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1944年9月8日,在枣园的西山操场,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追悼会,会场上挂着毛主席题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

20180205163642494249.jpg

张思德烈士

20180205163655945594.jpg

张思德烈士雕像

四川仪陇县六合场韩家湾村人张思德,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红军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八路军警卫连班长、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1942年中央警备团战士。1943年夏,在延安枣园作毛泽东主席的内卫班班长。他最关心同志、爱护同志、帮助同志。他把党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时处处心中只有党和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1944年夏,中央警备团决定从内卫班抽调部分同志到延安城北70华里的安塞县楼坪乡石峡谷村的深山中烧制机关寒冬烤火的木炭。张思德坚决服从命令,二话没说,就和抽来的同志带上行李和劳动工具,奔向石峡山中,他和战友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苦干了一个多月,就烧出了5万多斤优质木炭,他们提前完成了任务。9月5日这天,他和战友小白继续挖掘一口新窑,由于大雨初霁,土质松软,窑顶雨水渗透,张思德还在窑内挖土,猛然间窑顶坍塌下来,他使尽全身最后一点力气把小白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在窑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29岁。

毛泽东主席得知张思德不幸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内心十分悲痛,指示警卫队要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妥善安葬。1944年9月8日,在枣园的西山操场,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追悼会,会场上挂着毛主席题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中央直属机关一千多人参加追悼会。毛主席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毛主席又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的。”毛主席的这篇重要讲话,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篇划时代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成了以后各个时期政府首脑机关门前的警示语。60多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的英雄形象随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成为了激励教育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力量。

谁为人民服务,人民永远怀念。

张思德的故乡四川仪陇,分别在新政、金城镇陈列了张思德纪念馆,张思德事迹纪念室。在新县城行政中心,宏德广场分别树起雕象,供人凭吊。张思德牺牲地陕西安塞,生前部队北京卫戍区51112部队,武警总队二支队,都相继办起了张思德纪念馆,纪念室,树立张思德铜像,成为对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北京、四川、广东、陕西等地还出版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忆张思德同志》《向张思德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学习英雄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少年张思德》《张思德之歌》《毛主席的好战士张思德》等十多种图书,画册,资料,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一代,以张思德为榜样,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

八十年代中期,杨尚昆,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门题词,号召全国军民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1994年为纪念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及张思德牺牲五十周年,江泽民,刘华清,张震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张思德精神曾获两届国家领导人题词表彰,可与雷锋精神媲美。

张思德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为人民服务》光照千秋,流传后世。

目录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

链接一:编辑本段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为了悼念张思德,中央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

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里程碑。

2009年9月10日,张思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链接二:编辑本段

张思德:领袖追悼的战士编辑本段

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发表了传扬天下的《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主席的讲话,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在战斗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高尚品质十分可贵。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主席由张思德进而要求全党:“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些话,后来传遍了中国的家家户户,成为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毛主席此番讲话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明党和人民军队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至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列中,仍有着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故 事:编辑本段

烧木炭是一绝,编草鞋也是一绝编辑本段

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当时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封锁,连马鞍下垫的棉花和饮牲口用的帆布桶也不许输入,边区军民只有依靠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却毫无怨言,而且干得非常出色,当地群众烧一窑炭需要10天,他只需7天就能烧一窑上好的炭。组织上曾三次派他去烧炭:第一次是在荣誉军人学校,他整整干了3个月,因工作出色得到留守处一条毛巾和一个笔记本的奖励;第二次是在延安南土黄沟深山;第三次是到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一个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了任务,他自己却再没有回来。

烧炭是个技术活,要经过伐木、找窑、出炭、包装、背运等七八道工序,火候也很重要。张思德为了烧好炭,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爬上窑顶几次,观察烟色和火候,木炭还没完全冷却,他就冒着高温,用破布包手,站在炭窑的最里边捡木炭。

