的医生,还是一个“战地发明家”。开始武汉一线抗疫工作以来,他发明了许多保护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的装置。

基于临床实际迫切需求,他发明出以“罩住病人、罩住病毒,让病毒不播散”为理念的防喷溅和减少病毒气溶胶的防护装置。秦彦国说:“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抢救的时候要做一个操作,就是气管插管。气道打开的一瞬间,会有大量的气道分泌物和气溶胶喷射出来,医护人员要承受非常大的风险。我就有个想法,是不是可以转变一下思维,是不是可以考虑把病毒罩住,从而把医护人员的风险降到最低?时间紧、任务急,于是,从有了这个发明的念头到设计、安装和使用,全过程仅用了5天时间。”后来,这套装置在临床使用中经过多次改良,已取得良好效果。

作风优良,再次应战编辑本段

就在各省级、国家级医疗队逐渐撤离武汉时,秦彦国带领的吉大二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再次接到国家通知,继续留守武汉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这是对医疗队医疗技术和服务最高的认可,秦彦国及队员们倍感骄傲,他们多次表态,一定完成各项救治任务,直到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夜已深,秦彦国召开紧急会议,与核心组成员再次研究接下来的工作方案,最终决定将131人的医疗队兵分两路:一路“ECMO核心组”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继续接收需ECMO支持治疗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一路“危重症救治组”整建制接管武汉肺科医院危重症病区,与此同时,“机动组”与“管理组”负责全面支援。秦彦国坚定地表示,疫情就是命令,国家让我们冲锋到哪里,我们就坚定地战斗在哪里。

武汉解封,中国进入“缓疫阶段”。正是一批批像秦彦国一样,将白求恩精神践行到底,将党员职责时刻抗在肩上的白衣战士们,筑起了抗击新冠病毒的防线,用行动书写了祖国大地的抗疫新篇!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省水利厅退休党员周胜姣:大院“主心骨”    下一篇 十七年前你们用“超能力”守护我 十七年后换我守护你们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