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家里灯不亮,就找张国强”

这些年,敬老院成了服务队的定点联系单位。“张国强们”七年如一日地关爱照顾老人,义务维护整改院内供电设施,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干儿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石羔街道敬老院里,74岁的土家族盲人梁应发端坐着,一把二胡搁在腿上,弦声悠扬。敬老院的电表前,45岁的苗族汉子、国家电网湖南龙山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班长张国强,正聚精会神地查看着线路。

在湘西长大的张国强深知山区老百姓用电不容易。22年来,不论是当普通员工,还是供电所所长、配电运检一班班长,他坚持把印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名片广为散发,手机24小时不关机,确保服务区的百姓家用电故障绝不拖延到第二天解决,在当地赢得了一句妇孺皆知的顺口溜:“家里灯不亮,就找张国强。”

今年2月15日,农历除夕晚上7时20分,有人打来求援电话。正同老父亲吃年夜饭的张国强接到电话后,立马放下筷子,开车赶过去。经过处理,屋里重新亮堂,打开电视,央视春晚刚刚开始。

守护光明的路上,不仅洒满了汗水和智慧,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抢险过程中,张国强不止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今年1月,龙山县发生严重冰冻,多个乡镇出现断电情况。张国强带领班员参加应急抢险。在一条临崖公路,带有防滑链的车辆依然出现打滑,慢慢滑向崖边,一车人吓得直冒冷汗。张国强冷静地在车上踩着刹车,指挥车上的人轻轻有序下车。直到车辆被收线钳固定,他才最后一个下车,与大家一同慢慢将车辆拉回公路中间。

2011年11月,张国强主动担任了“国家电网湖南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在做好抢险保电工作的同时,积极扶贫帮困,敬老爱幼。

石羔敬老院的老人们说,2012年夏天,由于电力线路老化,故障频出,他们的生活起居非常不便。张国强得知情况后,带领8名服务队员来到敬老院,架梯子、搭电线,忙活了一下午,为敬老院整改线路800多米,消除用电隐患12处,并在院内安装了一盏路灯。

准备离开时,张国强细心地发现,老人们的房间只在进门处安装了一个开关,起夜时开关灯都很麻烦。张国强与同事们将所有的单控开关更换为双控开关,将另一个开关装在老人的床头。

这些年,敬老院成了服务队的定点联系单位。“张国强们”七年如一日地关爱照顾老人,义务维护整改院内供电设施,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干儿子”。

张国强还与洛塔乡阿亏村、石羔街道花果村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子,定期为他们购置学习用品,帮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土家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目前全国使用土家语的人,大部分居住在龙山县村村寨寨。张国强带头自学土家话,要求大部分队员会听、能说常用的土家语。

在龙山县土家织锦传承人叶丽萍的织锦公司里,至今珍藏着一幅西兰卡普:连绵起伏的大山下,临水吊脚楼旁,行进着一支身着电力工装的队伍。

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是该县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作为土家织锦工艺传承人,叶丽萍从初始的一人手工作坊、一台织布机发展到如今规模化生产,集产销一条龙服务的企业。

201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叶丽萍的织锦公司用电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到交货进度。叶丽萍打电话求助,张国强带领服务队迅速赶到,连夜实施变压器增容布点,将线径偏小的下户线全面更换。

叶丽萍如期交货后,她把湘西电力人的身影织入了古老的土家织锦里……

22年来,张国强组织完成各类维修、抢修任务3700余次,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湖南省党代表”等荣誉称号。日前又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他是我们毕兹卡(土家语:土家族)的‘光明使者’,喳西泰(土家语:棒)!”听到这一消息后,敬老院的一位土家族老人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这个骨科女博士为啥非要落户到雪域高原去做医生?    下一篇 雪域高原上有一支“魔鬼中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