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纪庆:弘扬满医文化,促进体质健康
中医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上医治未病”最早源于《皇帝内径》所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此之谓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成为慢病防控的重要理念。很多中医疗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满族医药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满医满药源深流远,从商周时期的满族先人肃慎人算起,医病用药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的常纪庆医师是一位汉族人,却有满族血统,是当代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医药传承人,中医执业医师,现任世中联满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满医药分会副秘书长。
承习祖传医术 编辑本段
悬壶济世编辑本段
满医满药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博大精深。常纪庆自幼承习祖传医术,有志继承家学。在祖辈“学医必精,为医必仁”思想的影响下和“医必懂药,识药性,会认药,知药味,一尝便知是对是错”的教导下,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宗金鉴》、《傅青主女科》等。
他把《黄帝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许多中医经典著作通读精读,口诵心记、并能熟练背诵,积累了丰富扎实的中医和中药学知识,为日后济世活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久,他正式悬壶在家乡出诊理症,因屡起沉疴,名声日隆。
学在于勤 知在于行编辑本段
常纪庆恪守“学在于勤,知在于行”的座右铭,严守“五字真经”的治学之道,使他在中医药之路上不断攀越一个个高峰。
即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
常纪庆一生勤学不懈,学识渊博,医术精湛,见解深刻,用药准确,融会当代新知,纵横捭阖,通达古今,精思明辨,自成一家。他精通药性,勤于临证,通过钻研理论及临床实践,他传承并丰富了满医药学。
中医治病 重在“辨证论”治编辑本段
常纪庆热情、健谈,与他聊天就像翻读一本百科全书,中医经典、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悠悠岁月中的治病故事,随着他和缓的声音慢慢展现。
他认为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无论内外妇儿,医理贯通,治病用药,贵在立法,而法的确立来自辨证,理法方药得宜,则药到病除。因此,“中医大夫最好是全科医生,各科是一个整体,要用中医整体观去辨证。”
常纪庆绝技:悬丝诊脉、摸骨诊脉、视频诊病、满医飞针,并免费授业解惑。临床善用经方,悬壶应诊,辨证无误,且立方遣药,效果非凡。
常纪庆坚持弘扬仲景学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他认为21世纪中医学术的发展,不能墨守陈规,只有在深刻领会仲景学术的基础上,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常纪庆精通伤寒,他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用之得当,效如桴鼓;且经方有限,满足不了疾病谱的发展需要,要靠时方来补充。善用古方治今病,用方知常达变,讲究处方贵精,立法宜奇,用药在巧,关键在博。
弘扬中医 不忘责任编辑本段
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支持下,2016年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满药专业委员会(简称世界中联满药委)”,并于同年在“中国满药之都—丹东”召开了首届满药学术年会。常纪庆当选为世中联满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传承中医精华,满族医药是中国传统民族医药大家庭中的一员,一些药方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常纪庆也非常关心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成长,他经常通过网络视频,向社会,向家长进行体质健康的中医知识讲座。通过日常学习,改善生活习惯。他还告诉我们,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常纪庆愿意走进校园,为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