张思德不仅炭烧得好,编草鞋也是一绝。在红军时期,他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为一个刚从直罗镇战斗中被解放过来的新战士编了一双草鞋,让他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部队转战关中强行军,很多战士的鞋掉了帮,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在长满藜蒺的崎岖小路许多人扎烂了脚。张思德就利用行军间歇,用马刀割马蔺草带在身上。晚上宿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连打了3双草鞋,直到拂晓。第二天,他把草鞋送给了三位鞋子最烂的战士。后来很多人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用马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队的行军。

为了让毛主席多睡一会儿,他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

张思德在平常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木纳,其实他很内秀,工作肯动脑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称,因此才被挑选当通讯员并担任中央最高领导的警卫。当时中央警卫团直属警卫队素有“钢盔团”之称,表示其战斗力强,装备精良。在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是每个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1943年以后中央书记处搬到枣园办公,因此内卫班的警卫战士也有了“枣园哨兵”的美誉。

张思德每天都把毛泽东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洼洼垫平。毛泽东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主席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毛主席能多睡一会儿。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档,如毛泽东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毛主席休息。

毛泽东外出开会时,张思德常在身边警卫。当时毛主席在延安乘坐的是一辆爱国人士赠送的救护车,车身宽大,能坐10个卫士。在车尾有专供卫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后有人偷袭,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由于背对着行车方向,尘土很大,毛泽东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前面。张思德总是笑笑,依旧站在那里。每当毛泽东外出,张思德总是提前把冲锋枪和马灯擦亮,备好水壶,早早等候在车子旁。因为他知道,做好毛主席的警卫工作,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张思德牺牲后,队长向毛泽东报告消息,并说人砸在窑里还没挖出来。主席听后很生气地说,打仗死人没办法,搞生产死人不应该。他随即吩咐了三点:那一带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岗,要是尸体被狼吃了,你这个队长就不用当了;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党员和战士,远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而是表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人平等,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链接三:编辑本段

想起了心中的英雄张思德编辑本段

怎么想起张思德来了,原来今年的9月5日,是中央警卫团警卫战士张思德同志牺牲60周年,9月8日也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作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60周年。 想起了张思德,因为张思德同志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央警卫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当年的9月8日,毛泽东主席、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的战士们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张思德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直感染着我们,让我时常想起心中的英雄张思德来。

让我时常想起张思德,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毛泽东主席为悼念张思德而作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那时候我就知道了普通的中央警卫战士张思德的故事,想起了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而作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的课文。

毛泽东主席主席所写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对张思德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正于评价中所说的那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毛主席还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上学时候的《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每当写起作文来,就不会忘记写:做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人。

想起了张思德,真正地让我从新认识张思德,还得从1987年说起,那年10月,高中毕业的我被特招到首都中央警卫团,来到了久已向往的具有光荣传统英雄部队——张思德所在的首都中央警卫部队。我经常听部队的首长们给我们讲张思德的故事,给我们讲许许多多关于中央警卫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到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央警卫部队,无论是在艰苦的抗战期间,还是在和平年代,他们始终用热血和赤诚保卫着党中央警卫工作的绝对安全,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实践着像张思德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诺言。

想起了张思德,让我想起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央警卫团有这样一个哨位,无论严寒酷暑,那哨兵像巨石般巍然挺立,两肩象铁栅般,两眼象犀利的目光,这就是中南海新华门前的礼宾们,他们伴随共和国渡过五十多个春秋,他们用理想和汗水塑造出一个个“生命的雕塑”。如今的礼宾是国家的一种崇高的礼遇形式,礼宾哨是礼节、尊严和忠诚的象征。那中南海新华门宽厚的墙壁上写着金光闪闪的5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中央警卫战士,保卫着党中央的绝对安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没有改变。

想起了张思德,就想起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为了纪念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由中影集团、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制作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的。影片将于9月8日在全国上映,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想起了张思德,就想起了《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就像火炬一直在传递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张思德的一生虽然短暂、平凡,但是,张思德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放光芒。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神算”赵禄禄:从文弱书生到特战精兵如何炼成    下一篇 郝静:愿做让群众满意的“一根针”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