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这个“巡逻王”为啥成为西藏边防军人的榜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你知道,我的情况就是西藏边防军人的普遍情况,大家都是这样过的,有的人还牺牲在巡逻的路上……”杨祥国和战友巡逻的路是一条被称为“生死路”的巡逻路,全长100多公里,需要6天5夜才能走完。

在西藏军区大院里采访,随便问一个人“你知道杨祥国吗?”得到的回答并无二致:“当然了,他是我们西藏军人的骄傲,是我们边防军人的榜样!”

今年1月25日,杨祥国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陆军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高原艰苦不畏苦精神屹立,高寒缺氧不缺志信仰长青。扎根生命禁区,你用汗水浇灌忠诚之花;坚守一线边防,你的身影就是流动界碑。四万里生死巡边,十七载无私奉献,雪域高原绽放出最美的青春!

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颁奖仪式。前排左四为杨祥国。


2018年1月9日,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营,杨祥国站在玻璃窗前眺望雪山。

但是,杨祥国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是榜样。

听说杨祥国春节前会出现在西藏军区春晚的舞台上,一大早记者就四处联系约他采访。到了约定的时间地点,从几个穿军装的人中,记者一眼就认出了杨祥国。他又高又瘦,两颊稍微有点凹陷,长着一双大大的黑眼睛。多年的高原紫外线照射,让他看上去皮肤也是黑黑的。

初次见面,杨祥国诚恳地对记者说:“我在西藏边防干了18年,巡逻了18年,但是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没什么特殊的。巡逻执勤,把我们的国旗插在我们的边境前沿上,为祖国守好每一寸国土,这本来就是一名边防军人的职责,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我不敢说我比其他人优秀,但我敢说我比较幸运。你知道,我的情况就是西藏边防军人的普遍情况,大家都是这样过的,有的人还牺牲在巡逻的路上……”

杨祥国和战友巡逻的路是一条被称为“生死路”的巡逻路,全长100多公里,需要6天5夜才能走完。由于路途中没有补给点,官兵们需要负重35公斤物资行进。整条路险象环生,有10余条冰河、8座终年不化的雪山,以及时常出没的毒虫猛兽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雪崩,先后有10余名官兵牺牲在这条巡逻路上。2005年7月16日,连队巡逻途中突遇山体滑坡,杨祥国的战友古怒为救他人壮烈牺牲。

当我问他知不知道有人叫他“巡逻王”的时候,杨祥国腼腆地笑了,说:“也不是……这条路,心理素质弱的人走不下来,体能差的人走不下来,没有敌情意识的人也走不下来。在这条道上,官兵们个个都是巡逻高手。我只是他们的一个缩影。”

记者曾听他的一个同乡聊起,说杨祥国特别朴实善良。当兵第13年的时候,杨祥国接到了破格提干的通知,惊喜之余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正是农忙时节,本来我告诉我妈今年可以回家帮她收水稻了,我不回去了,这下她一个人可该怎么办呀?”

杨祥国的家在重庆一个偏远的村庄。即使在现在交通发达的年代,从拉萨到重庆,再坐大巴到他的村庄,还是需要两天才能到家。第一次休假回家,是他当兵第5年的时候。他先是步行了17公里,然后坐部队的车到了山南市,再坐车到拉萨,再从拉萨坐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到他的村庄,坐了三天两夜还是三天三夜,他记不清了。他说,那个时候坐的大巴车比较破旧,四处往里钻尘土,到家的时候村里人还以为他是个挖煤的,浑身上下除了牙齿,别的地方都是黑的。

杨祥国之前所在的单位在西藏隆子县,地形复杂,既有海拔6000米的崇山峻岭,也有急转直下至海拔2000米的深山峡谷。驻地方圆17公里没有人烟,2009年12月才通公路。在此之前,物资、装备、生活用品全部是靠人力一步一步从17公里外背回来。每周两次“出公差”,运输工具就是人的脊背,大米、辣椒、35公斤的汽油桶以及活猪活羊都靠人背。路上要过河,这里的河水是高山雪融水,夏季也冰凉刺骨,有时候猪半路掉入河里,要赶紧去追。

杨祥国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自己数过这17公里路边的每一块石头,但他又确实不是在开玩笑,因为“这条路每个地方我们都靠着休息过”。

