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钱穆爱养生 活到96岁就靠这三招!
钱 穆
钱穆于1895年7月30日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因所读中学停办而辍学,靠刻苦自学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北大、清华的一代名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钱穆一生教书讲学76载,桃李天下。他所著的《国史大纲》至今仍被史学爱好者奉为经典。
1990年8月30日,一代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寓所平静离世,享年96岁。他留给世人的是约1500万字的54册著作 ,凝聚了他一辈子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成果,泽被后世。
01编辑本段
破“三世不寿”阴影 立志养生编辑本段
钱穆先生还被誉为“最后一位国学大师”,除了他学问做得好,也因为他热爱养生福寿绵长。养生的观念却来自于钱穆先生悲痛的家族经历。钱穆的祖父37岁谢世,其父终年仅41岁。
1928年,钱穆的结发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也相继去世,其长兄钱挚在帮助钱穆料理后事期间,劳累过度,引发旧病而亡,年仅四十出头。五位至亲的不幸去世,让钱穆感慨:“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
而钱穆本人年少时也体弱多病,为摆脱家中“三世不寿”的阴影,从此,他读书时尤其关注养生知识的积累,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钱穆特别注重起居有规律,注意锻炼,强化生存意识和能力,多年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养生三宝”之法。
▲钱穆(前排中)送长兄钱挚之子钱伟长(前排右)赴美留学前合影
02编辑本段
“养生三宝”编辑本段
清淡饮食、戒烟、动静有度编辑本段
由于患有胃病,钱穆长久以来饮食清淡,对食欲极为节制。钱穆喜好简单的食物,像稀饭、清粥、腌小黄瓜、嫩姜,他能够吃得津津有味。
钱穆年轻时就有吸烟的习惯,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有劝戒烟一节,他自我检讨: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于是下决心戒烟,这之后数十年都不再吸烟。接近钱穆的人说他无论做什么事均“能提得起,放得下,洒落自在,不为物累”。
钱穆喜欢爬山,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调节生息。钱穆自称:“游历如读史,尤其如读一部活历史,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曾在抗战时期跟随过他的学生回忆:“他很爱山水,尤爱流水,因为流水活泼,水声悦耳,可以清思虑,除烦恼,怡情养性。”
在教书期间,钱穆一方面专心专研文史,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置于山水之中。因此有人称赞他说:“先生可谓古今学者之健游、善生活者,亦善读书者。”
除此之外,钱穆还喜欢太极拳,堪称行家。他每天清晨起床后都会用两拳搓擦眼尾、按摩脸部二十分钟,之后便会打上一套太极拳。
在钱穆所有养生方式中,最佛系的是他的绝技——静坐息功。钱穆从二十多岁开始便一直练习静坐,出神入化程度不逊色于寺庙的和尚。
钱穆还坚持洗冷水浴,为血管做“体操”,即使寒冬也不辍。
03编辑本段
静神养气养心 夫唱妇随编辑本段
1967年钱穆夫妇定居台湾,所住的素书楼山林环抱,钱穆生活过得平淡,坚持养气又养心。每天早上外出工作四小时后,钱穆就回到素书楼,午饭后静坐小憩;午休后他就在二楼的长廊来回走3000步,之后就会坐在长廊的椅子上赏花。
二楼阳台又称“望月小台”,钱穆与夫人喜欢在夏夜静坐在此赏月。每当妻子整理庭院时,钱穆都会坐在老松树下的石椅相陪。
即使是到了73岁的高龄,钱穆仍笔耕不辍。但因患有青光眼,钱穆能下笔而不能校对,得靠夫人胡美琦诵读,再口授订正。就这样,钱穆在夫人协助下再写下近百万字。钱穆在晚年坚持写作,离不开夫人胡美琦无微不至的照顾,夫唱妇随,琴瑟和鸣。
至今在台北的素书楼一楼客厅,一直悬挂着朱熹所书“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及“静神养气”字轴,这也是钱穆先生一生实践的主轴。勤运动,好读书,游山水,家和睦,培雅兴,造就了他健全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