记者听一个老边防讲过,有一次他们为了完成任务,曾经在原始森林里面走了八天八夜,走到最后的时候人都快抑郁了,有种“活不下去”的感觉。那么,对于杨祥国来说,六天五夜的巡逻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他告诉记者:“去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着我一定要完成任务,回来的时候我想的是我一定要活着回来。”

“是什么支撑你在边防坚守了18年?”杨祥国很多次被问到过这个问题。他的答案只有四个字:戍边卫国。

杨祥国依然清楚地记得他入伍时的场景:成都某地的一个新兵集结地,他穿着那身梦寐以求的军装,满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憧憬,站在一群新兵中。抬眼望去,前方拉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七个大字:戍边卫国建新功。

从那一天起,“戍边卫国”这四个字就深深地印在了他脑海里。此后的18年间,当他在巡逻路上遭遇绝壁、塌方、激流时,当他披荆斩棘从无人之境开辟出一条条通路时,当他在高寒缺氧的环境里喘不过来气时,当他在六天五夜的最后一天里感觉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脑子里无数次想到过这四个字。

记者听过很多人抱怨自己“收获没有付出多”,但是杨祥国却说:“我觉得自己收获和付出不成正比——收获反而比付出多。”

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份内的事:“巡逻、执勤,寸土不让、寸土必争,不能把祖国的领土守小了。就像是对于自己喜欢的职业一样,当一种热爱变成了崇拜,你就不会计较那么多了。刚开始只是简单地怀着对军装的向往和憧憬入伍,然后爱上边防军人这个职业。一路走来,却收获了太多太多,有各级组织的关怀,有个人的成长,有别人带给自己的感动。”

杨祥国说, 17岁的时候来西藏当兵,在军营待了18年。“我老跟人开玩笑说,西藏是我的故乡,重庆才是第二故乡。18年的青春留在西藏高原,没有后悔过。部队给我了太多,有人说部队是一个熔炉,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学校。我高考那年考上了一所大专,但是因为家里太穷读不起就没去上。部队这所大学校没有收我一分学费,却教会我了太多东西,从一个士兵到一个士官、军官,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成熟有担当的军人,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为人夫、为人父。这些身份转变、心灵的成长,都是在部队里一点一滴、积少成多完成的。能从一个农村的小孩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有自己的踏实努力,更多的是组织关怀。入伍18年,我很幸运。”

接受采访时,杨祥国反复强调“幸运”这两个字。他说:“我只是很幸运,因为在我之前,有无数个老边防就是这么一步一步、一代一代走过来的,现在也有千千万万个边防军人为守卫国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岗位上,有些人还牺牲在巡逻路上。我活了下来,而且本来最多干16年就得离开部队了,我却在当兵第13年的时候被破格提干,不是很幸运吗?”

杨祥国和战友们都是“过了命的交情”。他多次救过战友的命,战友也救过他的命。2002年6月,杨祥国在巡逻中和班长祝尚礼一起掉进3米多深的泥潭。在他惊慌失措时,班长蹲在泥潭中,慢慢用头将他顶上了岸……他戍守边关18年,巡逻行程2万余公里,4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留下21处伤疤,13次舍身救战友,用最朴实最勇敢的行动履行了军人的职责,捍卫了军人的荣誉。

因长期负重导致脊柱严重变形,杨祥国身高比入伍时减少2厘米。但是在记者眼里,杨祥国如军区大院里的白杨树一样,挺拔干净。中国军网记者乔楠楠 摄

采访结束后,记者给杨祥国拍了一张照片。记者感觉照片拍得不好,“人有些呆”。他笑着说:“不呆就不是我了。我老婆就说孩子太像我了,平时都不见他咧咧嘴的。”

提到家人,提到回家过年这个话题,杨祥国坦言,对边防的寂寞早已习惯,但是在内心深处依然有割舍不掉的东西,依然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看春晚的时候,对父母、妻子、孩子多有亏欠的内疚感就一下子涌上心头。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想陪陪自己的亲人,但是西藏和内地不一样,很多人离家动不动一两千公里,而且身处边防军人这个岗位上,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是职责所在。一家不圆万家圆,自己守好岗位,才能让更多的人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春节。“春节总要有人值守的。你回家过年别人就过不了年,你不为别人值守别人就为你值守。你回家过年了,是因为别人在替你值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第一书记”钟万能:打造长效扶贫产业从根源掐断返贫    下一篇 中国老、中、青三代飞行员共逐国产飞机蓝天梦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